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2.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3.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教学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合作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上网查找有关“都江堰”和商鞅变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编演历史剧“立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小结: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言必信,行必果。同时这个故事也说明让别人相信你,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一步。导入: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一)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读)(二)自主学习,感知基础知识:温馨提示: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依据提纲,自学教材,探索、交流、讨论。1.说出铁农具、牛耕出现和推广的时间?意义?2.记住都江堰兴修的时间、人物,结合《都江堰示意图》分析它的作用吗?3.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4.结合《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分析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及产生的作用?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温馨提示:小组内依据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统一认识,然后,标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留待解决。(二)、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1.出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等生产工具的图片,指导学生结合发展历程,分析由此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师生共同回忆,启发学生发表见解,然后板书,体现发展历程,进一步区分不同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石器木棒→青铜器→铁农具、牛耕出现→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牛耕推广共同得出启示:生产工具不断进步,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2.结合61页李冰石像和诗句:“始知秦太守,伯禹亦不如”,分析都江堰的工程原理,产生的作用?【引导】①观看视频,展示都江堰防洪灌溉的原理,尝试画出都江堰防洪灌溉示意图,启发学生自由发言,争取最全面的答案。②教师补充讲解: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了,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这样高超的设计和工程质量不能不令人赞叹!所以后人说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因此我们要珍惜水资源,增强节水意识。③启发学生结合“今天的都江堰图片”,分组交流,“假如你是导游,请用简明的语言为参观者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历史与现状”。3.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引导】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②教师出示下列图片,重点点拨,分析:③强调“富强”两字,秦国逐渐国富兵强,为统一全国奠定了经济基础;还要强调变法运动的封建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的政治改革。变法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确定,封建国家的形成。4.结合39页动脑筋,讨论一下: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商鞅变法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引导〕(方法指导,一个历史事件的影响要从眼前和长远两个角度看,长远意义影响更大。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标准。)启发学生积极发言,争取最全面的答案,然后教师予以提示补充:答案提示:变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措施符合秦国国情,顺应了民意;秦孝公的支持。由此得到的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挫折,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他不向旧势力屈服、坚持变法的品质。我国现在正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我们应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为国家改革做出贡献。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结合右图《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你是商鞅,你会用什么样的观点去说服秦孝公和那些守旧的大臣们?2.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那些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造反”,结果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罚把商鞅车裂示众。商鞅的死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感想。〔引导〕方法指导:解决有什么感想、有什么看法等类型的题目,最重要的是先正确理解题目考查的侧重点,扣紧题目的立意,只要观点正确,积极向上,符合题意即可。另外,答案要力求语言简洁通顺,表达清晰。答案提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必须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进行调整,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说明了守旧势力的强大。新生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任何社会变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当触动当权者的利益时,变革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对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变革,我们不仅要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强调指出:经过变法,各国确立了封建制度,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一)精挑细选1.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2.修筑都江堰的李冰是A.秦国人B.齐国人C.魏国人D.楚国人3.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是在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二)、综合运用4.阅读下面有关商鞅变法的叙述,纠正其中的四处错误。公元356年,商鞅在秦始皇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国家以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国有制,由于变法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最终商鞅被杀害。错误:改正:错误:改正:错误:改正:错误:改正:5.知史识图: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是在什么时期、由谁负责修筑的什么工程?这一工程建在什么河流之上?2.说说这项工程的作用。3.中国有句名言:创业难,守业更难。这项工程直到今天依然造福于人民,完全归功于历代人们的维护。说说你的好主意,看看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6.阅读下列材料: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①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谁?②诗中与图片相关的一句话是哪句?③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④最能证明划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什么?⑤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答案与提示:1.D2.A3.C4.错误:公元356年改正:公元前356年;错误:秦始皇改正:秦孝公错误:土地国有制改正:土地私有制;错误:地主阶级改正:旧贵族5.1.这是战国时期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工程。2.都江堰具有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等多重作用,既可以防止洪水,又可以引水灌溉。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的水旱灾基本得到根治,成都平原因之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6.①商鞅②徙木赏千金(立木赏金)③商鞅变法奖励耕战④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终秦灭六国统一天下⑤强国先富民。
本文标题: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