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药物的科学史第一章药物的起源第一节药物萌芽古希腊神话:诸神的医生是太阳神阿波罗阿波罗之女:panacea万应药hygiene卫生学海金娜儿子埃斯克雷庇斯(Aesclepios)是医神中国:《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时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巫医混杂:新石器时代的壁画,2万年-4千年。医从巫术中分离出来:古埃及在纸草书时期;古希腊在荷马时代;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动物生而知之的本能:非洲熊用菖蒲治胃病;黑猩猩用树叶贴伤口止血。摩根《古代社会》中认为:人类最早生存于热带或亚热带森林,食物是草根、果实等;尔后开始用火,鱼类成为人类的食物;弓箭发明后,兽禽肉成为一般食物,狩猎活动建立了,此时形成了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旧时器时代)。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书中指出,人类对药物的认识不是生而知之的,不是本能的,而是实践之中得到的。欧洲称药物为drug,意思为干燥的草木。《说文解字》称“药,治病草也”。由此看来,最早发现药可能来源于植物,采集一些果实、根茎较大的植物。原始社会由妇女担任采集任务,荷马诗史《伊里亚特》描述了原始时期精通药物的妇女阿葛米达。理解自然,生老病死。第二节古代药学发展一、古代两河流域与古代埃及药物1.古代两河流域的药物幼法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公元前3000年-前500年经历了苏美尔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亚述等。苏美尔文、楔形文字、泥板书记载的植物药:橄榄、月桂、甘草、罂粟、大蒜等;丸剂、散剂等剂型;溶解、煮沸、过滤等制药方法;空腹服药和饭后服药等服药方式。文献陈列在大不列颠博物馆。公元前2100年《汉谟拉比法典》共282条,其中医药法规40条,记载了不依法典医治的惩罚条款。2.古埃及药物公元前1552年的埃伯斯纸草书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药物治疗手册之一。正文处方用黑字,标题和剂量用红字。旁边还常有:“好!我常用它!”、“一种极好的药物”等眉批,记载了700余种药物,800余个处方。例如:苦艾、阿片、杜松果加蜂蜜治疗头疼。二古希腊与古罗马药物1.古希腊药物:公元前2100年-前300年,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记载了大量古希腊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的社会及医药情况,治疗战伤的方法如裹绷带、压迫法止血等。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医生是太阳神阿波罗,他的儿子埃斯克雷庇斯(Aesclepios)是医神,他一手拿药,一手持杖,杖上缠蛇的形象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西方医药行业标志。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0)主张医学是治愈病人的一门技艺,从神学分离出来。“医学之父”Hippocrates誓言。2.古罗马的药物公元前800年-公元200年,古罗马千年帝国。公元40-90年底奥斯考里德(Dioscoriaes)写出了《药物学》一书,记载药物达900余种,其中100余种现在仍然使用,如:姜、乌头、芦荟、鸦片、莨菪等。公元200年,医生盖伦(Galen)发现血流循环,也研究了药物的制备,至今用物理方法提取制备的酊剂、浸膏、流浸膏仍被称为“盖伦制剂”。三古印度药物与古阿拉伯药物1.古印度的药物公元前1500年-前800年,吠陀(Veda)时代,记载药物最多的是《阿喻吠陀》(ayur-Veda)。梵文中“阿喻”意思为“生命、活力、长寿”。其地理位置使交流很方便,同古希腊、中国、阿拉伯都有往来。希波克拉底记载了一种清洁牙齿的药剂就称为“印度制剂(India-preparation)”。印度的郁金香、豆蔻、龙脑、丁香等传遍世界。2.古阿拉伯的药物公元十世纪,阿拉伯人学习各地科学文化知识,建立起自己的医药体系。阿维森纳(Aivcenna,公元980-1037),著名医生,百科全书家,著有《医典》、《心脏病用药集》、《蜜醋的性质》,被阿拉伯和欧洲的学校作为医科教科书使用了800年。四中国古代药物发展1、中药学(1)原始的药学:中药起源于人的医疗活动。据考古发现约在50万年前便有了医疗活动。最早的药学源于对“火”与“酒”的认识和利用。醫藥古代,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当时主要食物来源是渔猎动物和采摘植物。最初并不知道哪些可食哪些有毒,难免遇到致吐、腹泻、发汗、止痛、止血等情况,甚至也会有中毒死亡的情况发生。当这些现象反复出现时,痛苦的经验和血的教训,使人们发现自然界的东西对人体有不同影响。于是便由被动接受转为有意识的开发利用,从而变害为利,使其为人类除病痛、恢复健康服务。所以说人们对医药的认识,是在生活劳动中及同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创造、积累逐渐丰富起来的。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猎取食物联系在一起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选择必须的物质充饥和治疗而产生的。因此说“药物同源”、“药、食、医”与生俱始。(2)中药学的形成:1)中药学的概念:大量知识的积累,经过发展提高系统理论后,便构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中药学是归属医药科学或中医学科学的一门专门分支科学,和其它科学一样,是从发现药物知识起,经历漫长岁月的不断积累、探索研究,而后逐步形成的。它是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味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2)非药学论著中记载的药学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论载3200多种药物,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的书。大多只记下药名,对各药作用记述甚少。《山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史地类古书,书中记载药353种之多,包括动、植物和矿物等类药材。且对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效用等内容有所描述。是我国最早记述药物功效的文献,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称为我国本草著作开先河之作。《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由《素问》和《针经》(又称《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提到的药物有数十种,药方也不多。但对药物性味理论和炮制方法及要求有简要论述。如:指出五味和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前人经验,写成的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书中对药学记述颇多,有许多方剂至今仍被当代各版药典收载。