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南京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XXXX年远景目标
1南京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南京市人民政府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南京加快“富民强市”、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南京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提升南京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根据国家、省和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一、南京市科技发展现状“十五”期间,南京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市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产出水平迅速提高,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一是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全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8所,科研学科门类齐全。建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543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1个,拥有一批承担国家重大国防科研任务的军工企业和研发机构,科研装备水平先进。国家、省市级工2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74家、73家。经国家、省和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86家,有7家和40家软件企业分别通过CMM/CMMI和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有7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软件企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宁设立的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的机构超过20家;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城市科技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五。“十五”期间南京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分别达80项、631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应用技术类科研成果转化实施率达80%以上,确立了区域科技辐射中心城市的地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得到显著提高,2004年南京大中型工业企业年R&D经费投入18.58亿元,同比增长72.88%,全年新产品经费支出19.3亿元,同比增长33.5%,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3%。2005年全市专利申请达522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省第一。“十五”期间全市工业企业立项开发的新产品近万件,累计实现新产品产值3700多亿元。全市获国家“863”、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技术产业化、重大装备国产化、重大成果转化、火炬、星火等计划立项项目达800多项,在“神五”、“神六”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科技创新人才更加集聚。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万人,研究与发展(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为45.3%。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数为976人,是全国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拥有一大批3高级专家和优秀中青年人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宁设立的研发机构的从业人员6100多人;四是创新载体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各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软件、生物医药、电力自动化、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全市近60%的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高新区,2005年高新区年技工贸总收入达2095亿元。全市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23家,总孵化面积5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800家,吸引创业人员近20000人;五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全市已建有一批技术类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专利代理机构和技术产权交易机构,一批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企业、技术市场服务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也得到发展。全市年技术交易额44.66亿元,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六是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现。工业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46%、47%,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例达32%,高新技术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效显著,形成了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辐射和成果推广体系。社会事业科技进步获得较大进展,在人口卫生、资源环境、公共安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对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科技成果,我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科学普及工作进一步加强,公众的科4学素养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南京要加快构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东部城市绿化中心,在更高层次上深入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五大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加快社会发展步伐,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水平;需要突破资源约束和环境改善压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城市整体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需要提高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这对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出了五个方面战略需求。一是南京社会和谐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扩大生产领域和就业空间,显著改善公众的卫生与健康保障条件,提高人口健康水平,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保障、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技进步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二是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值所占比例明显提高;三是南京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提高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及新能源等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耗方式、结构和效率,5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有效解决现实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南京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抓住当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会,大力推进新的农村科技革命,使农业成为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产业;五是南京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和产业关键技术。“十五”期间,南京市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相对丰富的科技资源与相对薄弱的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还面临着多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科技创新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有待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有待提高;科技服务业还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要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还显缺乏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一五”期间切实加以解决,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发挥科技在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二、南京市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和思路(一)南京市“十一五”科技发展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南京“五大中心”的建设和“五大战略”的实施,6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南京在人才和科技资源上的优势,大力提升南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依靠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速社会进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南京的城市竞争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和谐南京”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二)南京市“十一五”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南京“十一五”乃至更长期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突出主体,是南京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点。需要采取多种引导和扶持措施,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整合资源,是南京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大力整合和利用区域内各种科技资源,释放人才和科技优势的巨大潜能,形成资源共享、互促发展的机制,充分调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广泛整合和积极利用国内外各种科技资源,加速提升南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优化环境,是南京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人才环境、投融资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7跨越发展,是南京科技发展的根本目标。需要依靠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提升南京在国内和国际的地位和竞争力,为加快富民强市、实现“两个率先”发挥引领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三)南京市“十一五”科技发展思路1、以科技发展必须支撑和引领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为基本出发点南京市的科技发展必须以全面实现“十一五”、乃至更长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使科技进步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加速社会进步、提升全民素质、建立和谐社会中切实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2、以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为基本战略定位应把推动自主创新、不断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依托科技和产业优势,吸引境内外各种科技资源,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3、以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重点要通过明确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人才激励等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研究开发机构,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使其尽快成为吸纳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的主体,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4、以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整合创新资源的重要路径8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扶持信息服务机构、管理咨询机构、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社会化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大型仪器设备、人才、信息等各类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提升其科技创新服务能力。5、以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着力点在加大支柱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支柱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南京的科技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在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等新兴产业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6、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以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科技人员分配机制、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等改革,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瓶颈,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为全市自主创新提供动力。三、南京市科技发展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对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提9升,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使南京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及显著集聚效应的区域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将南京初步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城市,为2015年建成处于国内前列、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创新型城市奠定基础。“十一五”期末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预期达到下列目标: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比例提高到35%以上;高新技术及产品出口提高到60亿美元,若干产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2、软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软件产业销售收入提高到800亿元,软件出口比重提高到15%以上。南京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中国软件名城。3、科技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新品种覆盖率、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应用率、人口与健康、生态和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公共安全等领域科技进步水平在国内处于前列。4、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水平显著提升。企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50%以上,有90%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建立企业研发机构。经认定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提高到100家,建立产学研基地20家。5、人才高地效应明显体现。全市专业科技人员比例和结构较10为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重提高到15%,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比例不
本文标题:南京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XXXX年远景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6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