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9届高三政治教学第一轮复习资料-《经济生活》课件-第三课-刘进良
【复习点睛】1、一个核心:生活消费。2、两大因素: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3、三种类型:按交易方式划分的三种消费类型、按消费目的划分的三种消费类型。4、四种心理和行为:区分四种消费心理;践行四种消费行为。明目标学法1、明确影响消费的因素,掌握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2、明确不同的消费类型及其特点,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意义。3、理解四种消费心理,能够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4、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知识体系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一、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一)根本因素:(二)主要因素:1、2、3、(三)重要因素: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一、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一)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二)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1、当前可支配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2、未来收入预期:对未来收入预期非常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3、社会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三)重要因素:物价总水平1、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2、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完善分配制度。3、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5、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二、消费类型划分依据消费类型特点交易方式钱货两清的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贷款消费预支未来收入租赁消费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让渡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享受资料消费身心愉悦,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1、从消费对象看: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2、从消费群体看: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3、从注意的问题看: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4、从意义角度看: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三、消费结构1、含义:消费结构反映了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2、影响因素:消费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及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的影响。3、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1、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看: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从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看: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坚持扩大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3、从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典例分析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底,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22亿平方米。与此同时,房价居高难下。专家表示,实现“住有所居”并非让每个人都拥有产权住房,而是要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居住权益。一味通过购房解决住房问题,不仅使许多人沦为“房奴”,还助推了房价上涨,进而影响经济健康发展。材料启示我们,理性解决“住有所居”问题,可以采取的消费方式是()A.享受资料消费B.贷款消费C.租赁消费D.发展资料消费【典例分析4】(2014·北京高考)1992~2012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根据上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课后作业考点二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一、区分:四种消费心理消费心理特点评价态度从众心理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优点: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弊端: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会误导经济,不利于个人生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优点:展示个性,推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出现弊端:代价大,社会认可度低标新立异不提倡攀比心理夸耀性盲目性弊端:不实用,不健康,对个人生活不利不值得提倡,虚荣攀比活受罪求实心理讲究实惠符合实际优点: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利大力提倡,理智求实乐融融方法一:人有我有是从众,人有我异为求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攀比,注重实用为求实。方法二: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典例分析1】((2016·全国卷Ⅲ)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典例分析2】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据此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企业的经营战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应正确的是()A.企业高薪聘请影视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B.企业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私人定制模式——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C.企业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产品——利用消费者的求实心理D.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新产品的质量——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考点二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二、掌握:四种消费行为要求注意点意义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①经济承受能力是动态的,并不否定贷款消费②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③与勤俭节约是一致的①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②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①要避免盲目跟风②要避免情绪化消费③物质消费、精神消费要协调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②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环境,绿色消费5R①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②核心:可持续性消费③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致的①有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②有利于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绿色环保产品③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戒奢从俭①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②崇尚节俭并不是抑制消费①是国家自立自强和个人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精神财富②有利于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考点二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三、澄清:三个消费误区去伪存真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经济实力出发,防止超前消费,同时,又要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消费需求,防止消费滞后倡导贷款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贷款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超前消费;而超前消费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的消费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节俭是我们的美德,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但不抑制消费【典例分析3】(2015·浙江高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典例分析4】(2016·宁夏银川一中模拟)近年来,尽管各大商场大炒节日概念,推出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但能借助节日概念赚得“钵满盆满”的商家并不多。相反,一些注重购物环境、服务水准的商家,开始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商品经营者要注重创新经营理念②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③打折促销是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④消费者要树立理性务实的消费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课后作业
本文标题:2019届高三政治教学第一轮复习资料-《经济生活》课件-第三课-刘进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5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