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一、单选题1.(2分)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答案D2.(2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坚定的阶级立场B.严密的逻辑体系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答案D3.(2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4.(2分)“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5.(2分)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B.“各尽所能,按资分配”C.“各尽所能,按时分配”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6.(2分)在实际工作中,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这倾向属于()。A.本本主义B.人本主义C.教条主义D.经验主义7.(2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8.(2分)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说明()。A.社会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社会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C.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D.社会革命和改革没有本质区别9.(2分)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0.(2分)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B.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D.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1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B.发展社会主义不能照搬苏联模式C.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D.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2.(2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出发。A.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B.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C.全局、整体D.党的领导13.(2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的出现()。A.是纯粹必然的B.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C.是纯粹偶然的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14.(2分)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演讲之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普遍有效性15.(2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二、多选题1.(2分)下列哪些见解能引导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是()。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B.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C.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2.(2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A.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跨度B.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C.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容纳空间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3.(2分)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4.(2分)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5.(2分)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冬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D.保持生态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6.(2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A.欧文B.圣西门C.傅里叶D.莫尔7.(2分)唯物史观认为()。A.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B.英雄造时势C.时势造英雄D.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8.(2分)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再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C.真理和谬误再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D.沿着真理的方面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9.(2分)马克思最伟大的两个发现是()。A.唯物史观B.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10.(2分)“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这段话的含义是()。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毫无关系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三、填空题1.(2分)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2.(2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3.(2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2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5.(2分)的公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四、简答题1.(5分)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考生答案:(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行和飞跃性的统一。2.(5分)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考生答案:(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中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阶段,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凭借感官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对客观事物的现象的、片面的、外部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脑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它们是同一个认识发展过程中彼此相互联系着的两个认识阶段,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的统一。(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依赖: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也就没有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本身的特点,决定它必须进一步深化,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所以它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渗透。在人们的认识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中包含理性认识,在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3.(5分)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考生答案: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不相同,这是各国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五、论述题1.(12分)面对当前的全球化背景,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谋求发展。考生答案: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甚至包括思维方式,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又无法回避,惟一的办法是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巨大机遇。发展中国家能否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关键看它是否能抓住机遇,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一)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无论是在经济全球化中逐利,还是为最终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制度改革都是必要的。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度变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在推进制度改革时,必须注意新建立的制度要承担联系内外市场、内外经济的职能。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整体处于劣势,故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安排,显然不适合处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国内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不仅由企业竞争力体现,而且涉及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是需要动员各个领域的力量才能完成的行为,必须有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配合;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如何发挥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制定政策,并加以规划和指导。具体说来,发展中国家在制订一个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首先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发展的时序性,不能急于求成。例如金融自由化,特别是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更应该慎重。急于开放金融市场,必然给国际投机势力以可乘之机。事实证明,金融开放与金融自由化存在着重大的风险。无视这些风险,不严加防范,就会给一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要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要保持自身金融健康,防止泡沫经济,引入外资要适当,汇率制度要合理;二是要建立多重金融防线,这些防线应该包括:国际资金与国内资金的适度比例防线,引进的国际资金中的贷款资金与股本资金的适度比例防线,贷款资金中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的适度比例防线,股本资金中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适度比例防线。其次要保护民族产业并适时地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结构转换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产业结构是整个经济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它决定了整体结构的性质、进程和发展方向。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往往已经不取决于一个国家本身,而取决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全球化的因素。一方面积极扶植本国的支柱产业,通过WTO的保护幼稚产业条款和保障措施来对重点产业给予一定的保护。另一方面抓住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而加快经济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家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大量资金,提供资本及生产资料,促进经济结构的演变;还可以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增强商品经济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际生产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极不利的位置。发达国家利用其垄断优势,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为改善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扩大对外贸易时,必须注意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减少国际市场上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带来的损失;同时大力发展进口替代产业,减少进口开支;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因主要贸易对象国经济的波动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还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灵活的贸易政策i调节进出口贸易,并利用优势,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贸易及国际旅游服务等。总之,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利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对外商品贸易,积极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以增强综合竞争力。(三)注重科
本文标题: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统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5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