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部编-初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11课日新其德教学案教学目标:1、背诵《大学》两则2、积累部分日新其德的名言、古诗词3、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含义及思想4、掌握一些古语的翻译方法一、导入新课点题:第11课(板书课题):日新其德二、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一)自学教材内容,标注学习疑问(二)小组交流,提出学习疑问。教师根据情况班内交流解决三、教师引导点拔《大学》简介: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一)博学多闻:《大学》两则1、学生读原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二)细察勤问: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3、思考: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指的是什么?b.吕蒙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能用老眼光看人)C.这个道理对我们的行为有什么启示?(三)乐学深思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3.讨论:我们应该向曾国藩学习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1)以日记的方式深刻反省自己在生活中的陋习和性格上的缺陷,(2)公开自己的日记,让亲友监督自己的言行,加以批评和鼓励。(3)有助于帮助自己形成完善的人格。(四)善变明理座右铭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2.找一找你所熟知的古诗、家训、语录等,为自己设计一则座右铭。四、练习与作业1、背诵《大学》两则。2、你积累的名言和诗词背诵其中的10首3、就本节课的学习写100字左右的体会第12课综合实践教学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君子淑女”的意义2、积累部分写自律自新的名言、古诗词3、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含义及思想4、掌握一些古语的翻译方法一、导入新课点题:第12课(板书课题):综合实践二、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一)自学教材内容,标注学习疑问(二)小组交流,提出学习疑问。教师根据情况班内交流解决三、教师引导点拔解字:亲,亲人,血缘最接近的人统称。源于周笔畅对笔亲的称呼,也用于笔亲之间互相称呼,后来80后和90后们用来对“亲爱的”的简称,之后广泛被淘宝卖家引用,后发展为淘宝体广为使用。可以理解为“亲爱的”“亲爱的顾客”之类。新(1)(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2)砍伐树木[fell(trees)]。新,取木也。——《说文》(3)更新,使之新[renew;makenew]。(4)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长出的树梢)。薪1.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莘,多音字。一可作“shen”,二可作“xin”。出处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国语》、《左传》、《庄子》等历史文学著作。莘,先秦古国名,夏禹之有莘氏。现位于陕西省合阳县洽川乡(原称:东王乡)。是远古三皇五帝中帝喾的埋葬之地(现有墓地遗址;也是前秦贤士伊尹埋葬之地(文革中毁);还是《诗经》开篇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黄河大峡谷中河西之滩地,就是描述“窈窕淑女”太姒和周文王的爱情故事,古莘国是古代关中文华丰盛之地,有“好女不嫁十里之说”。(二)力学笃行: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3、实践:a.向家人、老师或同学承认一个你曾经说过的谎言。b.结合生活,编一出情景剧,和同学一起演。(三)实践篇:以“日日新”为主题,记录每天的收获、进步,并想一想今天还有哪些需要改正的地方。四、练习与作业1、记录每天的收获、进步,并想一想今天还有哪些需要改正的地方。2、你积累的名言和诗词背诵其中的10首3、就本节课的学习写100字左右的体会第13课格物致知教学案教学目标:1、背诵《大学》一则《中庸》一则2、积累部分写格物致知的名言、古诗词一、导入新课点题:学习第四单元修身正己第13课(板书课题):格物致知二、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一)自学教材内容,标注学习疑问(二)小组交流,提出学习疑问。教师根据情况班内交流解决三、教师引导点拔《中庸》简介:《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二)博学多闻:《大学》1、学生读原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二)细察勤问:朱熹的“格物致知”1、学生读原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3、思考:“穷其理”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格物只是就一物上穷尽一物之理,致知便只是穷得物理尽后我之知识亦无不尽处,若推此知识而致之也。(三)乐学深思《中庸》1、学生读原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3.思考:1)古人提出的学习步骤第一步是什么?(博学,也就是广泛的学习、研究事物的道理。)2)为什么修身养性这样的道德活动要从观察万物、钻研学习、获得知识开始呢?(四)善变明理《二程遗书》《二程遗书》又称为《河南程氏遗书》,共二十五卷。该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弟子记载二程平时的言行,其中言论居多。本书是天地人丛书中的一册,收入了宋代程颢与程颐撰写哲学著作数篇。书前附有专家撰写的导读,勾勒出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奥妙,探索其学术源流,文化背景等。以期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一代宗师的学术个性。通读本书,可使读者对宋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特性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1、学生阅读课文并小组讨论。