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
全国2009年7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整个德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C)1-4A.探求德育原理B.总结德育经验C.揭示德育规律D.制定德育方针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的作者是(C)1-11A.马卡连柯B.夸美纽斯C.苏霍姆林斯基D.赞可夫3.与古代德育相比,现代德育有许多特点,其中在德育目标上的基本特点是(C)3-42A.专制奴役性B.强制约束性C.全面发展性D.个体独立性4.对人的品德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D)4-65A.社会精神文化B.家庭环境C.邻里和社区D.学校德育5.根据儿童品德发展六个阶段的划分,少年期的主要特征是(B)4-75A.适应性B.动荡性C.协调性D.从他性和情境性6.在现代,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创立了生态伦理学;随着核科学的发展,和平利用核能,防止核战争、核污染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威胁和危害,已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和注视的热点之一;随着宇航科学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宇航伦理学;随着医学的发展,“安乐死”、“克隆人”等问题的提出和试管婴儿的问世,引起人们对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讨论。这说明(C)5-79A.科学技术对德育目标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B.科学技术对德育方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C.科学技术对德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D.科学技术对德育社会形式、规模和结构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7.德育与其他社会因素既相区别,又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影响,具有(A)5-94A.相对独立性B.绝对独立性C.客观独立性D.主观独立性8.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C)6-97A.政治要求B.价值观念C.规格要求D.认识水平9.下列关于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7-117A.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两者没有关系B.德育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两者没有关系C.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两者没有区别D.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10.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在品德发展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形成发展的,其顺序是(A)7-126A.知、情、意、行B.情、知、意、行C.意、情、知、行D.行、意、情、知11.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实际品德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的原则是(A)8-144A.因材施教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C.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2.德育组织形式问题是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指的是(D)10-167A.德育过程B.德育原则C.德育实施方法D.德育实施途径13.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11-189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个别教育工作D.营造良好班级德育氛围14.品德修养内容包括思想修养、政治修养、法纪修养和(D)12-204A.人文修养B.理论修养C.艺术修养D.道德修养15.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也可以叫(A)13-221A.品德测评B.品德测量C.品德评定D.操作评定16.通过诊断,提供了德育效果肯定或否定的等各方面反馈信息,必然在德育有关人员的思想上引起某种程度的震动和反思,情感上也产生某种程度的积极或消极的内心体验,从而在他们思想和行为上产生激励与抑制、鼓舞与监督作用。这指的是品德测评的(B)13-224A.诊断作用B.强化作用C.调控作用D.教育作用17.品德测评的依据是(A)13-232A.德育目标B.德育原则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18.就时间和空间来说,德育工作者劳动的特点是(B)15-262A.时间的长期性和空间的稳定性B.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C.时间的无限性和空间的有限性D.时间的稳定性和空间的无限性19.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对教师具有模仿性和“向师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者劳动的(A)15-261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主体性20.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现代仍然广泛存在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A)16-277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规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1.对我国古代德育批判继承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是什么?3-51答:一、基本出发点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应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并面向共产主义德育的最高目标。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生活和人的品德发展的需要,是德育历史变革性和历史继承性的必然反映和要求,也是对我国古代德育批判继承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二、原则对我国古代德育的批判继承,总昀说来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坚持两条标准或原则:1、依据德育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及其自身所具有的规律和价值;2、依据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以及追求共产主义德育的最高目标,特别是社会和人的品德发展的总趋势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的需要。这两条可以具有简化为科学性和民主性(人民性)两条基本原则或标准。22.如何理解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5-89答:德育既受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同时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巨大影响作用。这种制约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德育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首先是通过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实现的。德育把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思想道德转化为人的品德,把人纳入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去,参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从而使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2)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领导人才古往今来,各个社会、各个阶级都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和管理人才,从事该社会政治、经济等的领导和管理活动。