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别人问我喜欢什么?我就会回答:“折纸”,而听到的人总是会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很多人认为这是小孩子的游戏,我大概还童心未泯,才会喜欢折纸。希望经由我的带领,能让大家发现另一片天空来悠游,材料很简单,就是一张纸罢了。-----------------------中国折纸大师—徐菊洪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个盒子。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只鸟。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条蛇。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头象。……另一片天空折纸欣赏艺术折纸欣赏折纸欣赏折纸欣赏折纸欣赏折纸欣赏折纸欣赏折纸欣赏折纸欣赏折纸欣赏让学习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认真听讲勤动手动脑折纸欣赏折纸欣赏折纸欣赏知识与能力:1、了解折纸的历史和起源.2、通过折纸造型,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及创造能力。3、通过折纸练习,了解纸造型的艺术特点、构成原理、基本技法.过程与方法:发现式学习、合作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和感知生活中的美。16折纸折纸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发源于中国,发展于日本。折纸不只是儿童的玩具。也是一种有益身的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17折纸历史折纸的起源于中国,但真正把折纸艺术发扬的。却是日本人。最初,折纸在日本是用于祭祀方面,到造纸普及化后才盛行于民间。而大约于十九世纪初,日本才正式出现了第一本有文字记载及以图示方式教导的折纸书籍世界第一部折纸书《秘传千羽鹤折形》。日本人一向把折纸视为他们的国粹之一。而折纸更是全国中小学的必修科目。他们认为除了可保存固有的文化外,通过折纸可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18通过折纸,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而且“十指连心”,通过动手,开发了大脑,使大脑得到了开发和锻炼,使大脑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折纸讲究对称,可以培养学生的对称性,折纸需要耐心,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心,折纸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感。折纸可以折出许多物品来,可以举一反三,会折飞机,就会折飞船,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19折纸基本功1、对边折2、对角折3、集中折4、向中心折5、双正方形6、双三角形7、单三角折菱形8、单菱形9、双菱形20212526小老鼠的故事一个小老鼠从一间房子里爬出来,看到高悬在空中、放射着万丈光芒的太阳。它禁不住说:“太阳公公,你真是太伟大了!”太阳说:“呆会儿乌云姐姐出来,你就看不见我了。”一会儿,乌云出来了,遮住了太阳。小老鼠又对乌云说:“乌云姐姐,你真是太伟大了,连太阳都被你遮住了。”云却说:“风姑娘一来,你就明白谁最伟大了。”一阵狂风吹过,云消雾散,一片晴空。小老鼠情不自禁道:“风姑娘,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了!”风姑娘有些悲伤地说:“你看前面那堵墙,我都吹不过呀!”小老鼠爬到墙边,十分景仰地说:“墙大哥,你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了。”墙皱皱眉,十分悲伤地说:“你自己才是最伟大的呀,你看,我马上就要倒了,就是因为你的兄弟在我下面钻了好多的洞啦!”,墙摇摇欲坠,墙角上跑出了一只只的小老鼠。『点燃思考』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造化,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物以稀为贵,所以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力,才能将我们生存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来。记住:你生来就是一名冠军!你是天生的赢家)跟我学折纸可爱小老鼠的折法131.正方形纸沿折线对折10.拉开过程中将两边折向中间19.翅膀向两旁拉开传情千纸鹤千纸鹤这些年来,“千纸鹤”随影视音乐的泛滥大大红火了一把,据说1000只纸鹤的说法源自80年代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千羽鹤》,电视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日本女孩佐佐木祯子1945年1月7日出生在广岛市,从小得了战争后遗症“败血病”,在她病重时开始折纸鹤为自己祈福,母亲说当她折出第1000只纸鹤时,她的病也就会好,但当她折到第664只的时候还是死去了。以后每年人们都会折纸鹤放在祯子铜像下,寄托对和平的祝福,折纸鹤也很快在世界流行起来。目录封面上一页下一页封底跟我学折纸1517.头及尾巴向内从中折18.头部再向内从中折出嘴部20.纸鹤完成2.再对折4.翻转6.两边折向中间7.将盖子折下,往上拉开8.全部打开还原9.利用制造出来的折痕将上面一片往上拉开11.对齐中间压平12.翻转13.背面重复步骤6—1114.对齐中间折15.翻转16.再对齐中间折3.打开袋子并压平5.再打开另一个袋子让学习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认真听讲勤动手动脑课堂练习折叠线原有折痕折叠方向折后再展开向后折正反折取出手工纸,并观察,如有正反两面不同的纸,请先将做心的一面放至正面,按下面的步骤来做:此面做好为心形此面做好为翅膀水平翻转展开如下图向后折水平翻转正反折(折扇子形)将中间部分用固体胶或胶带固定水平翻转将翅膀打开
本文标题:美术折纸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4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