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 埭溪镇茅坞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地理位置图1某某公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湖州市位于杭嘉湖平原的西北部,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二区。总人口257.8万,其中市区人口108万;总面积5817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51%,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71.2平方公里。吴兴区地处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中心位置,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东距上海150公里,南接杭州86公里,西连南京230公里,北隔太湖与苏州、无锡相望,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太湖经济圈的腹地,是湖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承接杭州湾、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平台。全区现辖8个街道、6个镇、3个乡:月河街道、朝阳街道、爱山街道、飞英街道、龙泉街道、凤凰街道、康山街道、仁皇山街道、织里镇、八里店镇、妙西镇、杨家埠镇、某某镇、东林镇、道场乡、环渚乡、白雀乡。总面积871.9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某某镇地处湖州市吴兴区西南部浙西北天目山麓山地丘陵和杭嘉湖平原的过渡地带,是湖州市的南大门,北距湖州27公里,南距著名的莫干山风景区15公里,总面积173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区域面积170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是湖州市11个重点中心城镇之一。城镇建设已呈框架,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集镇居民约1.2万人。某某公路工程位某某镇,路线起于茅坞村,在茅坞村村口沿山边开辟新线前进,避开茅坞村,在K0+920左右回到一条砂石路继续沿砂石路翻山而过,经过杨母田养猪场,终点位于长兴畈村村口,终点桩号2K4+425,路线全长约4.425km。现状茅坞至长兴畈之间无等级公路相连,仅通过一条翻山砂石路通行,路宽3~4m左右,道路通行能力差。根据某某镇总体规划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市区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统筹市区城乡交通发展为主线,按照“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的总体要求,遵循“巩固、完善、提高”的农村公路工作方针,努力推动市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服务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湖州市吴兴区某某镇政府委托浙江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二、建设必要性1、是贯彻实施构建农村地区“便捷、畅通、安全、和谐”的美丽乡村路的需要按照“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的总体要求,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便捷、畅通、安全、和谐”的美丽乡村路体系,构建“农村公路网、安全保障网、养护管理网、运输服务网”。纲要实施期末,通乡镇公路至少一条达到二级公路及以上标准;通中心村公路至少一条达到三级公路及以上标准;平原地区人口规模达到180人以上的、山区半山区人口规模达到100人以上的基层村要达到四级公路及以上标准,农村公路铺装率达到90%以上。至2017年,市区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2700公里,达到2704.96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70.35公里/百平方公里,力争完成新改建县乡公路约226.07公里,农村联网公路约410.62公里。茅坞至长兴畈公路是某某镇重要的农村公路,沿线经过村庄较多,3该公路的拓宽改建有利于加强沿线村庄与某某镇的连接,方便群众出行,有利于构建便捷、畅通、安全、和谐的美丽乡村路体系。2、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某某镇镇域总体规划的需要某某镇20世纪70年代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初步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工业基础,工业经济经过不断地发展和调整,充分发掘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和潜力,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产业层次,逐渐形成了轻工机械、农产品加工、电子电器、轻纺服装、矿产建材五大支柱产业。本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加速完善某某镇综合交通体系,为某某镇西北部片区的开发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3、是加强埭溪与妙西镇区联系,推动城镇集聚功能的需要21世纪是世界城镇化高度发展的世纪。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小城镇的发展在21世纪将会产生新的飞跃。城镇化发展要求城镇经济的发展,这必须依托产业,这也就需要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目前,埭溪与妙西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埭芳线、妙新线等外围道路绕行,特别是埭溪南部区域绕行距离较远。本项目建设后,将在埭溪西北部形成一条直通妙西的通道;该公路的建设为地方性经济的发展构筑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必然会推动地方经济和地方产业的繁荣,这也使得公路沿途经济带得以形成,从而推动城镇的集聚功能,促进沿途乡镇的城镇化发展,提高社会的城镇化水平。4三、交通量预测1交通量预测分析本区域经济发展和公路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建立区域内公路交通量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项目未来交通量的需求情况,将按照这一相关性,建立起经济和交通量关系模型,对未来交通量进行预测。预测交通量由①趋势发展的交通量;②由于本项目的引入而诱增的交通量等组成。交通量预测结果如下:诱增交通量,项目建成后使得区域内外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区域内外的时间和距离得以缩短,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趋紧密,相互利用程度提高,从而同时也促使交通量进一步的增长。根据有关资料及国内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运行情况分析,诱增交通量为趋势交通量的5%-12%。经计算,该公路为四级公路,预测年限为15年。预测结果各特征年交通量如表1-1。各特征年预测交通量单位:pcu/d表1-1年份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预测交通量汇总201770296798202296211710792027128014214222031158216717495四、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本项目按交通量预测结果,通过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分析,同时考虑沿线的地形、地貌情况,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设计速度20km/h的四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路面轴载为BZZ-100。