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编辑出版史第一节编辑、出版、图书的概念:一、编辑: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及其他文献资料等项工作,使之传播于社会公众者。二、出版: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一词的人:清代末年思想家黄遵宪。三、图书:图书是以记录和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系统地记录在一定形式载体材料之上的著作物。我国有关方面曾把图书的定义概括为:以记录和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系统地记录在一定形式载体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均称为图书。图书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的纸张的集合。广义的图书则是一切传播信息的媒体。中国编辑史研究的图书是广义的图书。第二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学科体系:中国编辑出版史以我国历史上的编辑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编辑和出版事业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二、研究内容与学科地位:研究内容:其一,是编辑出版内部诸方面的相互联系;其二,是编辑出版事业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从文字的产生、图书的起源、编辑的萌芽、出版的发展、图书的著述编纂、整理校勘、抄写印刷、内容特色、形式制度、出版发行、流通利用、典藏保护及至各个朝代的文化政策、社会背景、编纂机构、组织管理都是本学科的研究课题。因此,中国编辑出版史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总结为以下几点:1.重要文化典籍编辑、出版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2.著名编纂出版机构的创办、发展及其历史地位;3.杰出出版家的重要业绩及其历史影响;4.重大编辑出版技术与制度的产生、完善及其历史作用;5.编辑出版活动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历史经验。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科学地认识编辑出版工作的产生与发展进程。2.编辑出版与理论课、技术方法课鼎足而立,共同支撑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构架。2、借鉴和继承我国编辑出版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注重图书质量,讲求精校精审。3、深刻认识编辑出版工作的社会作用,加强图书出版事业的建设,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文化的进步,都与编辑出版有密切关系。4、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编辑出版史上的因果关系,探讨其发展规律。保护图书的著名建筑明代皇史宬[chéng],-中国明、清两代皇家收藏历代帝王实录的地方。例:宁波范氏天一阁。二、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缺憾在编辑著述方式上,编纂注疏等形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样的学术文化带有极大的保守性、排他性和禁锢性。在图书内容上,尽管类型丰富,量忽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收集整理。在生产技术上,印刷术在我国发明虽然很早,但改进迟缓,活字印刷术未能普及推广。在图书流通上,中国古代公私藏书楼重藏不重用,将收集来的图书束之高阁,有如禁锢,与图书传播知识文化的职能大相径庭。在图书保护上,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对不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的文化典籍实行禁毁和遏制,致使我国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第五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分期:1.编辑编辑的萌芽时期(上古至西周)2.编辑出版的草创时期(春秋战国)3.编辑出版的奠基时期(秦汉)4.编辑出版的初兴时期(魏晋南北朝)7.编辑出版的发展时期(隋唐五代)6.编辑出版的壮大时期(宋辽金元)7.编辑出版的兴盛时期(明和清前期)8.编辑出版的变革时期(清代后期)9.编辑出版事业的斗争时期(中华民国中国书史的分期:三种书籍制度:上古到汉代为竹帛并行时期,图书形式为简牍制度。从魏晋到唐五代为纸写本时期,图书形式为卷轴制度。从宋代到近现代为印本时期,图书形式为册页制度。第一章古代编辑出版活动的起点(上古至西周):第一节文字的产生:一、传说时代及“仓颉”(Cāngjié)造字”1.文字产生前的口耳相传;口碑相传,即口头传递信息。2、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二、文字产生的过程:1、结绳记事,用绳子打成结来帮助记忆。2、契qì刻,在竹、木、陶等材料上刻上各种痕迹、记号用以记事帮助记忆。3、图画,是对文字最有影响的阶段。演变为图形文字,象形文字。距今34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已是十分系统、发展成熟的文字,显然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第二节图书的起源:一、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lànshāng],中华文明的源头。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这则神话说明,最早的图书具有非常神秘的色彩,是被最高统治者。二、构成图书的要素:1、要有被传播知识信息,知识信息是构成图书的基本因素。2、要有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及其他信息信号,只有使用文字、图画才能较精确代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并跨越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来传播知识。3.要有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物质载体,图书的形成不仅需要用来记录知识的符号体系,还需要使用一定的材料将这些符号、记录留存下来。甲骨、青铜器、竹木简牍、纸张等。4、图书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也是产生图书的基本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刻画、传抄、印刷、复印等记录、复制技术;二为搜集、整理、编撰、翻译、策划等编著技术与工艺。此外,还包括图书储藏技术等。5、图书的装帧形式,我国最早的书籍制度是编简成策的简牍式,汉代发明造纸术后,装帧形式就发展到卷轴式,印刷技术发明后,装帧形式发展为册页式。生产技术上的进步,使图书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三、图书产生的时代:在夏这一历史时期——即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夏朝(约前2146-约前1675))完成了由文字到文献典籍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殷墟甲骨文是系统成熟的文字。