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五(2)《外交关系的突破》课堂教学案例
《外交关系的突破》课堂教学案例(一)课前准备:教师组织学生搜集相关中美关系、中日建交图片、文字等资料;并对相关的初中教材内容进行预习。(二)情景导入新课:老师:播放多媒体:《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豪放的大笑》图片情境,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板书)一、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突破之一(板书)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亚非国家支持中国加入联合国数量增长的趋势图,结合课文知识,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作深入的探究,同学们可以分成四个小组展开思考。老师:出示史料----1970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略)。(1)趋势图反映了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请拟定合适的标题。折线图反映了什么趋势?这种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有了什么变化?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必要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从内外因素合力的角度去思考)(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阻力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只能用“恢复”而不是用“加入”的提法?(4)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何意义?学生: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表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学生: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大大地增强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教师小结):同学们能依据课文本身提供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探究,既有个人的独立思考,也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基本上做到史论结合,整体探究过程较为成功。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恢复”和“加入”的概念理解不够准确,对亚非国家为何会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理由阐述不够充分。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按国际法惯例,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是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如“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和导弹的发射成功,打破了美苏制造的核威胁和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成功制造万吨水电压机,在世界上最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二是中国政府制定了正确、灵活的外交方针、政策,赢得了亚非国家的广泛支持。“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亚非国家会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众所周知,六十年代以来,中国给予亚非国家许多道义上、经济上、军事上支持,如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质援助,帮助越南人民抗美斗争取得胜利,在非洲帮助修建坦赞铁路等,正因为如此才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也才有了联合国中众多友好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席位。这就是国家间的互惠互利,所以同学们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应当互帮互助,形成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教师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中国外交发展的艰难历程,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观察当今国际事务相互间的作用及影响,进一步认识只有靠自己的真正实力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过渡:(多媒体展示图片:毛泽东会见美国作家斯诺)二、中美关系的解冻——突破之二(板书)1.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回顾(板书)(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扶持国民党政权,阻挠中国统一;图谋制造“两个中国”阴谋)2.中美关系的解冻(板书)活动1:同学讲述“乒乓外交”、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等有关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过程中的小故事。活动2: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完成《走向正常化过程中两国经历的重大事件表》时间事件意义1971.4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7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2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重大突破,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12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中美建交提供法律基础1979.1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表格完成后,学生围绕中心问题“中美关系为何能从敌视走向正常化?学生自行展开探究:老师:播放影视片断:《周恩来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老师:请第二小组同学展示搜集到的史料《尼克松回忆录》片断,其它小组同学认真思考提出的问题:“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问题1:日内瓦会议中,为什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而尼克松却“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学生:尼克松是个识时务的政治家,他从维护美国战略利益的高度考虑握手对美方有利。问题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因?学生:从美国方面说,①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提高,孤立中国政策宣告失败;②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与中国改善关系,可牵制苏联,减轻苏联对西欧的压力;③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学生:从中国方面说,①为扩大国际交往,寻找国际关系力量平衡的支点;②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多次策动中国边民外逃;1969年发生过中苏边境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苏联多次威胁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等,因此,中国同样面临新的战略抉择。③为了捍卫我国安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维护国家的切身利益。问题3:中美关系的突破(缓和)对中美双方和国际格局有何影响?学生: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学生:是中国对外关系关键性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转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终于打破了外交的僵局。学生: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和中国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教师小结):从同学们讲述的故事和动手制作的大事年表中,我们不难看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7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为两国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有利的外交调整契机,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需要和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明智努力,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条件成熟,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过渡:(多媒体展示图片:毛泽东主席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三、中日邦交正常化——突破之三(板书)1.历史上中日关系回顾(板书)(古代:友好交往近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重大灾难)2.中日邦交正常化(板书)老师:请第三小组的同学为大家展示相关资料。材料1“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应该加速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强有力地开展和平外交。”——田中角荣材料2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同意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两国任何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势力。——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老师:其它小组同学认真阅读展示的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探讨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问题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中国方面的建交动力何在?学生:日本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及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问题2:中日两国持久和平友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学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问题3: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学生:略问题4:如何认识今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学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教学小结:老师:近代以来,日本屡次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重大灾难,中日关系经历了较为曲折发展的历程。70年代,由于中美关系的缓和,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时至今日,两国关系仍时好时坏,如何正确对待历史遗留问题是两国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四、中国外交突破的启示1.中国外交成功主要源自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引导学生回顾近代史上弱国无外交的事例)。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倡导科学发展观是极为重要的。2.中国外交成功与及时抓住战略机遇密切相关。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适时调整战略,制定正确、灵活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四)课后延伸(布置作业)请你就当今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问题展开调查,(选择文化冲突、人权问题、贸易磨擦、台湾问题之一)并就某一问题展开论述,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展望。七、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色是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三维目标要求,将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原因及影响进行整合,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对中国外交突破原因的探讨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突破。2.教学过程中,注重优选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学生动手搜集、展示资料和制作表格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及教师对“教学过程性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小结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较好地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但受课时的限制,学生探讨历史问题的深层次能力仍较薄弱,结合学科内容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本文标题: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五(2)《外交关系的突破》课堂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3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