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要教学目标:本章主要围绕社论,讲授新闻评论的种类,社论的特征与写作要求,拓展评论员文章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社论的地位、要求有清晰的认识,明确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与特征。教学重点及难点:社会与评论员文章的基本要求社论第九章第一节社论的制度性特征旗帜公共意见选题集议一、新闻评论类型•(一)按其主要性能来分•1.带有全面部署性的评论•通过对全局性的问题进行发言,及时传达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指示精神,阐述党和政府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方针、政策,分析形势。•2.带有说理启发性的评论•对党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大部署和重要工作,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典型和倾向性问题,主要从理论上和思想上来启发读者觉悟,提高人们的认识。•3.带有业务指导性的评论•专业性较强,往往针对某条战线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使从事某一领域具体工作的干部、群众有所遵循,有所鼓舞。•4.带有政治鼓动性的评论•一般指为配合重要纪念日、重要庆典、重大活动和外交礼节性而撰写的言论。•(二)按其评述内容来分•新闻评论可分为: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军事评论、国际评论及社会问题评论等。•(三)按其表达方式来分•1.代表编辑部意见的评论•大型重型的评论:社论、编辑部文章党报的元帅•中型的评论:评论员文章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小型的评论(评论中的轻骑兵):短评、编者按文前按语、文中按语、编后•2.由专家学者、业余通讯员和受众撰写的评论•专论:大公报—星期论文•思想评论: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小言论:文汇报—虚实谈人民日报—今日谈•读者来信、随感、杂文、文艺评论等•西方:社论、专论、释论(大事分析、时事述评)、短评、杂志评论•美国:社论、短评、专栏评论(狭义)•新闻评论的传播系统•近年来,农村学生进县城上学在许多地方成为新潮流。•以往,农村孩子通常就近接受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才到县城读书。现在进城的脚步提前了。许多农村孩子从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就开始在县城上学。有的家长在县城买房、租房陪读,有的孩子则从很小就开始住校。•进城读书带来的挑战之一是:乡村学校生源流失,城镇学校却人满为患。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2017年《教育蓝皮书》中就关注到这一现象。以河南省周口市某县两所小学的班额对比为例,其某城市小学平均班额(103人/班)是某乡村小学平均班额(26人/班)的4倍。【社论】进县城读书,需要的不是“回流”2017-04-2219:26来源:澎湃新闻•2017年《教育蓝皮书》为破解大班额问题提供的解决思路是,加强农村学校建设,促进农村学生回流。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一贯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既定思路。但是我们也应该换个角度思考:农村学生为什么进城?•除了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个老问题外,还有两个新的积极因素:一、城市化;二、农民开始重视教育。城里学校一直比农村学校好,但进城上学直到最近几年才成为潮流,便是最好的证明。•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历史性巨变中,农民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孩子成了进城的“先遣军”。经济条件改善、视野开阔之后的农民,开始像市民一样相信“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未必是坏事。城市有“择校风”,农村有“进城上学”,道理是一样的。•理解了上述背景,就会意识到劝农村学生从县城回流将是多难的挑战。不仅农村孩子要进城,农村教师也要进城。从长远来看,他们也终将在城里相遇。•所谓堵不如疏,与其劝阻,不如顺势引导。引导不是放任自流。•其一是增加县城的教育资源供给。学校、教师等的规划配置,应该基于未来的城市人口规模。•其二是保障进城机会的平等,警惕义务教育等级化。有些地方利用城里学校的稀缺性,搞“贵族”学校,违背教育公平的宗旨。增加供给是保障公平的必要前提。二、社论的制度性特征•(一)社论的概念•新闻纸之“社论”一栏,乃其正当发表对于时事之意见以代表舆论或创造舆论之地也。——徐宝璜《新闻学》•社论者,代表报社之意见,对于时事,有所解释、批判及主张,以期指导读者之论评也。——张友渔《何谓社论》•社论(在广播、电视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指导性。•规格最高,直接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内容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发表的位置最为显著和重要•左图:一篇社论的产生流程。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违背经济规律、急躁冒进问题,刘少奇提出由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一篇社论。这是经他批阅并有毛泽东签字的社论清样。(二)社论的制度性特征•社论“主要表现在规格的掌握上、报纸版面的处理上……与评论本身的表现方式和方法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如何理解这句话?•不存在特定的写法,但有一些特定的、制度化的操作规范。•1.代表媒体而不代表个人。“我们”不署名社论是媒体的“旗帜”•代表报社•这些文字是我自己写的,但却未必无折扣地表达出我的意思。因为文字既要在公开的刊物上发表,地方又是在国难前线的天津,写文章时便不得不顾虑到地方的环境和刊物的地位,尤其是报上的“社评”,文章既由报馆负责,写文章的人便须忘掉了自己。——《大公报》主笔王芸生•在我国,党报的社论一般代表同级党委,因而更注意其政策性与权威性•非个人化语调LOREMIPSUMDOLOR•《我们为什么反对禁乞》《新京报》•像其他评论一样,社论反映观点。但一个重大的区别是:社论通常反映的是媒介管理者的态度而不是记者、编辑个人的观点。•“某某报说”•2.集体讨论的选题程序选题、写作都有固定的机构与程序。“社论集议制度”•《大公报》的社评委员会•《大公报》续办之初,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三人即有约定:“由三人共组社评委员会,研究时事问题,商榷意见,决定主张,文字虽分任撰述,而张先生则负整理修改之责,意见有不同时,以多数决之,三人各各不同时从张先生。”•第六章已介绍•社论和所有重要的评论都是经过认真筛选和讨论的,是一种“公共意见”,独家的。•写作者充当“执笔者”角色,写作方向和观点是编辑部预知的,是有“组织的评论”。•社论是表明报纸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邓拓《关于报纸的社论》•社论方针的控制权寓于报纸的所有权。社论撰写人必须愉快地遵从报刊发行人制订的方针。他们要是不喜欢这一方针,就该另找工作。——《纽约时报》发行人苏兹贝格•社论政策取决于时报发行人。——《纽约时报的风格》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时刻到来了!以中英两国政府完成交接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宣布成立为标志,圆了中华民族期盼了一个多世纪的香港回归梦,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这一天,举世瞩目,永载史册。•香港回归,百年盛事,普天同庆,举国欢腾。