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教案
11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二、教学重点: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及其来源。三、教学难点:探究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四、教学准备:食物营养的相关资料。五、课时准备:2课时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经常在电视报道中看到非洲有很多儿童,它们都长得怎么样?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呢?如果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依然得不到营养,他们会怎样?我们需要哪些营养?怎样获得这些营养?怎样才算营养均衡……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在第二章解决的。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生长、发育都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各种食物主要由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板书课题: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二)、学习新知1、资料分析(1)思考问题:下面的说法对吗?①注意营养就是多吃鸡、鱼和肉。②牛奶就能满足所有营养需求。(2).资料分析:通过查找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查出自己常吃爱吃的1-2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填写在第21页的表中,并讨论:①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是否相同?②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学生阅读21页-22页的内容;想一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每种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2)指名说说。(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3)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3、探究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1)学生阅读23、24页的实验。(2)看教材第23页中的插图,互相交流,各小组在此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3)引导学生,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4)讨论:这个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当怎样做?(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七、作业布置。预习课本24—27页的内容。12八、板书设计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糖类有机物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脂肪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营养物质的种类维生素水无机物无机盐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我们吃的食物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哪些营养物质呢?2、糖类、脂肪、蛋白质分别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能量?我们青少年再成长中的饮食要注意什么?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已经知道了有机物对人体的作用,那么无机物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这节课接着来学习这个内容。二、学习新知1、水的作用:水对于人体有什么作用?指名回答,再勾画重点内容。2、无机盐的作用(1)、无机盐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如果缺乏不同种类的无机盐,人会出现什么症状?(2)学生阅读第25页的表1,填写再交流。3、维生素的作用(1)阅读课本25、26页的内容,填写表2。(2)思考:维生素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如果缺乏不同种类的维生素,人会出现什么症状?(3)指名回答,总结。4、探究: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学生阅读26、27页的探究内容。三、巩固练习1、完成27页练习的第1题。2、完成28页的第2题。3、阅读28、29页的科学、技术、社会的资料。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日常的生活的饮食只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五、板书设计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人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中的营养物质以及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无机盐:约占人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维生素:种类很多,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的需要量很小,对人体的作用很大。13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教学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②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③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理论。④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⑤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二、教学重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三、教学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四、教学方法:实验法、分析法和讲授法相结合五、课前准备:六、课时准备: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内容,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2、人引入:人体内有没有这些成分,他们什么关系?是不是我们吃了牛肉人体就长出牛肉来?食物到底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我们来探究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被消化的?(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二)、学习新知1、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系统的结构:结合课本第32页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图与自身,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2)游戏:三分钟后,合上课本,一个同学说上一个消化器官,另一个同学回答的下一个结构名称,错的同学接受小惩罚(为全组的同学准备唾液)。初步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2、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1)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口腔中有哪些与消化有关的结构?(牙齿、舌、唾液腺。)(2)口腔只是咀嚼的作用吗?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同学吃馒头时,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有何味道?甜!馒头没放糖,为什么会甜?(2)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阅读30、31页的实验,并指导学生实验)(三)课堂总结科学家发现:蛋白质、脂肪在口腔中都不能被消化,只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变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但它还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吸收,什么叫消化?它的全过程是如何的?消化道其他的部分结构与功能怎样?为何胃痛的人要吃软不吃硬?肝炎的人怕吃油腻的食物?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课分解。七、作业布置:1、预习第二节的后半部分。2、尝试完成35页的练习。八、板书设计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消化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腺:14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口腔具有初步消化的功能。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提出问题:淀粉有无变化?探究项目牙齿(咀嚼)1号管舌(搅拌)2号管唾液(消化)3号管三者具备4号管物理处理切碎馒头馒头搅拌无切碎加唾液然后搅拌化学处理清水清水唾液唾液37度温水中五分钟,加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反应不变色不变色变色慢变色快原因淀粉没变化唾液中有淀粉酶,分解淀粉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只是了解了口腔中的消化,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消化系统的其他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二、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回顾消化系统的结构。通过游戏“消化系统点点兵”的游戏,学生回答其结构。2、消化系统的各个结构的功能(1)学生阅读课本第32页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教师讲授各个结构的功能。(2)最后总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开始]、小肠、[阑尾]盲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等。其中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可产生盐酸、粘液、胃蛋白酶。胰脏是分泌胰液,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质、碘粉和脂肪的酶。肠腺是位于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肝脏是最大的腺体,分泌胆汁,储于胆囊。胆汁呈碱性,无消化酶,有乳化脂肪的作用。3、练习:为何患了胃病的人怕吃硬、冷的食物?三、营养物质的吸收1、学生自学第33—34页的内容,比较小肠与大肠结构图。2、分析小肠的结构特点:1、小肠的长度2、内壁特点:环形的皱襞;小肠绒毛;绒毛上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而且绒毛的表面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增加吸收速度。最后总结得出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四、练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加深消化系统中各部分结构以及小肠的结构特点。五、技能训练。学生阅读技能训练的内容,教师引导理解分析。六、课堂总结:(板书小结)七、板书设计: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开始]——小肠——[阑尾]盲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腺:(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消化道壁内)胃腺、肠腺15二、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特点:1、小肠的长度2、内壁特点:教学反思: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合理食谱。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喜悦。二、教学重点:1、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2、学生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三、教学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四、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合理营养、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课前尝试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2、教师:课前收集若干食品的包装袋和包装盒,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五、课时分配: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1、阅读35页的资料,你知道资料上面的信息讲了什么问题?2、根据学生当时所处的具体情景,如上课时间、学生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即时灵活地导入新课。若是在早晨,亦可从调查学生是否用过早餐导入新课,、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我们的健康,关注与我们健康密切相关的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二)、学习新知合理营养1、分析不良营养和不良饮食习惯带来的危害,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1)、观察课本36页的插图,想一想图中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再指名交流。提示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可以参照41、42页的常见的食物成分表。(3)、教师补充讲解并小结:上面的例子说明饮食与健康有直接的关系。④、我们身边是否也存在相关现象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查、讨论、交流。2、小结: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为了满足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理想的做法是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餐的食品要搭配合理,饮食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饮食与健康联系密切。在一日三餐的饮食中,渗透着每个人的健康意识,同学们,你想了解自己的饮食与健康状况吗?3、平衡膳食(1)“平衡膳食宝塔”图,让学生先根据这幅图谈谈该如何均衡饮食。(2)引导学生根据膳食图,明确五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认同只有每天比例合理地摄取这五类食物,早、中、晚三餐能量比例为30%:40%:30%,才能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16(1)通过前面的分析讨论大家已有了这样一个共识:合理营养对健康有重要作用。那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才能做到呢?(2)学生展示讨论:如何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有哪些行为和习惯会影响我们的营养状况?联系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3)总结: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三餐能量合理分配,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等。(三)、巩固练习完成第39页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四)、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七、作业布置1、奉孝心,应用合理营养的知识为父母设计一份午餐食谱,选出优秀作业交流展评。2、收集食品包装袋及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为下一节课《食品安全》做准备。八、板书设计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合理营养1、不合理的营养习惯2、合理营养的标准(1)均衡地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五类食物。(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3)早、中、晚三餐能量比例为30%:40%:30%。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新课1、举例说说饮食与健康的关系。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什么饮
本文标题: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9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