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处编制二O一六年八月i前言为了加强我校研究生分类培养的需要,更好地适应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学院、学科发展的要求,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2015年1月以来,研究生处组织开展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此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本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原则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此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方针,注重发挥研究生个人才能和特长,开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为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加强通识教育,鼓励各学院按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提倡多学科间知识的交叉和渗透,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分类制订,突出特色。学术型人才培养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培养方案依据生源类型的特点和相应的培养目标制订,须体现“科学、规范、拓宽、求新”的原则,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适应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希望通过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明确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注重研究生培养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ii表北京农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领域及类别类别学科、领域代码招生单位工程硕士生物工程085238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硕士作物095101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园艺095102植物保护095104种业095115农业资源利用095103养殖095105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经济管理学院林业095107园林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13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信息化095112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095111文法学院兽医硕士兽医095200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风景园林硕士风景园林095300园林学院目录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作物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5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8植保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1种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4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7养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9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32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35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8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41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45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50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531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针,着眼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面向生物工程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生物工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二)培养规格1.政治思想与业务素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2.知识体系(1)公共基础知识包括外语、高等工程数学、数理统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生物工程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生物工程基础、高等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化分析方法等。(2)专业知识包括农业生物工程方向、微生物工程方向、细胞工程方向、生物制药方向、环境生物工程方向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3.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能力具备通过检索、阅读等手段,利用书本、媒体、期刊、学术报告、计算机网络等各种途径,特别是计算机检索,获取本领域相关信息,及时了解本领域的热点和发展动态,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生物学、化学、计算机技术、工程学、生物工程原理与技术方法(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化学工程等原理与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解决生物工程领域相关的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问题的能力。(3)组织协调能力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能够有效组织与本领域相关的各类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并解决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4.素质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国家、单位、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遵守科学道德、职业道德、生命伦理和工程伦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2二、专业领域本领域主要覆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化学工程等学科方向。主要涉及动植物基因工程、农业生物工程、组合生物合成工程(合成生物学)、生物反应器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生物质能源工程、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工程企业管理。三、学制和培养方式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是与生物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1.全日制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在校脱产学习方式。2.全日制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主要来自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部分来自历届生。3.全日制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年,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一般不超过4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一)基本要求课程设置方面,变“学科式”课程设置为“模块式”,构建校企合作教学团队。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总体上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分为公共课程模块、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特色课程模块)。在特色课程模块中,分为学校教师单元课程和企业教师单元课程。办学过程中根据人才培养进程和企业的需求适时调整特色课程设置。(二)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攻读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学习以下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6学分,其中学位公共课6学分,领域主干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表1)。表1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备注学位公共课(6学分)外国语(英语)3自然辩证法1可从中选择1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领域主干课(12学分)高级生物化学2基因工程关键技术2生物分离工程2生物反应工程与反应器2现代微生物研究技术2天然药物化学23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备注专业选修课(10学分)农业知识产权1.5文献检索1.0生物高新技术企业专家Seminar1.5细胞与代谢工程1.5功能基因发掘与系统生物工程1.5园艺产品生态安全1.5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1.5五、实习实践(企业实践6.0学分)实践环节是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通过实践环节达到:基本熟悉生物工程相关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并结合实践内容完成论文选题工作。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生物工程的领域特点到相关企业或研究单位从事实习实践活动。在实践环节中,采用“项目式”组织方式,由学校和企业教学团队共同制定研究生实习实践的具体项目,按照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带着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实习和实践。具体方式采用“分散集中相结合”的实习实践模式,实践不少于6个月。实践环节结束时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完成实践总结的总体成绩评定。六、学位论文(一)双导师制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即双导师制。1.导师的确定校内导师由具有指导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资格、有一定得工程知识和工程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企业导师由工程硕士研究生所在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应在工程硕士入学后一年内确定。2.导师的职责双导师中应以学校导师指导为主。学校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特别是理论部分)的指导。学校导师应对工程硕士论文的质量负责。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中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的选题,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双方导师应经常交流情况,互相配合,共同指导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二)学位论文1.学位论文概述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是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综合反映,也是衡量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论文在双导师的联合指导下,4由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完成。2.内容与形式的基本要求专业学位论文的内容应体现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理论、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应联系工程实际、重点突出,能反映工作成果的实用性与新颖性;应突出社会性、经济和实用价值。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分为产品研发类、工程设计类、应用研究类、工程/项目管理类、调研报告类五种(参见附录一),其中每年毕业生中调研报告类型毕业论文不超过毕业生总数的5%。3.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双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要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论文阶段应包括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写作、评阅与答辩等环节。(1)论文选题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研究要求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技术先进,有一定的难度,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技术手段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选取。1)生物工程领域企事业相关生物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2)生物工程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制和开发;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生物工程先进技术;4)生物工程应用基础性专题调查研究;5)生物工程项目设计与实施;6)生物工程技术项目和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与研究;7)其他与生物工程相关的课题研究。确立选题后,依其所属的形式(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
本文标题:北京农学院培养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6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