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师编制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心...
1新课程师资培训统一考试模拟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新课程师资培训统一考试模拟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勤于动手。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和命题的依据。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分。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3分。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3。第三结合教学实践2分。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2分。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2分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取多种信息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6分。五、论述题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要点1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被教育界广泛接受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分。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除了被广泛认同的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以外人们实际上存在着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种智能只不过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完全一样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长和个体差异3分。2学生个2性特长不同是客观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5分。3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发现其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创造条件培养其特长同时对学生相对薄弱的方面加强指导和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5分。参考题一、试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实现哪些转变?答案要点: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2.从教学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教师行为的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二、简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答案要点:1.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三、阐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落实学习方式的转变?答案要点: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4)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从最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经验得到的一切都是课程,而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精神、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典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如独特的个性、卓越的创新、超常的表现)等等。3.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种通过严格程式化的规则、过程、步骤进行监控的系统方法并不适应这项工作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1、,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答案:近代学校系统)2、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教育的过程。(答案:非制度化)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教育。(答案:学校教育)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教育,六艺是指数等六门课程。(答案:礼、乐、射、御、书、数)5、中国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即《大学》、。(答案:《论语》、《孟子》、《中庸》)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教育,也就是的教育制度。(答案:正规教育,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7、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答案: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答案:大教学论)9、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者是_,现代教育学流派的代言人是。(答案:赫尔巴特,杜威)10、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中。(答案:理想国)二、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2、教育(狭义):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3、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三、选择题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3、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A、四书B、五经C、六艺D、八股文4、义务教育的实施在()之后。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第四次工业革命5、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6、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A、中庸B、大学C、论语来源:D、学记7、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著作是()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8、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启发教学的教育家是我国的()。A、孔子B、孟子C、荀子D、朱熹9、主张有教无类的观点的人是()。A、孔予B、孟子C、荀子D、朱熹10、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著作是()。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1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赫尔巴特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A、中庸B、大学C、盂子D、学记1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3A、布鲁纳、《教育过程》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C、赞科大、《教学与发展》D、凯洛大、《教育学》14、重视启发教学,提出助产术的人是()。A、亚里斯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15、第一个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16、强调儿童中心主义观点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17、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而编写《教育学》的是教育家()。A、夸美纽斯B、杜威C、凯洛夫来源:考试大D、赫尔巴特18、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的标志是()。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民主主义与教育》D、《普通
本文标题:教师编制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7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