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电力电缆事故处理规程6
电力电缆事故处理规程1第六篇电力电缆1运行中异常现象1.1电力电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停电检查和处理:1.1.1油浸电缆终端头、中间头漏油;1.1.2电缆终端头局部电晕放电;1.1.3电缆线芯温度超过65℃(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为90℃);1.1.4电缆运行电流超过《电气设备运行规程》电力电缆篇第1.4条所规定的允许载流量;1.1.5电缆终端头电缆鼻子处过热变色;1.1.6电缆中间接头出现局部过热、变色、电缆胶溢出等现象;1.1.7电缆外部机械损伤。1.2电缆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见表1。电力电缆事故处理规程2表1电缆线路常见的故障原因序号要素原因1绝缘受潮①电缆终端头或中间头密封不良;②电缆护层破损;③电缆本身进水;④电缆敷设位差过大,造成高地位绝缘油枯干,绝缘强度下降。2绝缘老化①电缆使用年限久;②电缆绝缘受潮;③电缆过负荷运行;④环境恶劣。3绝缘击穿①电缆绝缘进水、受潮,在电热作用下,产生局部放电,加速老化,导致绝缘击穿;②由于预防性试验电压较高,击穿电缆的薄弱环节;③电缆制作工艺不严,伤了线芯绝缘。4机械损伤①电缆受外力损伤;②直埋电缆段的基建、土方、施工;③电缆弯曲半径过小;④地层沉陷、滑坡、洪水冲刷,使其承受过大的拉力等。5过负荷①电缆线路负荷分配不均;②电缆截面选择不当。6过热①电缆过载;②环境通风不良。7过电压①雷击电压;②电缆短路电压;③谐振过电压。电力电缆事故处理规程32故障及处理2.1电缆终端、中间头漏油,应停电后进行堵漏,必要时重做电缆接头。2.2当电缆终端头电晕放电,可采用等电位方法解决,在各芯线绝缘表面包上一段金属带,并相互连接消除电晕,此外还可将附加绝缘包成一个应力锥改善电场分布。2.3电缆鼻子过热,说明压接处接触电阻过大,应重新压接鼻子。2.4电缆中间头发现过热,电缆胶溢出,则应打开电缆中间接线盒或热缩管,进行检查处理。2.5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重新制作后的电缆,必须进行直流泄漏试验,试验标准按DL/T596-1996《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要求执行。2.6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重新制作后的电缆,必须核定相位。2.7电缆中间头的制作,油纸绝缘电缆可采用电缆胶浇注工艺,也可采用热缩工艺,塑料绝缘电缆可采用热缩工艺,也可采用干包工艺,同时电缆中间头制作后,应详细记录制作时间、地点、工艺方法、电缆长度、接头个数及制作人,并妥善保存于该电缆线路的运行档案内。2.8为防止由于电缆护套和铠装层中流动的杂散电流引起零序保护器的误动作,在零序电流互感器与电缆终端头之间的电缆及没有金属外壳的电缆头,必须用绝缘材料与支架隔离。电缆终端头接地线焊点在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可直接接地;电缆终端头接地线焊点在互感器以电力电缆事故处理规程4上时,接地线必须自上而下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再接地,同时接地线采用绝缘导线。2.9当电缆沟内电缆因瓦斯爆炸或其它原因着火烧坏时,应对沟内电缆逐条进行检查,对损伤的电缆予以更换,对长距离的系统电缆可只更换故障段。2.10电缆接地故障的查找应根据故障性质及故障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2.10.1当运行中6kV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信号时,应在2h内查出接地原因并消除故障。如果接地信号无选择性,则一般可用以下方法判断故障电缆:2.10.1.1将出现接地信号的电缆退出运行,并摇测该电缆各相绝缘电阻值;2.10.1.2将出现接地信号的电缆由一段倒闸到另一段运行,观察接地信号的变化情况,直至查出故障电缆,然后退出运行并通过试验确定。2.10.2当电缆发生金属性接地或低阻值接地故障时,可利用电桥法(如QF1型电缆探伤仪)或低压脉冲反射示波器法(如UG—1型晶体管电缆故障遥测仪)等其它方法,粗测出故障点大概距离。对于高压电缆,可再对故障相加直流高压,造成间隙间断放电,利用定点仪(即晶体管放大电路将故障点的振动声放大)进行定点。2.10.3当电缆故障为高阻值接地时,可先降低故障点的接地电阻,然后按第2.10.2条进行查找。2.10.4当高压电缆的故障为高阻值接地时,也可利用高压脉冲振荡示波器法(如DGC—711电缆故障测试仪)电力电缆事故处理规程5进行粗测,然后用定点仪定点。2.10.5对埋地敷设的电缆,如果不清楚其走向,可用路径探测仪测出电缆走向后再用定点仪定点。2.10.6为尽快查找出电缆故障,应综合分析并灵活应用各种探测方法。如中间接头、基建动土处的故障率较高,电缆沟敷设的电缆可采用木制听棒定点等等。3事故预防措施3.1值班人员应做好室内电缆和室外电缆沟的巡检工作,消除各种事故隐患。如处理过热的电缆接头,补齐缺损的电缆沟盖板等等。3.2认真做好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对绝缘电阻偏低、直流泄漏值增大的电缆应加强检查,必要时可缩短试验周期,对绝缘趋于老化的电缆应予以更换。3.3制作中间接头或终端头时,应按《电气设备检修规程》电力电缆篇第4节要求执行。3.4做好电缆沟的排水、防火、防爆、防腐工作:3.4.1为使电缆沟不积水,应有排水设施,生产装置内的污水、废油均不得排入电缆沟;3.4.2做好电缆防火工作,采取“封”、“堵”、“涂”、“隔”等措施。采用电缆防火槽盒,分层隔离,分段堵、封,电缆涂刷防火涂料和缠包防火带相结合,电缆沟接口处设置阻火墙,电缆出线口用防火堵料密封;3.4.3做好生产装置沟内电缆的防爆工作,采用阻隔段填沙或正压通风措施。当电缆沟内的爆炸性气体达到一定值时,由设置在沟内的瓦斯检测器送出信号,控制系电力电缆事故处理规程6统起动风机,对装置电缆沟施以正压风;3.4.4防止电缆的腐蚀,不应将电缆埋设在化学物质污染严重的土壤内。在含有损害电缆铅包的化学物质地区,应采用聚氯乙烯外护套电缆。
本文标题:电力电缆事故处理规程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