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1-浙江省2016年10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官制【考点】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的建立【解析】分封制会导致诸侯混战,有叛国现象发生,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指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郡县制下,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实行的是官僚政治,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肯定的是郡县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答案】C2.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解析】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②是家庭农业,③是家庭纺织业,都体现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是水排,水力鼓风装置,用于冶铁的;④反映的是汉画像石“讲经图”,不能体现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所以应选C。【答案】C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2-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考点】百家争鸣——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解析】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所以A时间错误;②孟子提出“得其心,斯得民矣”,荀子提出“平政爱民”,因此两人都主张施政为民、得民心,所以选B。二者都没有涉及到对法在治国中的作用的评判,当时被诸侯国君采纳的是法家思想,所以C、D都是错误的。【答案】B4.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考点】汉代儒学——太学的创建【解析】太学里主要就是教授儒学,太学规模的扩大,太学生人数的剧增,本身就反映了对儒学的重视,说明儒学地位的上升,故A项正确;太学是官立学校,不是私学,所以B项错误;综合西汉、东汉太学的发展,题目主旨不是反映太学的出现问题,理解偏差,故C项错误;太学是汉代的最高学府,不是地方教育系统,故D项错误。【答案】A5.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C.“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唐代商业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解析】“城中东西市”表明“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A项正确;“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表明商人结交长安权贵,官商勾结,B项正确;“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表明估客很受欢迎和重视,是位财力雄厚的大商人,C项正确;唐代依然是重农抑商,商-3-人的地位没有提高,商人结交长安权贵,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政治上没有地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6.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心外无物D.知行合一【考点】宋明理学——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解析】根据所学,对照王阳明的思想主张,他所说的“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论述了知行关系,即知行合一,故D项正确。【答案】D7.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该字体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考点】中国的古代艺术——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解析】根据教材所学,对照主要书体的不同特点,可知小篆的特点是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故B项正确。【答案】B8.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及其影响【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海禁”政策的影响,在牢固掌握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辅之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可知作者主要是在阐述“海禁”带来的消极影响。故D项正确。【答案】D9.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4-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解析】“此现象反映了”,注意这种设问方式,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是“现象”本身,而现在问的是此“现象”反映了什么,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它反映的是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正确。【答案】B10.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考点】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解析】此题就是考查无线电报技术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属于基础的识记,无线电通信方式在中国出现于1906年,故C项正确。【答案】C11.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教材基础内容的识记,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明确规定了废止缠足的内容。而且题干中有时间限定“开始改变”,综合以上判断,应该选A。【答案】A12.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下列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①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红军长征及其意义-5-【解析】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故①错误;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故②正确;土地革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故③错误;长征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故④正确;所以应选D。【答案】D13.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枣宜会战【考点】伟大的抗日战争——平型关大捷【解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如果只看时间(1937)、开战以来“最大”等限定语,似乎可以考虑C;但注意到题目中“第一次”、“我党的主张正确”、“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等信息,只能是中共领导的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斗,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中八路军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所以B项正确。【答案】B14.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①农业合作化②人民公社化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②①③【考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农业合作化是1953—1956年,人民公社化从1958年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1978年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是从1960年开始,这样依时序排列就是①②④③,所以应选B。【答案】B15.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右图所折射的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框架()-6-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考点】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解析】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和政府计划干预两种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前,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政府干预配置资源,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但没有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实施框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故C项正确。【答案】C16.2016年9月15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直刺苍穹,见证了中华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壮美腾飞。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是在()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考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解析】根据教材,我国在1984年先后发射了实验性通信卫星和实用性广播通信卫星,然后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国又进入了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中间说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和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根据前后时间综合判断,我国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应该是在80年代,故C项正确。【答案】C17.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罗马人不够了,伊特拉斯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此后,“罗马”实施了()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7-【考点】罗马人的法律——万民法【解析】习惯法是在罗马成文法之前罗马使用的法律,随着罗马的扩张,使用的是万民法,故A项错误;公民法适用的是罗马公民,不适用异族、外邦人,故B项错误;随着罗马扩张,大量的外邦人被纳入罗马的统治范围之内,为了更好地统治,法律的适用范围也要扩大,由适用于罗马共和国的公民法到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故C项正确;自然法是法律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故D项错误。【答案】C18.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A.马铃薯、玉米B.小麦、甘薯C.玉米、水稻D.烟草、可可【考点】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解析】由美洲印第安人培植、产量比较高、能够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根据教材,综合判断,只能选A。【答案】A19.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的一次“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更具影响力。牛顿完成了人类对自然
本文标题: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6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