(3)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制造社会舆论一定社会的政治观点、社会意识以及社会舆论倾向和性质,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政治观点、社会意识、社会舆论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使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它、服从它,这是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能够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证。23.什么是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时有哪些基本要求?8-136答:一、涵义这个原则要求德育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要重视实际锻炼,既要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又要使学生作出相应的品德行为,以便把理论和实际、知和行统一起来。二、贯彻时的要求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2、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3、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24.为什么说教学是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10-167答:教学不仅是实施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1)教学为学生品德及其能力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2)教学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3)教学是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25.简述学校德育管理中的教育性原则及如何贯彻这一原则。16-279答:学校德育管理中的教育性原则,要求学校将德育管理过程与德育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管理的教育作用,使之成为动员全校及社会有关方面人员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管理的德育作用。(2)把管理和说理疏导结合起来。(3)把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管理的全过程。(4)正确运用奖惩手段,发挥奖惩的激励和抑制作用。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如何理解学校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的作用?4-65答: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身心、品德发展的影响作用,对年轻一代来说,常常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受社会制约,同时教育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条件、一种环境。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形式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内容。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特别是学校及其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由学校及其德育的特点决定的。(1)学校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组织机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条件、社会生活形式。(2)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学校德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3)学校及其德育有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进行施教传道活动,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能力素养和品德修养,又具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的方法与技能,能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德育的规律来教育学生,因而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上具有较好的效果;(4)现代学校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形式。应该说明,学校及其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总的说来,它受社会生活条件特别是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受人的身心、品德发展规律的制约。具体说来,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品德修养和教育水平,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配合程度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学校及其德育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和方向。因此,不能夸大学校及其德育的作用。27.试论品德修养的过程与特点。12-213答:一、品德修养过程品德修养过程是个人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标准,主动地进行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陶练活动,培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品德水乎或境界的过程。这是一种个人品德中异质间和同质水平间的矛盾斗争过程,是个人在品德方面内省躬行、主动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过程。品德修养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产生品德发展完善的需要和主动进行品德修养的动机2、正确进行自我品德认识和评价3、制订品德修养计划4、进行自我品德激励5、自我品德行为实践和控制二、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1、自我品德自觉性2、自我品德内省性3、自我品德涵育性4、自我品德实践性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28.案例材料我是一个班主任,六年级上学期,学校要进行足球赛,经过深思熟虑,我找到后进生C,让他担任足球队队长,让他招兵买马。他很高兴,下午就送来名单,我一看,清一色的后进生。我毫不犹豫地批准了,并和他们一起商量训练计划,申明我是教练,是你们的朋友。最后还对他们说,相信经过15天的努力,你们会成功的。并且向他们承诺,有困难可以直接找我,允许在这期间少做作业。班干部、其他任课老师对此有意见,我一一解释做工作,甚至和其他老师演“双簧”,让足球队的学生无意中看见我为他们少做作业与其他老师交涉,站在他们一边。这使他们更加卖力训练踢球,也更加信任我。虽然最后他们只得到年级第二名,但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懂得了干任何事情只要投入总有回报的道理。于是,他们主动地把少做的作业补做齐了。更可喜的是,他们每个人象是换了个人似的对待学习、对待老师的教育。我又及时肯定、表扬他们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尽管有反复和起伏,但一个学期下来,每个人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他们的影响下,班级风气也明显好转。问题:结合案例内容,谈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11-194答:要特别注意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在一个班里,后进生的人数一般并不多,但其能量和不良影响及作用却很大,甚至有很强的破坏性,影响面广,是班级的消极因素,如不抓紧教育,任其发展,不仅影响班集体建设,而且他们也很容易走上歧途,成为害群之马。但如抓紧教育且教育得法,则可能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后进生的转化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变好(或自新)三个阶段。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和转化过程,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他工作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2)了解后进生的情况和成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的工作。(3)培养学习兴趣。(4)抓反复,反复抓。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育漫话》的作者是(
本文标题: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4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