2.分享:通过日积月累豁然贯通,一下子明白了某个道理的经历。四、练习与作业1、背诵《大学》一则《中庸》一则2、你积累的名言和诗词背诵其中的10首3、就本节课的学习写100字左右的体会第14课正心诚意教学案教学目标:1、背诵《大学》一则2、积累部分正心诚意的名言、古诗词一、导入新课点题:第14课(板书课题):正心诚意二、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一)自学教材内容,标注学习疑问(二)小组交流,提出学习疑问。教师根据情况班内交流解决三、教师引导点拔《大学》简介: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三)博学多闻:《大学》1、学生读原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二)细察勤问:《〈大学〉问》乃阳明重要教典也。阳明者,中国明代之大儒王守仁是也。文武周公,孔孟朱熹,阳明承前启后,其地位、作用若斯也。纵观中国三教九流之学,阳明乃一颗璀璨明珠,此喻决不为过也。在三间圣殿中,孔子居中,左释迦右老子,反之亦然,此阳明之公开观点也。阳明儒学功底深厚,有能力及胆识出入佛老,不仅辨析名相而且身体力行,最后融三家于一炉,拈出“致良知”之三字以为万能钥匙,谓时时处处按良知行事,则适得其所、百发百中,真乃大明咒、无上咒也。阳明乃罕见全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作家、诗人、书法家集于一身,继陆九渊之后集中国心学体系之大成,其成果丰硕,《全集》两大卷,然要言之,其中心思想皆在《〈大学〉问》之中也。请先阅其入室弟子钱德洪之序言,再读《〈大学〉问》问答体言简意赅、优美流畅之原文,若不得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必觉心明眼亮、神清气爽也。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3、思考:结合上面内容说一说怎样才能做到正心?(从内心出发点开始端正。)(五)乐学深思祁黄羊举贤不避亲仇《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的黄老道家名著,是秦道家的代表作,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3.讨论:孔子为什么称赞祁黄羊大公无私呢?(推荐人才不回避仇人,也不回避亲人,大公无私。)(六)善变明理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2.讨论:这些学生的所作所为“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为什么还被钱理群教授批评呢?(因为他们只注重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而忽略了人格的塑造,将自己套在“名利缰索”之中,是自我的庸俗化。)四、练习与作业1、背诵《大学》一则2、你积累的名言和诗词背诵其中的10首3、就本节课的学习写100字左右的体会第15课修身养性教学案教学目标:1、背诵《大学》一则2、积累部分修身养性的名言、古诗词一、导入新课点题:第15课(板书课题):修身养性二、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一)自学教材内容,标注学习疑问(二)小组交流,提出学习疑问。教师根据情况班内交流解决三、教师引导点拔(四)博学多闻:1、学生读原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二)细察勤问:《敕后主辞》《诫子书》《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3、思考:“修身”与“正心”有什么关系?修身先正心,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七)乐学深思《德育古鉴》是2011年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史洁珵。本书由清代史玉涵先生所辑,系中华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经典,为后人广为传诵。本书经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校订后,成为中心师生必修之德育教材。书中以翔实的历史故事,从孝顺、和睦、慈教、宽下、劝化、救济、交财、奢俭、性行、敬圣和存心等方面,阐述了祸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以此引导世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常读此书,可以起到近报自己、远利子孙的效果,实为今人修身立命之必读、传授子孙之必备。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2、文意理解3.讨论:如果长期坚持“日行一善”,会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助人助己)(八)善变明理《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2.思考: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怎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四、练习与作业1、背诵《大学》一则。2、你积累的名言和诗词背诵其中的10首3、就本节课的学习写100字左右的体会第16课综合实践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传习录》的“功夫”心法2、积累部分写修身正己的名言、古诗词一、导入新课点题:第16课(板书课题):综合实践二、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一)自学教材内容,标注学习疑问(二)小组交流,提出学习疑问。教师根据情况班内交流解决三、教师引导点拔(一)解字1.正,zhèng或zhēng从一从止。守一而止。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守一以止也。中国汉字,多音字,读作zhèng或者zhēng,表不同的意思,常用读音为zhèng,意思是不偏斜,匀称适当,平正;无邪恶,无私心杂念,坚守正道,正确发展,主持正义,终止罪恶;上一下止念正,表示上级或长辈守一不犯错,下级或晚辈才能停止。同时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5很多中国人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候,都还保持
本文标题:部编-初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7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