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含研究性学习及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实施方案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含研究性学习及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实施方案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课程名称、课时和一般要求,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己开发的独立的学习领域,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独特的价值。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但与同样作为必修课程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分科课程相比,有它自身的独特性。2.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外活动,具有课程的规定性。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独立设臵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开设、实施的。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属于学科课程,不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等分科课程的显著特征。它不以单一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但综合实践活动同样需要学科基础,不能绝对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割裂开来。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但不是学科类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学科间的结合,而是经验的综合或整合,即强调学生自主选择知识和经验,重视直接经验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2决。综合实践活动是需要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5.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共同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但各部分的侧重点不同,在目标、内容、实施时间安排及组织方式上都有差异,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之间,不能相互取代。三者相对独立,不能合并实施。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设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具体目标是:(一)研究性学习目标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围绕问题主动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习惯;3.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3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4.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品质;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6.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社会实践的目标1.使学生具有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2.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3.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和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培养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具有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善于与人沟通、合作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三)社区服务的目标1.使学生学会关心社区生活,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4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臵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三个方面组成,是与学科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于学科的综合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上具有独立的地位。(一)课程结构学习领域构成学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15社会实践6社区服务2(二)课程内容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基于自身兴5趣和经验,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研究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的。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基于自身兴趣,主动地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调查、观察、测量、文献搜索等手段,收集研究资料或事实数据,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从而主动获取信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具体分为两大块:(1)实践性的专题调查研究。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怀疑和探索思维的初步能力,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注。(2)探究性的小课题研究。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6题的能力的精神,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的简单研究,实际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的问题的创造性能力。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要求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增强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的内容一般以主题形式呈现,包括:(1)校内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内的各项活动,以丰富学生生活并促进其健康成长,这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重要来源。具体包括以下几类:节日活动: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以及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运动会)等。管理活动:让学生轮流参加学校或班级生活方面的管理,学校专题活动的管理,设施设备的管理等。军训:主要进行国防教育、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文化活动:编辑校园杂志,举办学子论坛等。其他:校内公益劳动等。具体活动参考:值周班活动;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成人仪式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学子论坛”;编辑校园杂志;团委、团支部活动;学生会活动;学校部分设备管理活动;校内军事训7练;领养绿地;校内其它义务劳动。(2)外出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开阔视野和思路、增进对社会的理解。包括:参观活动,如参观教育基地、社区人文或自然景观,考察社区环境、传统、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情况等;调查活动,如对社区机关、特定群体、典型人物、热点事件进行调查、访谈。具体活动参考:参观考察全国重点大学活动;“红色之旅”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夏令营”活动;春游活动;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参观主题公园等活动;与国内外友好学校学生互访;访问知名学者、校友等;其它游学活动等。(3)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学校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各行各业,亲身体验真实的社会。如学军、学工(商)学农、志愿者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勤工俭学等。具体活动参考:校外军营军训活动;参加农业劳动或企业的生产劳动;赴商场超市体验售货员活动;交通警察体验活动;其他行业实践活动等。3.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为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提供的公益性的义务劳动。他要求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中,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应用所学的知识,提供各种对社区有意义的服务。8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公益活动、宣传活动、帮贫助困活动等。公益活动:拥军优属;敬老服务;领养绿地;社区卫生保洁;扫盲辅导;电脑培训等。宣传活动:交通法规宣传(也可以是其他领域的法规宣传)、保健知识宣传、环保知识宣传(如废品分类回收);科普宣传;板报宣传等。帮贫助困:孤寡老人爱心服务;贫困学生救助活动等。以上活动内容只作为各校组织该类活动的参考,各校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课程资源开发新的活动内容。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上形成自己的特色项目。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及学分设臵(一)研究性学习1.时间安排高一(上)至高三(上)五个学期,每周安排两节课时,由专门教师负责教学,要向学生介绍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小制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和常识,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及课外小制作的能力,同时介绍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实践报告的格式,帮助学生设计课题或项目,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研究规范等9方面的教育。另外,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组成研究小组,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如调查访问、资料收集、实验分析、实证研究、撰写报告等。全体教师以指导教师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2.实施步骤(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动员学生个人初步自选课题。②审题和筛选。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自选课题进行审议,相近的进行合并,淘汰不合理或不具备完成条件的课题。审定后的课题连同教师己确定的课题,一并提供学生选择。③学生课题研究小组的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自由协商组成研究小组(最好在本班范围内,以便于管理,也允许跨班级),并选举组长。对没有完成组合的少数学生,教师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适当提出建议,帮助他们组建小组。小组组建后,由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重新讨论、设计研究(调查)方案。④开题报告。召开开题报告会,各研究小组详细阐述本小组设计方案,由指导教师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研究方案进行评审,就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对明显不合理的要加以否定,要求重新设计方案。(2)实践体验阶段10①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文献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形成对所研究问题的初步了解或认识。这时要分析所形成的认识是否准确客观,还需要采取何种研究方式解决问题或形成最终结论。②开展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适当的时机、地点和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获取研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通过文字、音像如实记录实践过程及记载研究工作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观察、实验、调研结果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或途径的可能。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得到的初步结论或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通过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结论或成果。如果是小组合作研究,还应在组间成员交流并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集体成果。④本阶段中教师的指导任务主要是强化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研究进展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与调节或其它的帮助。(3)展示、交流反思阶段11①总结整理。学生要整理、分析活动中记录的各方面资料,加工处理信息,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材料或其它表达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恰当形式。②交流研讨。学生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研究日记、主题演讲、小品表演、展板、墙报、文字(电子)刊物或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研究供大家讨论评议,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的答辩。③评价反思。学生应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展开评价,从中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成功和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通过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本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和研讨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学会欣赏、学会反思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与愿望。3.学分的配臵研究性学习3年共15个学分,要求学生在高中3年共研究2个课题,一年级1个课题,二、三年级1个课题,分别为5学分和10学分。(二)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1.组织方式及时间安排(1)社会实践应以班级
本文标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0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