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安徽省地理2013版
安徽省地理(2013版)一、位置与行政区划1.安徽省位于我们伟大祖国的东部(1)从纬度上看,安徽省地处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2)从海陆位置看,安徽省属于内陆省份,与长江三角洲相接,距海较近。(3)从交通位置看,我国交通大动脉陇海线、京九线和京沪线等铁路干线过境安徽,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横贯安徽省南部,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凸显。(4)经济地理地位看,安徽省是中部地区向东发展的“门户”,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必经之地。2.行政区划安徽省简称皖。全省划分为16个省辖市。通常称淮河以北为皖北,淮河与长江之间为皖中,长江以南为皖南。省会合肥。(1)蚌埠市--沿淮重镇,沪宁咽喉,淮畔明珠。是省综合性工业基地。怀远石榴、五河螃蟹、固镇花生闻名遐迩。(2)淮南市--煤炭之都,工业粮仓。煤炭资源丰富,被誉为“建在金库上的城市”“华东工业粮仓”,牛羊肉汤、豆腐文化节享誉全国。有我国年代最久远的多细胞生物“淮南虫”化石等自然奇迹。(3)阜阳市--物流名埠,江淮粮仓。太和桔梗、会龙辣椒、黄岗柳编、程集茄子和闻集草莓等十大名优特产畅销国内外。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颖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欧阳修赞曰“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4)淮北市--历史名城,动力之乡。以原煤为燃料的坑口发电是华东地区电网的主力电源之一。距连云港港口240千米,是安徽省距深水港口最近的城市。(5)宿州市--黄河故里,果海粮仓。灵璧、泗县为安徽省畜牧十强县;萧砀百里黄河故道是全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素有“果海粮仓”之称;砀山酥梨、萧县葡萄、符离集烧鸡和夹沟香稻米等名优特产久负盛名。灵璧石雄居中国“四大奇石”之首。(6)亳州市--老子故里,药材之都。处在暖温带南缘,气候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盛产中药材,享有“药都”之称。老子、庄子、曹操和华佗等出生于此,孕育了道家文化、曹魏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等特色文化。(7)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区位优势,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省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科学岛在科技领域负有盛名,也是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长丰草莓、吴山贡鹅、肥西老母鸡、三岗苗木、巢湖银鱼和皖中花生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8)六安市--皖西重镇,红色摇篮。寿县保存着全国唯一完整、宏伟壮观的宋代古城墙,以及古建筑、古墓群、古战场;金寨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金寨钼矿探明储量亚洲第一,霍邱铁矿探明储量华东第一。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板栗等闻名遐迩。(9)滁州市--皖东胜地,琅琊名山。是安徽的东大门,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一翼。境内的韭山洞为喀斯特溶洞,号称“江北第一洞”;女山湖水美鱼肥,盛产最螃蟹、银鱼;醉翁亭是全国四大名亭之一,有“天下第一亭”的美誉。(10)安庆市--黄梅戏乡,人文胜地。境内振风塔玲珑嵌空,天柱山雄奇灵秀,浮山幻若水上蓬莱。为桐城派文化的故里和黄梅戏的故乡,素有“文化之帮”“戏剧之乡”的美誉。望江挑花、潜山舒席、宿松蜡染和岳西翠兰茶叶等传统工艺品或土特产远近闻名。(11)芜湖市--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为安徽省第二大城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是首位产业。方特公园充满创意与幻想,镜湖公园水清可鉴,邻鸠兹广场依赭山、傍弋江,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12)宣城市--皖之东南,文胜物富。是安徽的东南门户,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一翼。绩溪县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属徽文化的核心区;泾县宣纸、宣笔名扬华夏。敬亭绿雪茶、宣州宣木瓜、宁国山核桃等畅销省内外。(13)马鞍山市--皖江东门,著名钢城。马鞍山矿区是我国七大铁矿区之一,钢铁工业发达,是国内重要钢铁基地。当涂县大闸蟹金脚红毛畅销海内外。含山县境内的凌家滩古文化遗址是中国第一个以地势分层次建筑的聚落遗址;诗人刘禹锡笔下的陋室,则位于和县。(14)铜陵市--资源丰富,中华铜都。铜矿丰富,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硫、石灰石的储量居华东乃至全国之首,被誉为“八宝之地”。铜文化成为文化的核心元素。铜陵县的凤丹、野雀舌、生姜和大通小磨麻油极为出名。(15)池州市--生态园地,九华胜境。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滨江旅游城市,有香烟缭绕的九华山,风光旖旎的秋浦河,有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贵池傩戏,有“徽州雅调”之称的青阳腔。佛文化、戏文化、诗文化荟萃交融。陶渊明、苏轼、岳飞和陆游等曾驻足池州市,留下富贵的文化遗产。(16)黄山市--古韵徽州,大美黄山。黄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西递、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徽派建筑是安徽省特有的“凝固的音乐”,也是徽文化载体。盛产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等名茶。二、人口与城市3.人口大省(1)人口总数5950万人,居全国第8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26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迅速增加。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增长速度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人口形势十分严峻。(2)淮北平原、长江沿岸平原人口密度高。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明显,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人口密度较低。(3)是全国人力资源大省,是劳务输出大省。(4)是少数民族较少的省份之一,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满族和畲族。(5)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城镇化加快;人口老龄化速度开始;人口受教育状况显著加快。(6)安徽省形成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城镇群竞相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即“一带一圈一群”。(7)省会合肥:因东淝河和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又因曾是庐州府治所,故又名“庐州”“庐阳”。是安徽省最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368万人(2012年统计)。