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6章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2011)
第六章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魏晓课时目标1、了解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简况与发展趋势2、掌握社区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特点。3、掌握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要点。第一节社区精做神卫生护理工作的范围和要求社区:是指一定的地理区域,如城市的街道、农村的乡,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有一定的地域界限。是该区城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心。有其特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又称社区精神医学,是以社区为单元开展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目的是提高该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社区精神卫生护理是精神病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社会精神病学与其他行为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护理,对一定地域内人口的精神障碍进行预防、治疗、康复和社会适应的指导及管理。社区精神卫生护理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精神科护理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一)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我国在1958年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上,便提出了“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治,开放治疗”的工作方针,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在城市推广以专业机构为中心的三级防治组织,提倡基层卫生组织和精神卫生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或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在农村建立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开展家庭社会防治工作。(二)国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国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英国是社区精神病学工作开展得较好较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主张在社区中照料精神病患者,而不是将他们隔离起来,提出发展综合医院中的精神科,而不主张多开设大的精神病院。1980年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建立的社区防治系统不断发展,有效地为严重精神残疾的慢性患者提供了服务。除去生活、治疗、训练及管理的服务外,还在社会心理康复,指导亲属亲友,调整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以及保护患者权益等方面都尽可能提供支持。这些工作的发展对精神残疾者在社区中心康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其发展十分迅速。一方面表现为全国性的“精神科非住院化运动”,使为数众多的精神病患者从隔离性精神病院转到社区中去,从而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呼吁重视精神疾病的防治,要求全面建立社区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住院、门诊和预防工作。澳大利亚社区卫生站澳大利亚土著民社区卫生站社区卫生站医生诊室吸毒者注射器兑换处精神病院餐厅精神病院餐厅门(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要求1、政策支持:政府机构要制定有关精神疾病防治和精神卫生促进方面的政策,并作为公共卫生政策的一部分。一方面保证已有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和保护,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精神卫生,减少精神疾病及精神卫生问题的发生。包括环境、住房、福利、劳动、教育、就业等2、资源支持:加大投入,包括人力、物质及财力;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健康促进、公共卫生、初级卫生保健、精神卫生保健、精神疾病治疗、复发预防及康复等(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要求3.完善的组织管理:具体计划是在对社区评估后作出,应符合社区的文化背景,能解决社区内急需解决的精神卫生问题,并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支持。4.系统的工作程序:包括社区需求调查-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必要的调整等等。5.多部门合作:卫生、民政、公安、残联及其他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四)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中的预防问题一、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工作的范围精神疾病的预防包括三个层次:一级预防: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及时发现与治疗已病者,争取良好的预后,防止复发三级预防:促进慢性病者的康复,减少、减轻精神残疾的发生(一)一级预防中护理工作的范围1.健康教育2.心理咨询3.增进精神健康的工作4.特殊预防工作(二)二级预防中护理工作的范围1.早期发现精神障碍及精神疾病边缘状态者2.及时帮助和护理精神障碍及精神疾病边缘者3.确认精神健康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因素4.联系会诊、转诊发现行为异常者,通过与医生等人协作,联系会诊。(三)三级顸防中护理工作的范围1.防止病残2.康复护理3.日常生活指导4.督促巩固和维持治疗5.做好管理工作(五)社区精神卫生的护理程序(一)护理评估1、患者的评估:生理功能状况、心理(精神)状况、治疗状况、求医过程、社会功能状况、文化背景、角色改变后的适应情况。2、家属评估:家庭结构、情感交流方式、家庭氛围、对疾病的观点和看法、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精神卫生状况3、社区评估:人口学资料、经济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医疗资源、宗教信仰、重视程度、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及运作情况(二)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包括个体、家庭及社区互动中的潜能和问题通过评估可以:发现个体的许多潜能,包括教育基础、工作技能、特殊才华、维持和形成人际关系的能力。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我,调动其潜能,发挥所长,增强信心,有利康复。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三)护理措施1、对患者的护理措施:(1)日常生活护理(2)安排康复场所(3)指导社会功能康复(4)对特殊精神症状的护理(5)健康教育2、对家属的护理措施(1)对家属的健康教育(2)定期家访(3)亲友团体(4)社区支持系统3、协助社区制定政策和和服务计划(1)详细、实际,可操作性强,避免过于笼统或理想化(2)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病种、不同病情的患者,工作计划应有所不同(3)对服务计划实施的效果要定期评估、合理调整(4)计划要适合当地的文化背景(5)制定计划前要仔细论证,以循证医学的证据为基础,做成本-效益分析(6)政府要重视、相关部门要支持并协调第二节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主要目的:向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家庭里提供整体的护理,帮助患者减轻从医院返回到家庭后的困难,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恢复社会适应力,提高生活质量。