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代灯具根据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分类特征。以下从五个侧重点对古代灯具进行浅析分类。①外观造型区分:豆形、器皿形、多枝形、人物形、动物形及其他形态。古人在创造新事物时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其他现有事物,根据模仿事物的形态,赋予其预想的功能。这几种形态都属于现代仿生设计。②使用燃料区分,分膏灯和烛灯,后世所称油灯和烛台;我国古代灯具所采用的燃料分两大类:一类是燃油,一类是燃蜡,都是以物质燃烧来产生光,故统称为火焰光源。③使用材料区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会制陶、制瓷、青铜冶铁等技术。多种材料也被应用到灯具的设计中,陶灯、青铜灯、瓷灯、石灯、玉灯、木灯等共同编织了中国古代灯具的辉煌历史。④从功能区分,灯具就功能来分有照明功能和观赏功能,实用灯具和观赏彩灯,宫廷中所使用的称为宫灯,兼具照明和装饰双重功能。⑤使用环境区分,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古人设计出:座灯、行灯和座行两用灯。根据使用环境来分:室内有:座灯、吊灯、壁灯等;室外有:行灯、立灯。灯座中国古代灯具从整体造型来看,不论是室内小型灯具,还是室外大型灯具,都给人一种质朴、稳重之感,这与灯具形体的比例尺度有直接关系,通常灯具是摆放在某处,用于一定范围的照明。因此稳定性至关重要。我国古代灯具的灯座形态分为喇叭形圈足或高足、方形、盆形、圆柱形、碗状、钵形、盘形。从造型上看,方形大小因造型而定,自上而下逐渐变粗的形态也最为稳固,豆形灯具应用其最频繁。灯柱灯柱在整个灯具造型中起到支撑和接灯座的作用,用于支撑灯盏,移动时可当把手。灯柱因灯体大小或长或短,或粗或细。在比例上多为细高,灯柱基本形态为柱形,有些为中空,上下通体或逐渐变粗。也有些灯具无灯柱,如杯形灯,底座、灯柱与灯盏为一整体,动物形灯整个动物形态为灯柱或整个灯体为动物形态。中国古代灯具中,灯座形态多为喇叭形灯座与方形灯座。灯座在整个灯具的稳固性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在灯具设计上力求重心尽量下移,灯座踏实稳固。主要也由于灯座并不是灯具造型中过多装饰的部分,使灯座与整个灯体相适应,灯座部分的装饰大多都采用较为简单的花纹。灯盘灯盘是用来盛灯油或浸泡灯芯,灯具发展初期,灯盘中央有乳状突起。豆形灯的灯盘多为浅盘,灯盘大小与灯座大小接近、有些或大或小。多枝形灯具的灯盘数量较多,最著名的为战国时期青铜灯具十五连枝灯。明清灯具的特点:明清时期,各种陶瓷灯、金属灯、玻璃灯等纷纷增多,造型优美,装饰富丽。这时期人们讲究,在厅堂、卧室、书斋等不同使用环境中,灯具应与之相应的配套,这使得照明用的灯具得到长足发展和改进。比如说书灯,为在室内阅书时所用,造型颇像民间常用的把灯:灯盏做成小壶形,带圆顶盖,上有扁圆形灯腹,长胫下连圆盘形托;带前管状平口长流,后有一弓形。灯芯从壶嘴插入壶中,此灯具有美观、实用、省油、清洁的特点。明代后期以嘉靖、万历时期的烛台最为精美,多为立钎式烛台,立钎式烛台(图F1-2)是明清时期最具特色的形制。造型分大小两承盘、支柱及镂空底座,柱顶烛盘内有一尖高烛插,在装饰上彩绘与镂空并用,显得十分繁复。明清灯具的分类:从造型上讲,明清皇宫中所用宫灯的形制有圆形青花缠枝莲纹灯座(A1-1)、六角形、八角形青花缠枝花卉纹八角烛台明代图(A1-2)、十二角形,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大下小,类似于中国建筑中的亭子。从质地来看,就质地而言,陶瓷灯具是明清时期实用灯具的主流。这一时期灯具和烛台的质地也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原有的金属(雕龙银烛台B1-1)、陶瓷(清嘉庆黄地粉彩缠枝烛台图(B1-2))、玉石(和田青玉双擎烛台图B1-3)灯具之外,还出现了玻璃(蓝玻璃刻花烛台图B1-4)和珐琅(图B1-3)等新材料制作的灯具,木制灯具款式也很多(朱漆烛台图B1-5),如置于地上的立灯,置于桌案几架上的桌灯和悬挂在堂庭院中的挂灯等都有很多是以硬木制成。从用途来看,明清宫灯可分为供桌上使用的桌灯、庭院使用的牛角明灯、墙壁悬挂的壁灯、宫殿内悬挂的彩灯、婚嫁用的喜字灯和祝寿用的寿字灯等等。燃料的影响燃料的形态对于灯具的造型有决定性的作用,燃料提炼技术的提高,直接影响燃烧性能和照明性能。我国古代灯具所采用的燃料分两大类:一类是燃油,一类是燃蜡,都是以物质燃烧来产生光,故统称为火焰光源。