合肥经济圈由合肥、淮南、六安、桐城、滁州组成。交通:合宁、合武、合蚌、合福4条高速铁路经过合肥,已经形成“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全省最大的航空港,1500吨级货船从合肥新港出发可以通江达海。三.自然环境1.平原、低山、丘陵相间的地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北部为淮北平原;中部为皖西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南部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分南北两列,之间有巢湖盆地。全省最高峰:莲花峰(黄山主峰),石台的蓬莱仙洞和广德的太极洞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形成的。。2.温和湿润的季风气候安徽省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温和湿润,夏雨集中。黄山、天柱山成为避暑胜地。(1)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淮河以北为暖温带(温度带)半湿润(干湿地区)地区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温度带)湿润(干湿地区)地区(2)降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山地多,平原和丘陵地区少。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我有的天气现象。一般从6月16日至7月10日,历时24天。(3)旱涝灾旱频繁,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危害最大。其中淮河流域尤为突出。3.主要的河流和湖泊(1)三大流域淮河横贯安徽北部长江自西南向西北横贯安徽,有“八百里皖江”之称南部的新安江,属钱塘江水系(2)安徽省最大湖泊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属于长江水系,有“皖中明珠”之称。瓦埠湖是淮河水系中最大湖泊。大型水库分面在大别山区的有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等水库,黄山脚下的有陈村水库(又名太平湖)。4.过渡性的植被和土壤(1)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自北向南依次为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地植被呈垂直分布。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繁多。有大面积的人工林和经济林。(2)土壤呈现自北向南过渡的明显特点,淮北地区主要为棕壤,江淮地区为黄棕壤和黄褐土,皖南为黄壤和红壤。在江淮和皖南地区有大片肥沃的水稻土。四、资源与交通1.农业大省形成了淮北的小麦、长江流域的水稻和油菜、淮北和沿江的棉花、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林、茶等优势产业带。有“活化石”之称的扬子鳄是最为珍贵的珍稀动物。2.矿产开发五大优势矿产:煤炭:储量居华东地区首位,集中分布在两淮地区。铁矿:分布遍及全省,以马鞍山、当涂、繁昌、庐江等地最为集中。铜矿:主要分布在沿江的铜陵、池州、怀宁、庐江等地明矾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也比较丰富。3.工业(1)以淮南和淮北煤矿为中心的两淮能源基地历来是长江三角洲的能源供应基地。“钢城”马鞍山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2)冶金工业有“古铜都”之称的铜陵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基地(3)汽车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建成了合肥、芜湖等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4)家用电器工业闻名全国,合肥、滁州、芜湖是全省重要的家用电器工业中心。(5)高新技术产业:建成了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交通运输(1)铁路:是安徽省交通运输网的主体主要铁路南北向:京沪线、京九线-阜淮线-淮南线-皖赣线、合九(九江)线东西向:陇海线、宁(南京)西(西安)线、宁铜(铜陵)线、铜九(九江)线(2)公路运输:是安徽省陆路运输的主要方式。已形成以合肥为总枢纽,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等为区域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3)内河航运:长江、淮河、巢湖在全省内河航运中占重要地位,芜湖、蚌埠是全省重要的内河港口。(4)民用航空:合肥、黄山是国家一类空港口岸5.城市格局“一点两线”(1)以合肥为中心点的省会经济圈(2)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简称宜)为重点的皖江沿线“马芜铜宜”城市群(3)以淮南、淮北、蚌埠为重点的淮河流域“两淮一蚌”城市群6.皖江城市带。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安徽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战略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意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安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五、农业与工业1、农业:淮北平原旱地集中,长江沿岸平原以水田为主,江淮丘陵旱地、水田兼有。全省林业用地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形成淮北的小麦、长江流域的水稻和油菜、淮北和沿江的棉花、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林、茶等优势产业。2、特色农产品:(1)淮北平原盛产温带水果:萧县的葡萄、砀山的梨、怀远的石榴。(2)巢湖之滨和沿江平原:盛产桑蚕、鱼、虾和蟹,是安徽省的“鱼米之乡”。(3)人工林:淮河以北的杨树、江淮丘陵的松树、皖南山区的广德及大别山区的霍山竹林。(4)经济林:砀山的梨树林、金寨、舒城、广德的板栗树林,宁国、绩溪的山核桃树林。3、安徽四大名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4、安徽的能源工业中心和冶金工业中心的分布与矿产资源分布基本一致。5、安徽省装备制造六大基地:合蚌工程机械制造基地、芜湖节能装备制造基地、蚌埠化工及环保设备制造基地、两淮煤机装备制造基地、芜湖船舶制造基地、马鞍山冶金装备制造基地。6、家用电器:2012年,安徽省冰箱、洗衣机、空调三大白色家用电器产品达7000多万台,居全国第二。7、汽车工业:合肥、芜湖两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已具雏形。8、高新技术产业:2012年,有4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六.文化与旅游1.地域文化:安徽省三大文化板块--徽州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江淮文化)、涡淮文化。(1)徽州文化(新安文化):与敦煌学、藏学并称当代中国三大地域文化。(2)皖江文化(江淮文化):以古皖文化和桐城文化为标识,庞大复杂。桐城派。(3)涡淮文化:孕育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化,以华佗、张仲景为代表的建安医学。2.丰富的旅游资源(1)长江以南五大名山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1
本文标题:安徽省地理2013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3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