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关于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思考
关于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思考——2009~2010学年上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化学科化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学了化学和没学化学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学生将来从事律师、演员、汽车维修等与化学没有直接联系的职业,中学化学学习经历将给他们留下什么?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我们给他的工具是什么?课程标准提出“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教学的层次化学基本观念学科方法学科思想科学探究的过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化学观念元素观物质微粒观物质变化观物质分类观物质结构观(物质结构的层次性、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化学价值观元素观(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的组成是固定的(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固定)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是不变的化学家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来描述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决定其性质形成“元素观”的系列课题空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氧气(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定性)水的组成(元素是物质组成的基本单元)元素(元素的科学概念)化学式(物质组成的描述方法——定性、定量)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定量)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金刚石、石墨和C60(元素组成物质概念的扩展——同素异形体)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观)物质的变化是有层次的(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机体的变化、人的思维等)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物质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其变化)物质的变化包括质变、量变和能量的变化物质的变化遵循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描述物质变化的语言物质的变化是有方向和限度的形成“物质变化观”的系列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变化的分类)氧气(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水的组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保持不变)分子和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变化即有质变又有量变,元素守恒、质量守恒)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的语言描述化学变化)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形成“物质变化观”的系列课题燃烧和灭火(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燃料和热量(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变化的形式包括热量、光能等,能量守恒但热量不一定守恒)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生活中常见的盐(物质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物质的组成决定性质,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形成“物质变化观”的系列课题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离子反应(物质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必修1第三章、第四章(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反应原理》序言(物质的变化是有一定条件的)………分类观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可以根据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形成“分类观”的系列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氧气(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空气(根据组成成分对物质进行分类)水的组成(根据组成元素对物质的进行分类)元素-离子(对元素进行分类)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生活中常见的盐(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形成“分类观”的系列课题拓展性课题——物质的分类(分类标准的重要性,按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性质相似)形成“分类观”的系列课题物质的分类(分类标准的重要性,按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离子反应(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单质的通性与特性)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某些盐的通性与特性)物质微粒观物质的组成是有层次的——宏观、微观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是极其微小的。微粒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物质微粒观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微观粒子聚集成宏观物质,且这种作用有强弱之分,存在空间取向。)物质的变化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结合方式的改变〔原子(或原子团)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形成“物质微粒观”的系列课题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离子(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成分子或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变化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结合方式的改变)金刚石、石墨和C60(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形成“物质微粒观”的系列课题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微观组成——溶质分子、溶质离子、水分子)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生活中常见的盐(酸和碱溶液的微观组成——H+、OH-、酸根离子、金属离子、水分子)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离子反应(溶液中进行的离子之间的反应)形成“物质微粒观”的系列课题气体摩尔体积(微观粒子的运动与宏观现象的关系)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化学的基本思想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物质变化的思想守恒的思想物质结构层次性(大宇宙、小粒子)的思想物质多样性与规律性相统一的思想,绿色化学的思想(原子经济性的思想)化学基本方法化学实验方法化学模型方法(物质结构比例模型、化学反应过程模拟)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法物质分类研究的方法元素单质位、构、性相互依存的认识方法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质、用途、存在、制法相互依存的认识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实验观察方法——有序观察实验方案设计方法——实验条件控制实验记录方法——记录表格设计、描述语言实验现象、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比、比较、归纳、概括案例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的观点:能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知道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能够从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识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归纳,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的建立过程。初步学习对实验现象进行有序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在对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中体会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物质是变化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亲自动手探究,初步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其现象。教学策略:提供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和实验事实,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指导学生按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顺序进行有序观察及记录。带领学生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形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通过对具体物质性质描述的分析,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片段1:展示光亮的铁钉与生锈的铁钉刮下铁锈用磁铁分别吸引铁钉和铁锈教学片段2:将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和铝丝的变化教学片段3:向碳酸钠固体中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将碳酸钠固体溶解,再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重做上述两个实验,并分别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教学片段4:阅读下面的短文,分别指出哪些句子是描述铝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分别描述下列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片段5:分析下表中的实验现象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1液态水2白色颗粒状大理石和无色透明稀盐酸3白色粉末态碳酸钠和无色透明稀盐酸4碳酸钠溶液和无色透明透明稀盐酸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5蓝色块状的胆矾6蓝色的胆矾溶液和无色透明氢氧化钠溶液7蓝色的胆矾溶液和光亮的铝丝案例2:氧气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知道氧气是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够助燃,能根据实验写出氧气与磷、硫、碳、铁等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能够独立操作氧气的检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条件(如浓度、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从具体的事例初步认识化合反应。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氧气的性质的认识,初步形成认识一种物质的模式,使学生在以后学习探索其它物质时,初步学会遵循一个合理的顺序;初步学习对物质性质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加热等实验,体会“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的观念,逐步丰富物质的变化观。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按反应前、变化中、变化后的顺序进行有序观察及记录。分析各阶段反应物、条件、现象、产物等要素,从而归纳出氧气的有关性质,以及条件(如浓度、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教学片段1:你知道氧气的哪些性质?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性质的?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教学片段2:〔实验2-3〕氧气与硫反应•硫放置在空气中•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放置在氧气中思考•氧气在什么条件下能与硫反应?•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了什么?案例3:水的组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水的组成:能够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由此推断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知道反应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在能够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基础上,知道纯净物还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并能举例说明。知道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初步学习对实验进行有序观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电解水的实验进行分析和讨论,知道这个变化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发生变化。初步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念。教学过程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是否能够分解?观察“水的电解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接通电源前,你观察到了什么?请从左至右描述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接通电源时,你观察到了什么?请从左至右描述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读一次数据)切断电源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请从左至右描述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讨论:为什么液面下降?试管中的水到哪里去了?我们学习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如何通过实验判断试管中是否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说明你作出判断的理由。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科学实验证明,氢气、氧气不能再分解为稳定的物质。几个重要的概念单质:像氢气和氧气这样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像水这样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氧化物:像水这样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的化合物。经科学实验发现以下5种物质的组成分别为:⑴氮气中只含有氮(N)元素⑵水蒸气中含有氢(H)元素和氧(O)元素⑶二氧化碳中含有碳(C)元素和氧(O)元素⑷高锰酸钾中含有钾(K)元素、锰元素(Mn)和氧(O)元素⑸铁粉中只含有铁(Fe)元素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案例4: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能说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控制实验条件、对比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观察、描述、记录)、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树立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过程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导致铁制品锈蚀的物质是什么?这些物质是单独作用还是共同作用?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交流实验方案,说明每一个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教师展示一周前做的实验案例5:溶液的形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根据蔗糖等物质的溶解实验,能描述出它们溶解于水或汽油的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并能说出一些常见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溶剂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形成等实验,体会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
本文标题:关于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