明清时期的灯具,灯盘容积较前期要小,这种细小的变化体现了燃料的使用在产品造型上的影响。蜡烛的出现使烛台广泛流传,这些都说明燃料对于灯具设计的决定性作用。建筑与家具的影响生活习惯与建筑和家具关系密切,建筑结构的变化、空间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建筑、家具的尺度变化,进而影响古代灯具尺寸发生一定的改变。明清两代是我国木漆家具发展的高峰时期,朱漆烛台也成为精巧实用的陈设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朱漆烛台,由座、杆和蜡扦座三部分组成。是一款升降式灯台,除灯盏外全部由木制,上涂朱漆。灯具在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外也成为木漆家具的辅助品。由此可以看出,这时期家具成套配备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有所提升,生活状态也由此改变并上升到品质层面。古代灯具的各种变化形式是人们为了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协调,属于人性化设计层面,同时这也体现了现代设计中所说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风俗习惯的影响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这就是文化传统所起到的作用。①丧葬风俗的影响。丧葬风俗一方面是为了悼念亲人、对亲人的不舍。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让活着的人安宁。②婚礼风俗的影响。婚礼在古代称为“昏礼”,因古人多在黄昏时举行娶妻之礼而名之。婚礼上灯烛照亮新人,光明代表着吉祥和幸福,也寓意人们对婚姻和谐幸福的美好憧憬和希望。③节日习俗的影响。“元宵节张灯结彩”经过文化和风俗的积淀,已经是民间每年一次约定俗称的固定传统。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发展到清代,彩灯的样式和种类均有发展,仅各地民间进贡的灯就有几十种之多,如:福字灯、寿字灯、双喜字灯、大青灯、葫芦灯、鱼瓶灯、天下太平灯、普天同庆灯、万寿无疆灯等等。审美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灯具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审美观念对灯具设计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外在共同环境的熏陶,而形成一种时代的审美特色。进而影响了灯具造型。审美、艺术和社会的政治风俗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社会有几种审美观念对灯具造型产生影响:①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人们最初对自然的恐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体会到除了灾难自然带给人更多的物质生活材料,人与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互惠互利的,进而逐渐演变为对自然的崇拜。②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念,以和为美强调整体性,“和”而不“分”。譬如情景合一体现在灯具设计。例如清代的朱漆烛台,是一款可升降可调节烛台。是明清时期漆木家具的辅助生活用品。③理想主观的审美观念,崇尚自然、归真返朴、天人合一、物我相忘,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的自然观念。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必将随着经济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而不断被发掘,与自然的和谐、对人性的尊重对物品文化内涵的追求等传统造物精神必将会通过现代设计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明清灯具造型对比:
本文标题:明清灯具造型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5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