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设计原理1.12PSK调制原理数字调相:如果两个频率相同的载波同时开始振荡,这两个频率同时达到正最大值,同时达到零值,同时达到负最大值,它们应处于同相状态;如果其中一个开始得迟了一点,就可能不相同了。如果一个达到正最大值时,另一个达到负最大值,则称为反相。一般把信号振荡一次(一周)作为360度。如果一个波比另一个波相差半个周期,我们说两个波的相位差180度,也就是反相。当传输数字信号时,1码控制发0度相位,0码控制发180度相位。载波的初始相位就有了移动,也就带上了信息。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在2PSK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π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0”。因此,2P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e2psk(t)=Acos(ωct+φn)其中,φn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0发送“0”时φn=π发送“1”时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Acosωct概率为Pe2psk(t)=-Acosωct概率为1-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图1-12PSK调制的键控法1.2解调原理CDIO实践教学——调研报告22PSK信号的解调方法是相干解调法。由于PSK信号本身就是利用相位传递信息的,所以在接收端必须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来解调信号。下图1-2中给出了一种2PSK信号相干接收设备的原理框图。图中经过带通滤波的信号在相乘器中与本地载波相乘,然后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在进行抽样判决。判决器是按极性来判决的。即正抽样值判为1,负抽样值判为0.2PSK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如图1-3所示.当恢复的相干载波产生180°倒相时,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是相反,解调器输出数字基带信号全部出错.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倒π现象.由于在2PSK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180°的相位模糊,所以2PSK信号的相干解调存在随机的倒π现象,从而使得2PSK方式在实际中很少采用.故用2DPSK来进行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图1-22PSK相干解调原理图图1-3相干解调各时间点的波形2系统仿真2.1M文件下的仿真2.1.1源程序代码CDIO实践教学——调研报告3clearall;closeall;clc;max=10;g=zeros(1,max);g=randint(1,max);%长度为max的随机二进制序列cp=[];mod1=[];f=2*pi;t=0:2*pi/199:2*pi;forn=1:length(g);ifg(n)==0;A=zeros(1,200);%每个值200个点elseg(n)==1;A=ones(1,200);endcp=[cpA];%s(t),码元宽度200c=cos(f*t);%载波信号mod1=[mod1c];%与s(t)等长的载波信号,变为矩阵形式endfigure(1);subplot(311);plot(cp);gridon;axis([0100*length(g)-22]);title('二进制信号随机序列');cm=[];mod=[];forn=1:length(g);ifg(n)==0;B=ones(1,200);%每个值200个点c=cos(f*t);%载波信号elseg(n)==1;B=ones(1,200);c=cos(f*t+pi);%载波信号endcm=[cmB];%s(t),码元宽度200mod=[modc];%与s(t)等长的载波信号endtiaoz=cm.*mod;%e(t)调制figure(1);subplot(312);plot(tiaoz);gridon;axis([0100*length(g)-22]);title('2PSK调制后的信号');%带有高斯白噪声的信道tz=awgn(tiaoz,10);%信号tiaoz中加入白噪声,信噪比为10CDIO实践教学——调研报告4figure(1);subplot(313);plot(tz);gridonaxis([0100*length(g)-22]);title('加入高斯白噪声后的信号');jiet=2*mod1.*tz;%同步解调figure(2);subplot(311);plot(jiet);gridonaxis([0100*length(g)-22]);title('相乘后信号')%低通滤波器fp=500;fs=700;rp=3;rs=20;fn=11025;ws=fs/(fn/2);wp=fp/(fn/2);%计算归一化角频率[n,wn]=buttord(wp,ws,rp,rs);%计算阶数和截止频率[b,a]=butter(n,wn);%计算H(z)figure(3);freqz(b,a,1000,11025);subplot(2,1,1);axis([02000-1003])title('低通滤波器幅频相频图');jt=filter(b,a,jiet);figure(2);subplot(312);plot(jt);gridonaxis([0100*length(g)-22]);title('经低通滤波器后信号')%抽样判决form=1:100*length(g);ifjt(m)0;jt(m)=1;elsejt(m)=0;jt(m)=0;endendfigure(2);subplot(313);plot(jt);gridonaxis([0100*length(g)-22]);title('解调后的信号')2.1.2仿真结果CDIO实践教学——调研报告5图2-12PSK调制波形图2-22PSK解调波形图2-3低通滤波器幅频相频图2.1.3结果分析根据上面的图形观察可知,程序代码实现的是发送0时,相位为零度,发送1时,相位为180度。