随着护理模式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整体护理转变,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显得更为重要。♪家庭护理是以家庭系统为单位,把家庭看成一个整体,并在特殊环境中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的过程。其具体做法是借助家庭内沟通与互动方式的改变,以护理人员为主体,直接实施和指导、协助患者的家庭成员实施对患者的护理,以帮助患者对其生存空间能更好地适应。一、护理评估包括患者自身和家庭系统两个方面的评估(一)患者的评估1、一般资料与健康史: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文化背景、工作经历、个人爱好、宗教信仰,有无急性或慢性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史等。2、生理功能:包括生命体征、营养状况、排泄、饮食、睡眠、日常活动、意识、躯体功能、服药情况等。3、心理功能:(1)感知觉(2)思维(3)情感(4)认知(5)意志与行为(6)自知力4、社会功能(1)生活自理能力(2)环境适应能力①学习工作能力②语言能力③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④社交能力(二)家庭的评估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否健全,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位置、角色、承担的责任与权利、家庭系统运转的规则和价值观等。2、家庭功能:家庭功能是否健全,能否提供患者生存、成长、安全等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基本需要。3、家庭环境:家庭情感氛围与家庭环境,家属对疾病的态度、家属对治疗护理的态度、家庭教养方式、现存或潜在的家庭矛盾、家属观察病情和预测病态行为的能力。4、家庭成员的精神健康水平。二、护理目标1.家庭能提供适合患者病情需要的生活环境。2.家庭成员能了解疾病性质,能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治疗和日常康复计划,并能督促实施。3.家庭成员能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识别疾病复发的先兆症状。4.家庭成员能掌握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掌握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能及时识别副作用并给予相应的处理。5.家庭成员能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家务劳动等,让患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减缓或控制精神衰退。6.患者精神症状逐步好转,或维持稳定。7.患者的家庭与社会功能逐渐恢复,包括自我照顾日常生活的能力、学习工作的能力,完成治疗计划,人际交往的能力、对空闲时间的利用,承担必要的家庭角色等。家庭护理主要护理内容与措施4、心理护理6、意外事件的紧急处理5、观察病情2、用药护理3、特殊症状护理1、日常生活护理内容1、日常生活护理(1)个人卫生(2)饮食(3)睡眠(4)居室布置(5)安全防范日常生活护理(1)个人卫生:应指导家属做好患者生活护理,对患者加强训练和教育。使患者逐步获得自行料理生活的能力,但应避免过分的照顾,以免加速患者社会功能的减退。康复期患者应尽快摆脱“患者角色”,调整心态。家庭应给以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制定作息时间,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做些轻微家务,参加社交活动与合理运动,如阅读书报,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持之以恒,有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与保持。(2)饮食①生活应有规律,保持每天进食适量蔬菜和水果,注意饮食卫生。在饮食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吞咽困难时劝慰患者缓慢进食,谨防食物塞满嘴造成窒息。②不要随意给患者进补。不给患者吃易引起兴奋的食物。③对老年患者的饮食,以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油腻、忌腥辛辣、生冷及坚硬食物。④便秘者可进食香蕉和蜂蜜;吞咽困难者要劝慰缓慢进食。⑤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有足够营养和热量,才能促进正常发育及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3)睡眠方面①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住在安静、清洁、空气新鲜、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的地方。②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引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按时起床,白天尽量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和社会活动。③睡前禁浓茶、咖啡和各种有刺激的食物,不要参加能引起情绪剧烈变化的各种活动,(4)居室的布置居室布置要力求安全、简单、整洁、大方。病情稳定,无攻击行为的患者,最好同亲人住在一起,不要独居或关锁。与家人保持接触,一起生活,有利于缓和病情,有利于精神康复和防止精神衰退。患者居室电灯应安在棚顶,最好用插线或开关,室内不放可能造成自伤或伤人的危险品诸如:热水瓶、钳子、绳索、刀剪、铁锤、毒剧药等,也最好不放易损坏的家具、什物,要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劝阻亲友不要频繁探视,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整齐、清洁。(5)安全防范患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可能出现自伤自杀、伤人毁物、外跑等,必须时刻警惕防范。2、用药护理不能坚持服药主要原因①自知力未完全恢复,不认为自己有病,不愿意服药。②因服药后的副作用导致患者感到疲乏无力,动作迟钝,无法坚持工作。③认为长期服药会中毒,使人脑子变傻。④经济困难或购药不便等用药的护理(1)指导家属和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了解维持用药的重要性。(2)指导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做好服药记录。(3)指导家属妥善保管药品,防止药物潮解失效,特别要防止患者一次性大量吞服药物,造成不良后果。(4)对不合作的患者,要及时求得医生的帮助。(5)药物的更换和增减一定由医生决定。(6)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严重的药物反应要及时报告医生或陪同患者及时到医院诊治。下列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停药①经过系统治疗,病情完全恢复正常,且维持用药已达规定时限,病情无波动,可考虑试停药。②儿童精神病患者原则上维持用药应尽可能短些,但停药应慎重。③妊娠前3个月内考虑某些药物的致畸作用,可考虑停药;哺乳期者应考虑停药,若病情不稳或有复发倾向者,则终止妊娠或停止哺乳。④出现严重药物反应者应考虑停药或换药。3、特殊症状的护理(1)兴奋躁动、行为紊乱(2)攻击和暴力行为(3)消极自杀(4)妄想(5)淡漠退缩(6)幻听(7)无自知力(1)兴奋躁动、行为紊乱:试用笔谈不可流露出急躁和嘲笑引导患者唱歌、跳舞、绘画等平时喜欢的活动保持环境的安静,减少外部刺激(2)攻击和暴力行为:①了解产生的可能原因②关心体贴患者,避免言语或行为激惹患者③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显示有能力控制局面④减少无关刺激⑤设法取下攻击的工具⑥对常用的告急电话及联系对象务必熟记⑦对有严重攻击企图者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⑧报警(3)消极自杀家属发现以下情况应想到患者有自杀的可能患者的情绪与行为态度与过去比有些异样;无缘无故向亲友赠送纪念品,处理财产,偿还不起眼的债务,对某些别
本文标题:第6章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20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4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