如:六味地黄丸书中记述了除注射以外的所有给药方式和途径。如:缓效和长效的丸剂,速效、急效的舌下、直肠和呼吸道给药。该书堪称医药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3)历代“本草”著作:1)《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于东汉末年(公元25-200年)问世。全书载药365种,按药的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能补养、无毒、可久服;例:人参、甘草、龙胆、五味子、杜仲等;中品120种,能治疗补虚、无毒或有小毒,应斟酌病情使用;例:当归、麻黄、厚朴、贝母等下品125种,多为活性强的专科治疗用药、毒性大、不可多服、久服。例;常山、大黄、半夏、桔梗、乌头等2)《本草经集注》:是梁朝陶弘景于公元492-500年间著成,全书收载药物730种。3)《新修本草》:是由唐王朝政府出面组织苏敬、李静22人集体编修的。历时3年(公元675-659年)完稿,定名为《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共54卷,载药844种。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比19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还早880多年。本书在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成就,而且对其后和国外的药学发展也有深远影响。4)《证类本草》;宋代医药学有较大发展,这与王安石的变法,沈括的科学实践和医药学家唐慎策的卓越贡献分不开。此期的本草著述较多.5)《本草纲目》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是比较重视医药事业发展的,朱元璋曾说过:“三皇继天立极,开万世教化之原,泊于药师可乎?”其意思是说三皇以来都离不开药师。故于1369年建御药房,设药典局和相应的官职。《本草纲目》是伟大医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精力,广搜博采,参阅800多种书,行程成万里实地考查,亲身实践,历时27年完成的一部科学巨著。全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附图1109幅,新增药物374种,分为52卷16部62类,约200万字。采用正名为纲,附释为目的办法,“以纲带目,纲举目张”,故书名叫《本草纲目》。《本草纲目》采取“析族分类”的科学方法,先将药物分为矿物药、植物药和动物药,综合了16世纪前的矿物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知识。在药物排列中,多有符合自然演化分类区系之处,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在科技史上的辉煌成就,远远超出了本草学的范畴。所以该书一出版(1596年)就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不仅风行国内,并从17世纪初便在国外广泛传播,已有多种文字译本,成为世界上有名的文献。第三节近现代药学发展1近代药学相关科学的发展化学:17世纪-18世纪,英国、法国、俄国。道尔顿的原子分子学说,拉瓦锡指出燃烧的化学本质,门捷列夫建立了元素周期表。至19世纪,无机化学一系列定律与学说,三酸二碱和合成氨化学工业已建立。尿素的发现打破了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界限。分析化学建立了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法、重量法、容量法等定量分析方法。生物学:1735年,瑞典植物学家林耐提出动植物的分类系统及命名方法,成为植物学世界通用命名与分类方法。医学:18世纪末-19世纪,英国医生琴纳发明了牛痘法预防天花;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免疫的概念,在1881年研制出炭疽杆菌减毒疫苗,以后又研制出狂犬疫苗。德国医生科赫发现结核杆菌并提出细菌是导致许多疾病的真正原因。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的医生科赫。在世界生物学界,对于选择结核病的研究成果授奖,许多人持异议。1876年,科赫找到了炭疽病的病因;1882年,科赫发现了结核病菌;1884年,他又确认了霍乱病菌;1896年,他在南非战胜了口蹄疫;1898年赴意大利考察儿童疟疾等等。这位内科医生在治疗传染病方面确实功勋卓著。作为科学家,科赫的贡献不仅是治疗结核病等传染病,而是确立了现代细菌学的方法。2近代药学的发展医学化学学派:17-18世纪发现了很多化学药如:芒硝(Na2SO4·10H2O),酒石酸,乳酸等,还发现了氧气、氯气、高锰酸钾等。药理学的形成:1805年,从鸦片中得到吗啡结晶,1817年从吐根中得到吐根碱结晶,以后从各种草药中陆续提出了尼古丁、阿托品、麻黄素等,这些化学物质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被研究。19世纪,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药理学实验室,撰写了的第一本药理学教科书,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药理学杂志《实验病理学与药理学学报》。药物化学的形成:19世纪有机化学工业发展很快,相继发现了乙醚、氧化亚氮、氯仿等气体具有麻醉作用,开发出麻醉药;苯酚、漂白粉被发现有杀菌作用,用于手术器械和手的消毒,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1859年,德国化学家由苯酚合成了水杨酸,进而制成了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1847年合成了硝酸甘油,至今仍用于治疗心绞痛。第四节现代药学发展20世纪100年药物发展呈现三次飞跃。1900-1950年,以磺胺药、抗生素的发现与大量生产使用为标志,重点是针对各种感染性疾病。1950-1970年,重点转移到各种非感染性疾病,如受体拮抗剂、β-肾上腺素拮抗剂、普萘洛尔、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1970年以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药物的出现,使生物大分子活性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遗传病、恶性肿瘤,如胰岛素、干扰素、人生长激素等。三、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一、抗感染药物的发展二、非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发展一、抗感染药物的发展1906年德国医生Ehrlich合成出第一个人体内杀灭病原体的化合物“六0六”。1935德国化学家Mietzsch、Klarar与药理学家Domagk共同研制出百浪多息(磺胺)。1935-1939年,多马克发表了有关药物的实验报告之后,立即引起了一系列磺胺类药物的发明。这样,磺胺类药物就成为人类征服链球菌感染的各类疾病的有效药物。1939年,由美、法、英等国医学家提名,多马克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当多马
本文标题:药物的历史与现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6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