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汇总
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一、物质的分类(1)从物质的组成分类:可以从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入手将物质进行分类。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①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组成和结构②有一定的熔、沸点无一定的熔、沸点③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学性质(2)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可将物质分为导体和绝缘体。(3)从物质的状态分类: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和固态物质。(4)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可将物资分为可溶、难溶。补充: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针对性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中,依次属于单质、酸、盐的一组是()A.干冰、石灰石、氧化钙B.冰、盐酸、生石灰C.水、烧碱、食盐D.氯气、硝酸、食盐2.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两种单质B.两种化合物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D.一种化合物3.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液氨B.液氧C.CaCO3D.H2O4.想一想,NaOH(固)、P2O5(固)、无水CaCl2(固),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从A~D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A.浓硫酸B.氯化钠C.碱石灰D.生石灰二、物质的转化1.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1)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反应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定义物质发生状态或外形的改变,而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水结成冰,蔗糖的溶解,酒精的挥发,金属通电,活性炭的吸附漂白等化学变化定义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热效应、变色、气体放出、沉淀生成等现象。如:金属的腐蚀、物质的燃烧、食品的腐败变质、铵盐受热分解等类型按反应形式可分为: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按反应的本质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参与反应的离子可分为:离子反应、分子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可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2.无机化学反应一般规律(1)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Mg+Cl2MgCl2(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CaO+CO2=CaCO3(3)酸+碱→盐+水2HCl+Ba(OH)2=BaCl2+H2O(4)盐+盐→两种新盐AgNO3+NaCl=AgCl↓+NaNO3一般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可溶,反应向生成更难溶物质的方向进行。(5)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2Cu+O22CuO(6)碱性氧化物+水→碱CaO+H2O=Ca(OH)2一般生成的是可溶性的强碱,如CuO、Fe2O3等不能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碱)。(7)碱+盐→新碱+新盐Ca(OH)2+Na2CO3=CaCO3↓+2NaOH(8)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S+O2SO2(9)酸性氧化物+水→对应含氧酸SO3+H2O=H2SO4(10)酸+盐→新酸+新盐CaCO3+2HCl=CaCl2+H2O+CO2↑一般要符合强酸制弱酸或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1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Zn+CuSO4=ZnSO4+Cu符合盐是可溶性的、金属的活泼性强于新金属、金属活泼性不能太强(K、Na、Ca等与盐溶液接触立即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等条件。(12)金属+酸→盐+氢气Zn+H2SO4=ZnSO4+H2↑金属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规律应注意:一是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应排在氢以前,二是酸不能是氧化性酸(浓硫酸、浓、稀硝酸等)(1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CuO+2HCl=CuCl2+H2O(1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CO2+Ca(OH)2=CaCO3↓+H2O(15)同(7)(16)同(10)针对性训练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A.Fe+CuSO4=FeSO4+CuB.3CO+Fe2O3高温2Fe+3CO2C.4Fe(OH)2+O2+2H2O4Fe(OH)3D.2KMnO4△K2MnO4+MnO2+O2↑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4224SOHCuSSHCuSOB、OHCOCuOCOOHCu223222)(C、22322CuClFeClCuFeClD、3222)(42)(4OHFeOHOOHFe三、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表示大量粒子的集合体中的粒子的多少。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摩尔简称摩,符号mol。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不能用于描述宏观物质。(3)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微粒的集合体中的微粒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通常使用近似值6.02×1023mol-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的关系:n=ANN四、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1mol任何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1,符号为M。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n=Mm五、物质的聚集状态(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①微粒数目;②微粒大小;③微粒之间的距离。(2)对于固态或液态物质,影响其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的大小;对于气态物质,影响其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间距离。(3)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影响其体积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温度一定,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小,气体体积越大;压强一定,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温度越低,气体体积越小。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m,单位为L·mol-1,表达式为Vm=nV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Vm≈22.4L·mol-1这里的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由此也可以推知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是用气体的摩尔质量除以mV,即由此也可推得:M=·mV(2)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适用范围:适用于相同条件下任何气体不同表述:①若T、P、V相同,则N(或n)相同;②若T、P、n相同,则V相同。2.推论:①T、p相同21NN=21VV=21nn②针对性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O2的质量为18g/molB.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64gC.SO42-的摩尔质量为96g/molD.标准状况下,1mol四氯化碳体积为22.4L2.两份物质的量相同的CH4和NH3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分子个数比为4∶3B.原子个数比为5∶4C.氢原子个数比为1∶1D.质量比为17∶163.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由NA个水分子组成的冰、水、水蒸气的质量各不相同B.2gH2所含的原子数为NAC.常温常压下,11.2LN2所含的原子数为NAD.0.1molCH4所含电子数为NA4.SO3(气)、SO2(气)、O2(气)的质量比为40:32:8时,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积比为()A.3:2:2B.2:2:1C.1:1:1D.2:1:25.现有A、B、C三种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B18g,C49g,还有D生成。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现将22gA和11gB反应,能生成D()A.0.25molB.0.275molC.0.5molD.1mol七、物质的分散体系(1)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溶液胶体悬、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nm<11~100>100外观特征均匀、透明、稳定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能否通过滤纸√√×能否通过半透膜√××能否有丁达尔效应×√×实例NaCl、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2)胶体的概念和性质①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做“胶体”。根据分散剂状态,可将胶体分为液溶胶,如氢氧化铁胶体、②胶体有如下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在暗室中,让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肉眼看来完全透明的溶液,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可以观察到有一浑浊光亮的光柱,其中有微粒闪烁,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质点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热运动,称为“布朗运动”。针对性训练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B.产生丁达尔现象C.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2.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C、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分开的过程,分开以后的各物质应该尽量减少损失,而且是比较纯净的。经常采用的分离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蒸馏(分馏)、萃取、渗析、洗气等。(2)物质的提纯:是指将某种物质中的杂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的过程。它和分离的主要区别在于除掉后的杂质可以不进行恢复。①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变、易分。②提纯的方法可以归纳为:“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3)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举例注意事项过滤固体与液体分离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粗盐的提纯时,把粗盐溶于水,经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除去①要“一贴二低三靠”②必要时要洗涤沉淀物(在过滤器中进行)③定量实验的过滤要“无损失”蒸发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蒸发皿、三角架、酒精灯、玻璃棒从食盐水溶液中提取食盐晶体①溶质须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被氧气氧化②蒸发过程应不断搅拌③近干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萃取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可在烧杯、试管等中进行,一般在分液漏斗中(为便于萃取后分液)CCl4把溶在水的Br2萃取出来①萃取后要再进行分液②对萃取剂的要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不反应;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溶质不与萃取剂反应;两溶剂密度差别大③萃取后得到的仍是溶液,一般再通过分馏等方法进一步分离分液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分液漏斗水,苯的分离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结晶重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烧杯及过滤仪器从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①一般先配制较高温度的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②结晶后过滤分离出晶体蒸馏分馏利用沸点不同以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蒸馏烧瓶、水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等制取蒸馏水,除去水中杂质;石油分馏①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②加碎瓷片③注意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下进上出④不可蒸干针对性训练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用酒精萃取碘水溶液中的碘D.称量时,将称量物放在称量纸或烧杯中,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2.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蒸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托盘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⑤B.①②⑥C.②③⑥D.②④⑦3.现有三组溶液:①含有水份的植物油中除去水份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份。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
本文标题: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1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