路基宽度7.5m,其中:行车道宽2×3.25m,土路肩宽2×0.5m。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2。6主要技术标准表表4-2公路等级四级地形类别山区设计速度km/h20停车视距m20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30极限值m15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50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200极限值m10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200极限值m100竖曲线最小长度m20最大纵坡%9最小坡长m60路基宽度m7.5行车道宽度m2×3.25路拱横坡%2桥涵设计车辆荷载公路-Ⅱ级特大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1/50小桥、涵洞、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路面结构类型沥青砼7图1路基标准横断面图82、建设规模本项目总里程约4.425km。全线共设涵洞12道,全线路基土石方207.294km3,沥青砼路面工程29.043km2,防护工程1.028km3,排水工程4177m。建设用地总规模7.08ha,其中耕地2.466ha,山林3.620ha,安置用地0.089ha,利用原公路0.905ha。拆迁建筑物950m2。全线主要工程量详见表3。全线主要工程量详见表1-3。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表1-3项目名称单位数量路线长度km4.425路基土石方挖方Km3178.213填方Km329.081防护工程Km31.028路面工程km229.043排水工程m4177桥梁m/座3涵洞道12平面交叉处1征用土地ha10.175拆迁建筑物m2950迁移电力电讯杆/220KV/110KV根17沿线安全设施及绿化km4.4259五、路线走向本项目线位主要根据某某镇道路规划路线,路线起终点位置基本确定。本次改建路段主要是某某镇范围内,起点与某某镇经济开发区茅坞路相接,起点桩号K0+000;终点位于长兴畈村村口,终点桩号K4+425,路线全长约4.425km。图2路线走向图六、方案选定1、路基工程⑴路基横断面布置方案主线路基横断面布置方案:路基宽度B=7.5m行车道2×3.25m土路肩2×0.5m路面横坡:行车道为2%,土路肩为3%。10用地界为路堤边沟、路堑截水沟沟顶外1m。⑵路基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路基高度设计应使路基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并同时考虑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的作用,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边缘标高应高出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m的安全高度。挖方边坡根据不同的土质、岩石性质和稳定要求开挖成台阶式边坡。断面设计尽量减少深挖、高填,以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⑶防护工程路基填方边坡坡率1:1.5,为美化环境、防止冲刷,路堤边坡填高<3m路段,采用自然长草防护,填高≥3m路段,采用挂网植草防护。挖方路堑边坡为一级边坡时,采用自然长草防护,路堑边坡为二级及二级以上边坡时,采用厚层基材植被防护。⑷排水工程一般路段不设置排水沟及边沟,现有老路外有边沟被占用时,在道路范围外增设U形边沟,边沟宽60cm,深60cm。挖方路段设置矩形边沟,边沟宽60cm,深60cm。⑸特殊路基处理工程老路拼宽处理为保证新老路基的搭接,应沿老路边坡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并向内倾斜4%。112、路面工程根据气象水文条件、地质情况、路基填筑状况、施工技术等因素,确定适合工程所在地区的路面结构。1、路面结构组合考虑到在适应软土地基沉降、噪声与行驶舒适度等方面,沥青路面均优于水泥路面,本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项目区域的交通量特点,要求沥青面层具备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抗车辙能力)、水稳性和抗疲劳性能,推荐采用单层细粒式沥青砼面层结构形式。水泥稳定碎石和二灰碎石均为良好的板体性结构,承载能力强。从技术上分析,两者都具有施工方便、技术成熟、水稳性好等优点。从强度上看二灰碎石的后期强度更胜一筹,且本项目为原有老路改造,施工时二灰碎石较水泥稳定碎石养护更方便。因此,推荐采用二灰碎石基层结构。2、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路基回弹模量E0≥30MPa。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二灰碎石基层厚20cm,路面结构总厚度24cm。3、桥涵工程⑴桥梁、涵洞设计标准计算行车速度:20km/h。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桥梁宽度:桥梁全宽8m。12涵洞宽度:与路基同宽地震基本烈度:Ⅵ度。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50小桥及涵洞:1/25⑵沿线桥涵设置原则①全面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和“简洁、舒适、协调”的设计理念。②桥梁布置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地形地貌、通航要求等因素,考虑构筑物使用功能、跨径布置、结构形式、外观美化、施工方法及进度、工程造价、养护管理、环保措施及施工期间对既有交通的干扰等。同时保证大桥桥位处的平、纵线型标准,避免线位处电力、房屋等设施的拆迁量过大,并兼顾河流两侧道路通行要求。③跨越通航河流的桥梁不仅要能够满足行车安全,而且要能够满足航运要求和航运安全。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船舶撞击的可能性。桥跨布置时尽可能地减少船舶撞击的概率,减少甚至避免船舶撞击桥墩,确保大桥的安全和船舶的安全。④中小桥及大桥引桥跨径以10m、13m为主,便于标准化、模数化、系列化设计与施工,选择技术成熟、先进的施工工艺,更多利用已有的施工设备,降低造价以便加快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桥台填土高度一般控制在4.0m以内。⑤中小桥梁采用简支或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空心板,以提高运营的舒适度。在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增大联长,减少伸缩缝,以增加行车舒适性及桥面结构耐久性。⑥涵洞的结构型式,结合排洪、排灌的需要,选用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低的圆管涵及盖板涵。13⑦桥型方案应结合湖州城市特色,力求技术先进,结构美观。⑶桥涵设置概况(1)桥梁设置拟建的某某镇茅坞村至长兴皈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全部进行新建,中桥3座,均无通航要求,桥梁按经济跨径布设。如何合理地选择桥型,应结合安全、实用、经济、美观、工期等诸多方面的要求考虑,同时应考虑目前国内及地方区域建桥经验、施工技术力量等多方面因素,以选择一个较合理的桥型结构。全线桥梁均为中小桥梁,此类桥梁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上部结构主要采用16m跨1.24m宽的预应力混凝土大铰缝空心板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以提高运营的舒适度,也有利于降低桥头路基填土高度(尤其经过村镇路段);下部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文标题:埭溪镇茅坞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9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