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20分)(B)1.新药临床期Ⅰ试验的目的是A.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B.研究动物及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以及新药在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C.推荐临床给药剂量D.确定临床给药方案E.观察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B)2.正确的描述是A.安慰剂在临床药理研究中无实际的意义B.临床试验中应设立双盲法C.临床试验中的单盲法指对医生保密,对病人不保密D:安慰剂在试验中不会引起不良反应E:新药的随机对照试验都必须使用安慰剂(E)3.安慰剂可用于以下场合,但不包括A.用于某些作用较弱或专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的阴性对照药B.用于治疗轻度精神忧郁症,配合暗示,可获得疗效C.已证明有安慰剂效应的慢性疼痛病人,可作为间歇治疗期用药D.其它一些证实不需用药的病人,如坚持要求用药者E.危重、急性病人(B)4.血浆白蛋白与药物发生结合后,正确的描述是A.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是不可逆的B.药物暂时失去药理学活性C.肝硬化、营养不良等病理状态不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利于药物吸收E.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药效作用时间缩短(C)5.下属于A型不良反应的是A.特异质反应B.变态反应C.副作用D.由于病人肝中N-乙酰基转移酶活性低而使用异烟肼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E.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易对琥珀胆碱发生中毒,导致呼吸肌麻痹(D)6.下属于药源性疾病的是A.阿托品引起的口干B.扑尔敏抗过敏时引起的嗜睡C.麻黄碱预防哮喘时引起的中枢兴奋D.儿童服用苯妥英钠引起的牙龈增生E.阿托品解痉时引起的眼内压升高(C)7.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A.肝功能不良时易引起血浆药物浓度升高B.肾功能不良时易引起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升高C.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为了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出现,可突然停药D.药源性疾病一般来说多有自限性E.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合用药物种类的增多而升高(D)8.不属于阿司匹林临床应用A.缓解轻、中度疼痛,尤其炎症疼痛B.抗风湿C.胆道蛔虫症D.支气管哮喘E.小剂量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D)9.强心苷中毒的心脏毒性反应不包括A.窦性心动过缓B.室性早搏C.房室传导阻滞D.窦性心动过速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D)10.常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和心绞痛的药物是A.异丙肾上腺素B.多巴胺C.硝普钠D.硝酸甘油E.肾上腺素(C)11.关于钙拮抗剂治疗心绞痛,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减弱心肌收缩力B.减慢心率C.增加室壁张力D.扩张小动脉而降低后负荷E.改善缺血区的供血(D)12.米索前列醇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是A.中和胃酸B.阻断壁细胞胃泌素受体C.阻断壁细胞H2受体D.保护细胞或粘膜作用E.阻断壁细胞M1受体(C)13.关于奥美拉唑,错误的叙述是A.属于H+泵抑制剂B.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好C.可使胃泌素分泌增D.最大胃酸分泌量降低,基础胃酸分泌量不变E.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雷尼替丁(C)14.对幽门螺杆菌无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是A.奥美拉唑B.阿莫西林C.硫糖铝D.甲硝唑E.胶体次枸橼酸铋(A)15.下列哪一项描述不正确A.血管收缩药可使血管进一步收缩,组织灌流量减少B.血管收缩药主要应用于血压骤降、需短时间内提升BP、以保证重要器官血流供应者C.间羟胺的收缩血管、升压作用较NA弱而持久D.NA常用于出血性休克的急救E.NA的不良反应是静滴外漏致局部缺血坏死和急性肾衰(D)16.选择性激动2受体激动剂是A.肾上腺素B.麻黄碱C.异丙肾上腺素D.妥洛特罗E.右美沙芬(A)17.用于急救及重型糖尿病的药是A.胰岛素B.低精蛋白胰岛素C.珠蛋白锌胰岛素D.精蛋白锌胰岛素E.特慢胰岛素锌(D)18.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一般2周后才显效的原因是A.该药物不易吸收B.达到有效血浓度的时间长C.甲亢不易治疗D.不能对抗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E.甲状腺功能代偿性增强(B)19.硫脲类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骨质疏松B.粒细胞缺乏C.肝功能受损D.低血糖E.高血压(C)20.以下哪点不是胰岛素的不良反应A.过敏反应B.低血糖反应C.胃肠道反应D.急性耐受性E.慢性耐受性(B)21.主要由于克拉维酸具有下列哪种特点使之与阿莫西林等配伍应用A.抗菌谱广B.是广谱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C.可与阿莫西林竞争肾小管分泌D.可使阿莫西林口服吸收更好E.可使阿莫西林用量减少毒性更低(A)22.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合用可A.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B.扩大抗菌谱C.增强抗菌活性D.降低毒性E.以上均不是(C)23.丙硫氧嘧啶作用特点是A.起效迅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立即减轻B.起效迅速,基础代谢率立即恢复正常C.长期应用期间,腺体增大充血,甚至可产生压迫症状D.长期应用期间,腺体萎缩、退化E.用药期间血清T3水平不变(A)24.西沙必利的止吐机制为()A.阻断胃肠DA受体,促进胃肠蠕动B.阻断中枢H1受体C.激动胃肠5-HT4受体D.阻断肠壁M受体E.抑制CTZ(B)25.下列哪一药物不能通过气雾吸入途径给药A.异丙肾上腺素B.氨茶碱C.沙丁胺醇D.克仑特罗E.特布他林(A)26.多巴酚丁胺的抗休克机制是A.激动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B.激动β2受体,扩张血管C.激动DA受体,扩张血管D.激动α受体,收缩血管E.直接舒张血管(E)27.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的共同禁忌证是A.轻、中度高血压B.变异型心绞痛C.强心苷中毒时心律失常D.甲亢伴有窦性心动过速E.严重心功能不全(A)28.卡托普利不会产生下列哪种不良反应A.低血钾B.干咳C.低血压D.皮疹E.脱发(B)29.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亚型拮抗剂药是A.卡托普利B.洛沙坦C.吡那地尔D.卡维地洛E.硝苯地平(B)30.血管扩张药改善心衰的心脏功能是由于A.改善冠脉血流B.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C.减低外周阻力D.降低血压E.减少心输出量二、名词解释(20分)1、ADR(药物不良反应):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人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服用药品所出现的非期望的有害反应。2、抗生素后效应: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最小抑菌浓度)或完全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3、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生疾病,是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disease)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症状的疾病。4、生物利用度:又称生物有效度或生物可用度。它是指经静脉外途径给药后被吸收进人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吸收速度,即吸收比率(量)和吸收速率(速度)。