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热血沸腾的中国人民,以千歌万曲、千言万语表达着自己欢乐、自豪、振奋的感情。•在欢庆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们决不能忘记,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民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为了这一天,无数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御外侮、争主权,前赴后继,同殖民统治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充分显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不可动摇的信念,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由于当时的祖国积弱积贫,由于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斗争是壮烈的,结局是悲哀的。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壮志难酬。•——为了这一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庄严申明,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承认英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对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十分关心香港的前途,关怀香港同胞。在新中国建立前后,毛泽东同志先后提出了“暂不收回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和“一九九七年平稳交接”等一系列解决香港问题的战略决策,为保持和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为香港回归祖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作为一个最具发展活力的国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创造了决定性条件。•——为了这一天,中国政府以统一祖国的大局为重,以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大局为重,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实践表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符合香港的利益,符合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香港同胞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伟大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史上的一个创举。•在欢庆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们深切怀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他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者、爱国者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毕生以祖国的解放、振兴、统一为己任。他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以罕见的政治勇气、恢宏气度、高超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起到了巨大作用。“一国两制”构想将作为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而功垂青史、光照中华。•在欢庆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祖国的日益强盛,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没有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没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香港回归。这就是一百多年历史写下的庄重结论。•香港回归,是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确保香港长期繁荣和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而制定的一部全国性法律,是今后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切运作的法制基础,更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香港回归祖国以后,《基本法》即开始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广大干部和群众都要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基本法》。香港特区政府和广大港人也会认真贯彻、执行《基本法》,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肩负起“港人治港”的重任,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现在,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世界将看到,中国的明天会更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将向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昂首阔步前进,中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将成为辉煌灿烂的现实。1997年7月l日《人民日报》社论第二节“社论时评化”的历史过程政论本位——新闻本位——选题的新闻性•早期报纸的社论皆为政论,并不直接涉及新闻。•20世纪初,时评产生,就事论事和短评特征,与当时社论的形式特征相距较大,因此别立一体,刊于社论之后。•符合新闻传播规律,逐渐浸入社论,那种“泛论原理原则”的政论性社论逐渐消退。《时报》头版报样。《时报》与早期时评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社论的时评化•20世纪30年代,“或称时评,或称新评,二者原为社论外之短评,今则渐变成社论之体制译”。•“社论时评化”既是曾经发生过的历史过程,也是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在当代的重演。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论作为新闻评论的发展规律。二、“社论时评化“的意义•1.它使社论的题材更为丰富,更有新闻性;使社论这样一种多年来已经濒临僵化的报纸文体重新焕发出了生机。•2.它使社论的刊发频率更高,实现每天发表社论这样一个世界报纸的普遍规范。《新京报》时评版2006年改版后的版面,其文字更短小精悍,文本追求更活泼和稳健。•3.它使社论长期以来在党报体制之内的崇高地位有所下降。•每天都对具体的新闻事件作出判断,社论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固然使社论的权威性与指导性受到了动摇,但为人民群众批评社论,与报纸平等交流提供了空间。•《新京报》创刊之始即设立了“社论批评”栏目,几乎每天都刊有读者对前一天社论的批评,效果很好。《新京报》时评版2006年改版后的版面,其文字更短小精悍,文本追求更活泼和稳健。•4.它使得社论有可能脱离千报一题、抽象层面的议论,而更
本文标题:第九章-社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2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