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4 岳麓版必修1
礼义廉耻以文治国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三民主义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几乎是千年未变;而鸦片战争之后,则几乎是十年一变-------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知识与能力识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研析材料,使学生认识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掌握“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大总统誓词,感知革命的艰难和孙中山先生的高尚革命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学目标重点依据难点依据寻找再生元素,完善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民主和法理源于现实,服务生活;高一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重点难点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斗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狭义:武昌起义了解:辛亥革命的概念背景导入:视频和图片教学设计与过程①背景篇:民主的风潮列强侵略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背景篇:民主的风潮过程篇:帝制的终结评价篇:不同的声音评价篇:不同的声音反思:文明背后的支柱是完善的制度保障结论:民主取代专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国民主化的里程碑探究辛亥革命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局限课堂板书:形成体系一百多年来,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段悲壮而感人的历史,更代表着一种宏伟而博大的精神。英勇的革命党人挥洒热情,凭借一腔热血,最终建立了伟大的中华民国。如今,辛亥革命的硝烟已经散去,中华民国的伟业也已结束,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所取得成就,却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成为以后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座不朽丰碑。课堂小结:回扣主题教学反馈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意图:提升学生分析、归纳和辨析能力第16课辛亥革命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同盟会C、光复会D、共进会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化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实际意义在于()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5.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6.1911年,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兴起,其直接原因是A.革命党武装起义的推动B.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C.帝国主义侵略加剧D.革命党的宣传发动7.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孙中山在灯下翻阅《民报》C1912年1月南京街头飘着五色旗D1912年1月1日,各报刊竞相刊登袁世凯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本文标题: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4 岳麓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9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