在解调的过程中带通滤波器滤除其他频率的信号,经过同频同相的载波CDIO实践教学——调研报告6相乘出现了高频分量经低通滤波器后只剩低频分量,在进行抽样判决时,抽样值小于零的判为1,抽样值大于零的判为0.不过有时在给出的基带信号出会出现反相,导致后面的调制与解调都会出现错误。将调制的波形和解调的波形进行对比,会发现存在一定的误码。在图样上可以估算出误码率大致为0.2,这是由于在传送过程和接收解调过程出现了一定接受错误,导致了有一定的误码情况。2.2使用Simulink仿真2.2.1仿真原理图图2-42PSK调制解调的模块仿真图2.2.2参数的设置(1)正弦载波参数设置:设置的振幅是2v,频率为2hz,相位为。(2)与载波反相正弦波参数设置:设置的振幅是-2v,,频率也是4hz,相位为0。CDIO实践教学——调研报告7(3)伯努利二进制随机序列产生器:0和1的出现概率为0.5,抽样时间为1秒,采用是基于采样的,其幅度设置为2,周期为3,占1比为2/3。(4)码型变化器参数设置:设置依据:采用1变0不变调制,故极性设为“Negative”。(5)多路选择器参数设置:当二进制序列大于0时,输出第一路信号;当二进制序列小于0时,输出第二路信号。(6)带通滤波器参数:带通范围为2~7HZ,载波频率为4HZ,而基带号带宽为1HZ,考滤到滤波器的边沿缓降,故设置为2~7HZ。(7)低通滤波器参数设置:截止频率为1HZ,二进制序列的带宽为1HZ,故取1HZ。(8)取样判决器参数设置:门限值取为0.5,取样时间为1,当大于0.5时输出0,当小于0.5时输出1,能达到在1变0不变的取样规则下正确解码的目的。2.2.3仿真结果图2-52PSK调制的波形CDIO实践教学——调研报告8图2-6无噪声时的解调波形图2-7加入高斯白噪声后的解调波形2.2.3仿真结果分析在simnlink下能够清晰的看到2PSK调制和解调的波形。2PSK数字调制系统采用的是双极性矩形波,所以在基带信号产生后要进行极性变换。2PSK的调制是通过键控法实现的,还可以采用模拟调制的方法。2PSK的解调只有相干解调一种办法。可以发现在无噪情况下解调的波形与调制的波形一样,误码率为零。而在加入高斯白噪声后,依然可以得到解调的波形,但是存在一定的误码率。且信噪比越大,误码率越低。3设计结果分析基于MATLAB的2PSK的调制和仿真的实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simulink和代码来实现。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实现,充分的说明了2PSK的调制和解调原理,以及发现的共性:二进制数字调制要根据发0发1的情况来进行判断。可以假设发0相位为180度或为0度,发1反之。实现调制的方法有键控法和模拟法。在解调时要注意相干解调的载波必须为同频同相,在抽样时选择最佳门限值进行判断得到解调波形。CDIO实践教学——调研报告92PSK的调制和解调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码现象,解调后的波形存在一定的误差。从波形中可以估算出误码率,会发现无噪情况下的误码率比有噪情况小的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无噪的情况,所以只要不影响通信质量有一定的误码是可以的。从仿真中可以看出在2PSK调制系统中由于存在信道干扰和码间干扰,会影响调制系统的性能,及存在一定的误码率,误码率与信噪比相关,当信噪比提高时,误码率下降。4总结体会本次项目使用了MATLAB的SIMULINK功能对2PSK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对数字调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对MATLAB中的SIMULINK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了它的一些操作。加深了之前课设的印象。对于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学会尝试和改正,经历多次失败后才会有成功。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在实践经验方面十分缺乏,只有理论知识,没有知实践的尝试,有些东西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次设计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学会总体思考问题,锻炼了自己设计一个完整项目奠定了基础,培养了我综合应用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DIO实践教学——调研报告10参考文献[1]徐文燕,武振国.通信原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2]胡晓冬,董辰辉.MATLAB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3]刘莲青,黄一平,数字通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邵玉斌.Matlab/Sim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黄葆华,杨晓静,某华坤.通信原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6]常华,袁刚,常敏嘉.仿真软件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樊昌信,等.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CDIO实践教学——调研报告11
本文标题:2psk仿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3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