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5)实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
第五单元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典例研析类型一: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的考查【例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的掌握情况.解析: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操作规程可知,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E.在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O.答案:(1)CE(2)记下两条绳的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方法技巧:这类题的解答关键是理解实验原理,复习时要引起重视,然后合理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实验.针对训练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结点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D.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必须相同解析:从橡皮条固定点到O点的连线方向,是合力的作用线方向.如果O点变动,那么合力的大小、方向就要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不相同,故A错;C选项中,因一个弹簧测力计已拉到最大量程,再通过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使橡皮条结点到O点时,第一个弹簧测力计有可能超过量程,损坏弹簧测力计,违反仪器使用规则,故C错;D选项中,认为两拉力必须相同是没必要的,是错误的.答案:ACD.类型二:对实验原理、实验误差的分析【例2】(2009年北京东城)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若由于F1的误差使F1与F2的合力F方向略向左偏,如图2-5-2所示,但F大于等于F′,引起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___,F1的方向使它与F2的夹角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___.图2-5-2思路点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由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判断.解析:作平行四边形合成图如图2-5-3,F1的真实值为F10.合力的真实值为F′,F1为测量值,合力的测量值为F,由图可知,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大,F1的方向使它与F2的方向夹角比真实值偏大,大于α0.图2-5-3答案:大大方法技巧:作图法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也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认真进行误差分析,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才能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得到更合理的结论.针对训练2-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如图2-5-4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2-5-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步骤、原理及结果分析等.因为F′是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得到的,所以拉力的方向(实验中测得的合力方向)一定沿着橡皮条的方向,即F′的方向沿着橡皮条的方向.实验中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由于实验误差,不一定沿着橡皮条的方向,故(甲)图更符合实验事实.答案:甲类型三:实验数据处理的考查【例3】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条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2-5-5(甲)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从图中读出.(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N和_______________N.(只需读到0.1N);(2)在图2-5-5(乙)的虚线方格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图2-5-5思路点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要注意量程,作图时要首先定好坐标,先画出两个力的图示,再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解析:(1)由图读出水平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竖直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2)作图如图2-5-6所示.图2-5-6答案:(1)4.02.5(2)见解析方法技巧:注意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和量程,按题目要求或有效数字规则进行读数,才能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认真作图是得到正确结果的保证,应恰当选取合适的标度.针对训练3-1:如图2-5-7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到一定长度并记下结点O后,再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也要把橡皮条拉到同一结点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在坐标图中已画出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已知方格每边长度表示1.0N,试用作图法画出合力F的图示,并由此得出合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2-5-7解析:在图上作平行四边形,可知合力大小、方向,得F=7.0N方向从图上确定.答案:使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或使效果相同图略7.0备选例题【例题】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除了必要的器材外,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能完成实验吗?如果能,应如何操作?解析: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先后测定两分力的大小来验证本实验.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把两条细绳中的一条细绳与弹簧测力计连接,然后同时拉这两条细绳,使结点至O点,记下两条绳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放回橡皮条后,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另一条细绳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绳,使结点至O点,并使两条细绳位于已经记录的方向上,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其他步骤与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时相同.答案:见解析考点演练达标提升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里作用效果是指(D)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D.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上伸长到某一长度解析:合力与分力之间是等效替代关系,所以在实验中的作用效果相同,是指橡皮条的伸长量相同且伸长到同一位置.2.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使用弹簧测力计必须注意(ABCDE)A.测量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B.测量前应把两弹簧测力计互相勾在一起并对拉,观察它们的示数是否相同,应选用示数相同的一对弹簧测力计C.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外壳不要与纸面摩擦D.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E.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解析:AB选项是为了读数准确,CDE可以保证准确的测出拉力的大小.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哪些方法可减小实验误差(ACD)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适当大些B.两分力F1、F2应尽可能大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实验中结点必须拉到同一位置解析:如果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适当,则两个分力测量的相对误差就会小一些,结果就会准确一些,但不是越大越好,拉橡皮条的细绳稍长一些,则画出的力的方向就准确些;实验中,为保证效果相同,必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故ACD正确.4.如图2-5-8所示,用A、B两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O点(α+β<2),现保持A的读数不变,而使夹角减小,适当调整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可使O点保持不变,这时:图2-5-8(1)B的示数应是(C)A.一定变大B.一定不变C.一定变小D.变大、不变、变小均有可能(2)夹角β的变化应是(C)A.一定变大B.一定不变C.一定变小D.变大、不变、变小均有可能解析:“使O点保持不变”即表示A、B拉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则以O为圆心,以A的拉力大小为半径画圆弧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按题意α减小,可知B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发生相应的变化,由图可知B的拉力的大小和角度β都将变小,故(1)、(2)均选C.5.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P点,另一端被A、B两只弹簧测力计拉伸至O点,F1、F2分别表示A、B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2-5-9所示.使弹簧测力计B从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和弹簧测力计A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的变化是(D)图2-5-9A.F1减小,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D.F1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解析:由于结点O的位置不变,所以F1和F2的合力大小和方向不变,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A的拉伸方向不变,则F1的方向不变,弹簧测力计B顺时针转动过程中,F2的大小和方向均不断改变,图中画出弹簧测力计B转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F1′和F2′、F1″和F2″等等,观察表示力大小的有向线段的长短变化,可以看出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F1一直逐渐减小,而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F2先减小后增大,当弹簧测力计B转动至与弹簧测力计A垂直时F2最小.6.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两细绳套,如图2-5-10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到达某一位置O时需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下_______________,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位置_____________,再记下______________图2-5-10解析:因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需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做平行四边形,所以必须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为保证合力和分力的效果相同,两次必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答案: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两细绳的方向结点位置OO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7.用一个质量为mkg的砝码和一把刻度尺,如何测出尼龙丝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解析:如图所示,把尼龙丝一端固定于A点,将砝码挂在尼龙丝的中点B处,使端点A和另一端点C在同一水平面上,沿箭头方向缓慢移动C端,逐渐增大AC间的距离,用刻度尺量出尼龙丝断裂时A和C的距离(设α为AB与BC的夹角).由此时尼龙丝张力F和拉砝码的细绳张力(等于G)之间的关系有:G=2Fcos2F=22)2(122sin122cos2ABACmgmgG由此可见,只要用刻度尺测出尼龙丝断裂时AC的距离和尼龙丝原长,即可测出尼龙丝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答案:见解析探究创新8.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2)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两根带套的细线,细线与橡皮条的交点叫做结点.(3)在纸面离O点比橡皮条略长的距离上标出A点.(4)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沿水平方向拉两个绳套,把结点拉至A点,如图2-5-11所示,记下此时两力F1和F2的方向和大小.图2-5-11(5)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绳套,仍把结点拉至A点,记下此时F的方向和大小.(6)拆下弹簧测力计和橡皮条.请你写出下
本文标题:201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5)实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75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