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磷酸腺苷与血液病2血液的功能•血液是血管中流动着的粘稠液体:•液体成分:血浆(50-60%)有形成分:血细胞(40-50%)。•从胎儿期开始就开始生成原始的血细胞,出生后骨髓成为唯一的造血器官。3•血液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各种免疫细胞。•红细胞: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缓冲体内的酸碱平衡。•白细胞:炎症反应的第一线的卫士,聚集、游走到炎症部位进行吞噬作用。而对于较大的细菌、寄生虫等则靠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来完成。•血小板:参与人体的血凝、抗凝及纤溶的过程。•血液中各细胞各司其职,共同使血液系统处于正常的动态稳定的状态。4血液病介绍•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都属于血液病范畴。5血液病现状•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这些原因很多是近几十年现代工业的产物,从而使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可以说,血液病是一种现代病。6血液病现状•血液病临床分型:•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和血栓性疾病。•常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等,•以往由于缺乏特效疗法,许多疾病被人们称为“不治之症”,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许多疾病得以治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显示出中医治疗本病的巨大优势。7血液病症状1.身体日渐虚弱,长叹今不如昔,精神倦怠,肢体酸沉,少气无力,嗜卧懒动;2.弱不禁风,经常感冒,或感冒经久不愈;常有低热,甚或高热;3.头晕、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甚则晕厥;4.面色苍白,萎黄,虚浮,唇舌淡无血色,结膜色淡;或见眼窝黯黑(俗称黑眼圈),或面色赤红紫黯而无光泽;8血液病症状5.毛发枯槁不泽,脱发;指甲平塌凹陷,易折易裂;皮肤干燥皱缩,弹性较差;口腔糜烂,牙龈肿胀,舌面光剥无苔;6.肌肤常见出血斑点或青紫斑块,轻微刺伤、划伤即出血不止,碰撞挤压,皮下即见大片青紫瘀斑;7.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及舌面紫黯血泡;女子月经过多如崩如注,或不分周期淋漓不断;8.胸骨、胫骨压痛,四肢关节疼痛或骨痛;9.腹胀,肝、脾、淋巴结肿大;10.血液及骨髓检查异常。9血液病种类一、红细胞疾病•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血色病等;二、白细胞疾病•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等;10血液病种类三、出血性疾病•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等;四、骨髓增生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等。11血液病营养治疗1.摄入富含铁的食物•食物中铁来源,•血红素铁:肉、鱼、家禽等动物性食物,吸收率高,•离子铁: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缺铁性贫血患者补铁应以富含血红素铁的肉、鸡、鱼等动物性食物为主。122.增加膳食中VC的摄入量•VC能促进蔬菜中离子铁的吸收、促进叶酸的活化和利用。•若以铁剂补铁,也应和VC药片同服。v133.限制咖啡和植物酸的摄入•障碍离子铁吸收因素:鞣酸、草酸、磷酸肌醇、6-磷酸肌醇等磷酸盐。•贫血患者在进餐时应尽量避免食用或少用这些食物。•磷酸肌醇:杏仁、奶酪、可可、花生等;•6-磷酸肌醇:麦胚芽、麦款、杏仁、花生、核桃、黄豆等;•草酸:咖啡、茶叶、可可、绿豆、菠菜等。•鞣酸:咖啡、茶叶144.增加膳食中叶酸的摄入量•多选用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叶菜类蔬菜,如菠菜、油莱、香菜和橘子等。•为防止烹调流失,尽量避免使用铜制炊具。•在进餐同时宜饮用水果汁,内富含VC,有助于促进叶酸的吸收和利用。155.补充VB12•食物中VB12的来源非常丰富•缺乏与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应多进食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动物肝脏•长期素食者缺乏VB12的食物来源,•烹调时不要使用小苏打烧肉、不用高温烹调食物。166.食物要多样化,做到膳食平衡•每天膳食安排应尽量做到:•供给2种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瘦肉等;•大量蔬菜和水果、•适量的谷类食物和牛奶或奶制品。•避免使用影响铁、叶酸、VB12吸收或代谢的药物,如抗酸剂、钙剂、氨甲蝶呤、乙胺嘧啶、苯妥英钠、异烟肼、环丝氨酸等。17cAMP与血液病2009年-2011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做了三年血液病与cAMP的观察:175人白血病、再障病人血液中的cAMP含量明显低于常人,含量只有常人的60%左右18环磷酸腺苷与再障贫血•造血干细胞体液和细胞调节机制异常,包括抑制性T细胞增多而辅助性T细胞减少,自然杀伤细胞活力减低,造血负调控因子如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2等的增多,cAMP的含量减低等,都可能介入再障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紊乱。•再障病人血中环磷酸腺苷(cAMP)降低、环磷酸鸟苷(cGMP)升高,补充cAMP可使细胞内cAMP的含量升高,而抑制cGMP,使cAMP/cGMP比值升高,有利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恢复骨髓干细胞的造血功能,故治疗再障有效。19环磷酸腺苷与营养贫血•cAMP蕴含丰富的铁、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C等,•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人体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对孕妇尤其重要。20环磷酸腺苷与血栓•cAMP调控体内一氧化氮合成释放和代谢。•调控全身平均动脉血压,控制全身各种血管的静息张力,增加局部血流,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加速红细胞的自有运动。•抑制和破坏纤维蛋白素的形成,化解血栓。21环磷酸腺苷与白血病•cAMP能活化吞噬细胞、自然杀手细胞、伤害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诱导白细胞素,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改善放化疗期间掉头发、掉指甲、恶心、呕吐、厌食等不良反应,同时可以对抗化疗副作用,保护正常造血功能骨髓的恢复,防止化疗药物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创造健康的新生活
本文标题:环磷酸腺苷与血液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5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