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沪科版8.2《光的反射》第2课时教材分析教材依据: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教学流程:围绕本节中心“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特点)”展开。引入新课→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模拟演示→应用实例→练习巩固学生活动线索:观察→实验→分析→欣赏→再观察→小结升华→……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用它来解释简单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2、能力目标: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简单介绍我国水镜、铜镜等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美育目标:欣赏一组精美的“倒影”照片,领略祖国优美而富有诗意的河山,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同时进行热爱大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对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人眼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说明:在学生作出回答后,教师根据情况点评与补充,并引导学生从“一面、一点、二角、三线”的图景对光的反射定律进行理解与记忆。二、导入新课1、“腾空而起”,让学生的心情随之飞扬。拉开,实验室一角本来用红布照着的二面大平镜,高180cm,宽40cm,互成直角的二面平面镜,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视角。我让演示者的身体靠近平面镜外端,让身体的一半被遮挡在镜子外侧,可观察到另一半身体经平面镜的反射形成一个完整身体的的影像,接着,我让演示者抬起一只脚,手辅助动作做腾飞状……结果,我们看到了,演示者腾空而起的飞翔“绝技”……说明:本演示实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演示者做完动作后,其余学生跃跃欲“飞”,我让部分学生又做了些自由发挥的动作,各具形状的表演让全体学生都兴奋莫名。急切想知道“绝技”的奥秘。2、“吹不熄的烛焰”,让学生心中火炬常明。取一茶色方形玻璃,40cm×40cm,竖置于演示台上,一面正对着学生,取二根蜡烛,分别位于玻璃二侧,请一位学生帮忙,与我同时划燃火柴,学生与我同时“引燃”二根蜡烛,接着,让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发现玻璃前后的蜡烛都“亮着”……,接着,我做吹熄蜡烛状,结果无论如何用气吹,学生都发现,玻璃背后的蜡烛一直“亮着”……说明:本实验主要有二个目的,一是激趣,一是为“虚像”作个埋伏三、新课教学1、幻灯出示“前概念”测试题①人照镜子,镜子中的像()A、人离镜子越远,像越小,反之越近,像越大;B、像的大小不随人跟镜子的距离远近而变化。②人照镜子只照见半身像,若人水平远离竖直的平面镜,则()A、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全身像;B、像中人本身只能看到半身像;C、旁边的人可能会逐渐看到全身像。说明:这些前概念,反映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的程度,测试后,即可引出本节的话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规律)”。2、重新回顾“吹不熄的蜡烛”实验,并用2个1号干电池代替蜡烛,进行实验探究。说明:根据班级情况,进行适当的提问与演示。如,通过实物投影的方式,对实验中的易错细节进行演示,通过关键步骤作设问,让学生更清楚自己要实验探究的方向。3、收集学生实验探究的数据,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并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补充与说明,并引导学生概括出平面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像物等大、像物等距、线面垂直、像是虚像”,也就是说“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说明:在此步骤之后,要紧扣前概念测试中存在的“物离镜越远,像越小”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并引发学生思考“视觉错误”的相关问题。5、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板图,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要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路图,并对比小孔成像的光路图,让学生体会实像——真实光线的交点,虚像——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说明:通过课件可以较为生动的让学生看到成像光路,而对比小孔成像的光路,是要突破“虚像”这一概念。6、演示“镜子中的时钟”,让学生体会“物与像的对称性”。把一大平面镜竖立演示台上或竖挂于黑板中,然后拿出一面大的时钟,在适当的位置对着平面镜,让学生通过看镜子中的时钟,读出当时的时间,然后直接看时钟进行验证,体会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7、师生“模拟实验”小游戏,体会平面镜成像特点。游戏规则:参加游戏的二人,一人当物,一人当镜中的像,取某一位置为镜子,二人按章各自站好位置,然后,“物”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其他人观察像的变化是否符合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说明:本小游戏,旨在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思维,巩固学习成果。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在“模拟”中体会学到的知识,很是有趣,而且也易于学生汲取知识。在游戏中,应该先选中一个“物”,再让其他学生去班中寻找“像”,要先身高、体态等相近的,这是最佳游戏者……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像”错误的动作,引发观众会心的笑,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等距”“等大”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8、镜子的发展历史简介主要介绍我国的水镜、铜镜,以及从西方传来的水银镜。说明:在这一介绍中,让学生对古人的发明创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对科技发展的一般趋势有一个了解。在这里,可以同时引入镜子的功效,从而引出平面镜的应用问题。9、平面镜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成像。说明:平面镜成像,让我们可以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美化生活,拓展空间。在这一介绍中,还可根据时间的关系,拓展一下,平面镜成像在眼镜店的应用,在商店、房间装饰中的应用,学生利用二个小平面镜体验角镜的精彩,体验万花筒的魅力……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说明:采用多媒体演示“香港汇丰银行主楼如何解决底楼大厅光线不足的问题”,用实物展示“简易潜望镜”的构造,简单介绍古代“铜镜——水镜”构成的“潜望镜雏形,让学生利用桌上的“简易潜望镜”模型进行观察事物,让几个学生配合把教室外的阳光引进教室指定的位置。10、欣赏“平面镜成像图片”,陶冶情操,增加美感。说明:通过一组“桂林山水”、“水榭楼台”、“苏州拱桥”……等优美画面,向学生展示“对称之美”,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魅力,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1、重做“前概念测试题”。12、小结本课所学内容。结束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说明:1、本节设计的主导思想:在教法与学法上都有所创新,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新鲜与乐趣,从而较快的进入创新学习的状态,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2、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可以分成下面三个线索:一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是,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通过作图分析的方式从理论上验证实验结果,打破平时观察中形成的错误前概念;三是,平面镜的应用。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对生活充满期望,但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会表现出厌烦与无奈,所以,本课中,在新课引入时,演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场景,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顺利完成大容量的学习内容奠定了基础。4、教师演示与学生分组有机结合,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从中让学生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5、灵活的课堂安排,让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为谐调与融洽。“模拟实验”小游戏,师生在玩的过程中增进了理解,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6、最后课堂后面安排了图片欣赏,稳定了学生激昂的情绪,让学生受到了美学的熏陶。注:本节课的作业布置,可以灵活多变的加以处理。可以是纸面作业,也可以是科技实践活动内容
本文标题:平面镜成像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64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