一般用吸收百分率F表示,F=(A/D)X100%。A为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的所能达浓度,D为口服相同药物剂量后体循环所能达到浓度。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较多,包括药物颗粒的大小、晶型、填充剂的紧密度、赋型剂及生产工艺等,生物利用度是用来评价制剂吸收程度的指标。5、MIC与MBC:MIC是指在体外试验中,抗菌药物能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BC)指在体外试验中,抗菌药物能使活菌生长减少99%以上的最小浓度。MIC与MBC是药物抗菌活性的指标,显示出药物抑杀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其值越小则抗菌活性越强。6、药物的滥用:指人们非医疗目的地使用具有致依赖性潜能的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7、POM与OTC:处方药POM:指必须凭职业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房或药店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OTC: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凭职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8、临床药理学:是主要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及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9、药物依赖性:是精神活性药物的一种特殊毒性,指在这类药物滥用的条件下,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10、新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亦按新药管理。三、问答题(60分)1、糖皮质激素药在休克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答:临床作用:主要用于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辅助治疗。对于感染性休克,毒血症明显时,可短期内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这样既减轻中毒症状,同时可强化去甲肾上腺素类药物的升压作用,缓解症状。对过敏性休克,由于能增加肥大细胞膜的稳定性,因而能减少过敏物质的释放,减轻过敏反应。心源性休克时。大剂量激素可增强升压药物的作用。但应注意治疗感染性休克时需先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过敏性休克应首选肾上腺素。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作用包括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并使心肌细胞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具有膜稳定性,尤其是溶本科体破裂;减少致炎物质的合成与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轻毒血症。2、试述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答: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搞菌药;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搞菌药;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体内特点和不良反应选择用药;四、综合患者的生理、疾病及免疫状态等而合理用药;五、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的情况:1、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必须有明确的指征;2、皮肤及黏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应尽量避免,因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耐药菌产生;3、联合应用抗菌药应有明确的指征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b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c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d较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e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药物的剂量相应减少;4、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和疗程;5、应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3、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ADR的定义是: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人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服用药品所出现的非期望的有害反应。ADR的传统分类:药品不浪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是ABC法。1.A型不良反应指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而的不良反应。其程度轻重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等。2.B型不良反应指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在具体病人身上是否会出现,一般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保低但死亡率较高。B类反应又分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药物变态反应。3.C型不良反应指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其潜伏较长,药品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其特点是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难以用试验重复,其发生机制不清,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4、试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常用的平喘药有哪些?各自的临床应用特点是什么?答:发病机制:1.支气管平滑肌痉挛;2.支气管黏膜炎症、水肿和气道分泌增加;3.气道高反应性,即对各种收缩因素(如致敏原、冷空气、神经体液因素等)的敏感性增高。能扩张气道、减轻支气管痉挛、抑制或减轻气道局部炎症的药物可缓解喘息症状;能抑制气道局部变态反应和减轻气道敏感性的药物可预防和减轻喘息的发作。常用药物主要为气道扩张药和抗炎平喘药,钙通道阴滞剂和一些影响免疫过程的药物也可用于平喘。一、气道扩张药支气管痉挛致气道狭窄是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是影响气道张力的主要因素,并受到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支气管平滑肌受到交感神经和迷失神经双重支配,激动β肾上腺素受体或M乙酰胆碱受体分别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或收缩效应。气道平滑肌细胞内cAMP含量下降、细胞内钙浓度增加可引起细胞收缩,反之则细胞舒张。本类药物包括β肾上腺受体激动药、茶碱类及抗胆碱药等。二、抗炎性平喘药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抗炎平喘药抑制由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参与慢性气道炎症,抑制气道对冷空气、烟尘、气道感染、过度运动、精神负荷等刺激的反应性亢性,具有显著而稳定的平喘疗效。抗炎平喘药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类、抗白三烯类和抗过敏类,其中,糖皮质激素类因抗炎作用强大、兼有抗过敏作用而疗效显著。5、常
本文标题:临床药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3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