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第1页,共4页说明:1.考核方式:提交电子版小论文(以“学号姓名”作为文件名)2.题目:(任选一题)(1)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2)运用科学技术作用的双重性原理,写一篇论文,说明当前解决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应具备的哲学理念,说明我们当前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谈谈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3.要求:(1)自己拟定一个有特色又突出主题的题目(5分);运用1—2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5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10分);观点正确鲜明、重点突出、论据翔实、论证有力(30分);思路清晰、逻辑层次分明、整体感强(30分)。(2)字数不少于2500字。论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当今,我们正在经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产品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新闻网站及app等新媒体用户量超过了传统媒体,电子商务平台可让人们随时随地购买喜欢的全球各地的商品,微信让维护人际关系变得更便捷,嘀嘀打车、ofo小黄车正在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等等。“在你身边,为你设计”是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第一原则,无论是网站还是app的产品设计,都是来源于人们在真实世界中的实践,将这些实践总结成需求认识,再将认识设计成产品,服务于人们。产品经理们在产品服务中不断收集用户实践中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认识,改进产品更好的服务人们。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合理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合作,可以不断促进事物的发展。这些观点对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核心原则。一、产品设计的认识来源于人们的实践(一)产品设计不从实际出发往往导致失败先提出创意,再开发产品,然后内测公测,最后正式发布。在不少公司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流程,每一天,它都在无数地方重演。但是万千企业都失败了,代表案例:国内的90年代互联网先驱瀛海威、8848电子商务网站,国外著名的Webvan电子商务网站。能做第2页,共4页的,他们似乎已经都做了,而他们在万众期待中遗憾的失败了,原因在于,他们脱离了当时的人们的实践,没有分析人们的实际需求改如何正确的满足,想当然的设计“想象中”的产品。他们关注的只是产品本身。(二)产品成功的“秘密”是根据人们的实践总结的实际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成功的产品来自科学的设计方式,首要原则就是在人们实践中获取真实的需求:1.根据设计去寻找真实有效的目标用户,判断产品是否能解决问题。2.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销售策略,确认产品真正为用户提供了价值,用户愿意埋单。3.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当实践中总结的需求确认完成,将提供给产品开发大量有效的认知,从而将这些认知投入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最终将产品投入市场,为人们的实践需求提供切实可用的服务,直至产品获得成功。代表案例:国内的微信、QQ、淘宝、支付宝、百度搜索,国外的谷歌搜索、亚马逊等等。他们关注的是人们实践中形成的真实需求,形成了“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等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以生产劳动为核心的人类社会实践视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从而也是认识和实践对立统一的基础。因为:只有劳动实践才使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成为认识的主体,才产生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社会实践持续不断地进行和发展,才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和可能;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的交错点,它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认识问题的彻底解决归根结柢依赖于实践。二、实践中形成的互联网产品设计的认知指导着整个互联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由人们实践中总结而来的认识,可以用于指导更多人们进行实践,互联网发展迅速、繁荣,正因如此。(一)当一个互联网产品成功后,其设计认识会被行业其他同类产品经理所学习,指导着各自的产品设计,进而生产更多类似的产品,全面投入市场,百花齐放,为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提供更多可选择的产品。例如学习雅虎网的搜狐网、学习ICQ的腾讯OICQ、学习eBay的淘宝网、学习谷歌搜索的百度搜索、学习支付宝的微信支付、学习Twitter的新浪微博、学习OICQ的微信等等。(二)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实践基础上对认识对象一定发展阶段、一定层次的反映。主要表现在:1.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的主体是在一定具体历史条件下实践着的具体的人,而不是脱第3页,共4页离一定历史条件的抽象的人。2.从对象的范围看,认识的对象归根结柢由社会实践及其发展所规定。即使是仿佛远离当时实践的抽象的、理想的理论或假设,也要以当时的具体实践所提出的问题和提供的材料为基础才能产生。3.从认识与其对象结构的一致看,对象的结构决定了实践和认识结构的一致性。客观事物的结构、规律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通过实践的亿万次重复,转化为逻辑的格固定在认识中,成为认识结构的基本成分。4.从认识的历史水平看,认识的水平取决于社会实践及其所创造的历史条件的水平。社会实践发展的程度越高,认识的水平也就越高。5.从目的看,认识服务于实践,实践需要认识来指导。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是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动的飞跃所要解决的问题;反过来,人们对客观世界能动的认识所获得的知识和真理,也必然成为指导实践的思想武器。6.从结果看,作为科学认识成果的真理性认识和知识,必须符合社会实践总体过程的规律和结果,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同样,社会实践所追求的成果中也包含着实现真理性认识所指示的前途。三、实践和认知的循环改进让互联网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推动着事物持续的发展。实践作为社会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它对认识的关系,同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物质对精神的关系有内在的一致性。把实践作为认识和实践统一的基础,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认识论中的具体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在强调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的同时,也指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对于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互联网产品设计者发现,人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实践会相应改变,通过对变化的实践做出分析和提炼,以往的相关认识也会随之改变。因此,互联网产品设计需要通过对变化的实际认识,做出新的调整,不断的迭代更新产品,以持续满足人们的变化着的实践需求。例如纵横公考,一个从事公务员培训行业包含网站及app应用服务的品牌,起初只是一个在线1对1直播教学的网站,按照固定的时间,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直播互动的方式教学。由于学生都是在职人员,固定时间学习难以满足更多人的实践,因此纵横公考根据学生变化着的实践,总结出新的让学生自由掌握学习时间的学习资源这个认识,进而设计了录播课、在线题库等产品功能,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样的过程持续循环,一个互联网产品就可以迭代发展。当互联网整个生态系统中,互联网设计能够推陈出第4页,共4页新,整个互联网就像生命体一般新陈代谢,有着持续的生命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认识和实践统一的动态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推移,包括实践对象和条件在内的客观世界不断地得到改造,包括人的认识能力在内的主观世界也不断地得到改造,从而认识和实践本身也不断向前发展。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贯穿于人类历史活动的各个领域,它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人类精神财富的唯一途径。正是在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的运动中,人类才能不断地从看似必然走向自由追求。因此,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科学地考察全部哲学以至人类历史的重要方法论原则。辩证唯物主义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使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理论和实际、知和行相分裂的错误倾向。总之,从发展道路看,实践和认识通过不断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彼此互相促进,走的是一条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共同道路。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7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