第三节早期的文字载体:一、陶器款识。二、甲骨卜辞。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甲骨文,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系统成熟文字。三、青铜器铭文:刻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称青铜铭文,也称金文、钟鼎文,指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到春秋的铭文多为铸成的,内容多记奴隶主贵族的祭典、征伐、赏赐、盟誓等),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四、玉石刻辞。我国正式的石刻文字始见于商代妇好墓所出石磬刻文。确证金石记事大体同步,至迟在商代已经有了。唐初在天兴三峙原出土的十个石鼓,上刻文字,是现存实物中最早发现的石刻。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五、竹木简牍。简牍起源于商代,与甲骨、金石载体同时,春秋战国时使用更为广泛,是春秋至秦汉三国时期书籍的主要形式。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已广泛使用,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第四节原始的编辑活动:一、掌书史官:在学术统于王宫之中的商周时代,史官司受命为王起草册命,代王宣命,且负责记录王室朝廷的重大事件和天子的言论.《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史官所掌职责有秉笔、执简、掌书、守典、奉法、决狱、册祝等。既要记录帝王言行和军国大事,又要从事宗教祭祀贞卜活动,还要兼管奉法决狱事务。甚至还要去民间采风,整理加工,修史编书等。可以说他们最早参予了图书编辑或编纂活动。二、商周典籍的编辑管理活动:1、材料加工,修整龟甲兽骨,以作占卜材料。2、编次成册,卜辞如果一块甲骨容纳不下,可以刻在若干块甲骨上,编辑成册。如:“册六”。3、集中典藏,集中有目的的收藏,为王室服务。‘各以其物入于龟室。4、分类管理,甲骨与其他文献严格分开。5、行文格式,甲骨文已经具备较为固定的行文格式,是最原始的“编辑规范”。汉字字序由上到下,由左至右的行文格式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确定,并对后世出版物产生了深远影响。6、反复使用,反复使用历书;频繁省视验证;查阅参考引用。第二章编辑出版的草创时期(春秋战国)第一节史官制度的打破与私人著述的兴起:一、史官垄断制度的崩溃史官: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已设置了史官。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史官职责在各国,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二、官学的衰落与私学的勃兴根据古代典籍的记载,夏、商、周三代宗庙建筑相因,典籍藏于宗庙,周王朝官府藏书处还有太史府,此外还有专门收藏盟约的档案馆,即盟府。西周统治者认为礼制源于天命,遵守礼制,也就是“敬德”。在文化教育上,其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为了管理国家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之为“学术官守”,并由此而造成“学在官府”。学在官府的原因:(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由官司主管这些书册,有职官专守。(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西周时期的礼、乐、舞、射都是重要的学术,在教育上,也是学习的重要学科。学习这些学科,不能仅是口耳相传,而且要有器物设备,才有条件进行实际演习。(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由于学术官守,为官之人,学有专守,不传他人,只教其子。子入官府,各从父学,称为畴chóu人子弟。这种情况,就是畴人世官,各从父学,造成了学术的垄断。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贵族子弟享有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兼并战争和各国内部的政治斗争都十分激烈。旧有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乱,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衰落,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教育形式——私学开始兴起官学教育的衰废,反映了“学在官府”的旧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变革,政治权力的频繁转换,对新型的人才及文化教育的需求更为强烈。以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就以新的办学形式,聚徒讲学,从而成为创办私学、传播学术文化的先驱。私学兴起的重要意义:第一: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第二:私学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就打破了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旧官学教育制度,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第三;私学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第四;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练。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三、学术下移与百家争鸣学术的扩散与下移,在统治阶层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一方被迫流亡他处,这些没落贵族的流亡导致了学术的扩散。例如周惠王、周襄王间争夺王位的内讧,使世代掌管周史的太史离周去晋。周景王死后,王子朝争夺王位失败,率领一批贵族及百工,携带王室所藏文献典籍逃到楚国。至于其他小规模的贵族流亡事件则层出不穷,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历史上通常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差不多。通常将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时间称之为“战国”时代。一、图书的编纂与考辨中国有优秀的历史记事传统,因而保留了完整、系统、可贵的历史著述。这包括从《尚书》、《国语》、《左传》、《战国策》开始,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乃至历代史志,甚至包括“正史”以外的一些兼有历史和文学价值的著述。二、孔子的编辑活动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
本文标题:中国编辑出版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4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