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玻璃工艺学叶巧明教授第二章玻璃生成规律(rulesofglassforming)3(一)玻璃的形成方法1.熔体冷却法(熔融法)如喷枪法、活塞──砧法等,冷却速度可达106~8K/S。对于熔融法,关键是冷却速度。(1)普通熔融法(2)超速冷却熔融法42.非熔融法(1)原始物质为结晶质固体磨碎法:破坏晶格使其非晶质化高压:用高压使晶体的有序化结构得以破坏如密度2.65的晶体石英在350千巴冲击波高压下可形成密度2.22的石英玻璃。晶态白磷250℃在高于7千巴高压下可变成玻璃态磷。放射性照射法:用高速中子或α粒子照射,破坏其有序性水解合成法:醇化金属法、溶胶-凝胶法将含有组成玻璃必要的原子,如Si、Na、K、Ca、Zn、Pb、B和P等的液体有机物(特别是金属醇化物)用乙醇或酮作为溶媒,制成溶液状混合物,待反应完毕后,加水分解成透明凝胶,加热(大大低于玻璃的熔化温度)形成单元或多元系统玻璃。)(2)原始物质为液体气相沉积法:用SiCl4、SiHCl3、SiH4等硅的卤化物在氢气中热分解,气相生成物SiO2沉积在石英玻璃基板上,进一步熔化成高纯石英玻璃。辉光放电法:在含氧气氛中,金属的有机化合物分解在基板上,形成非晶质氧化物薄膜,不需高温,有微波原子氧发生器时,反应可在室温进行。如Si(OC2H5)2生成SiO2。以上两种为气相反应法(3)原始物质为气体真空蒸发:在低温基板上蒸发非晶质薄膜,如Bi、Ge、Si、B、MgO、Al2O3、ZrO2等化合物。阴极溅射法:在低压氧化气氛中,把金属或合金作成阴极飞溅在基板上形成SiO2-PbO-TeO2系统、PbO-SiO2系统和石英系统等薄膜。电沉积:利用电介质溶液的电解反应,在阴极上析出非晶质氧化物,如Ta2O3、Al2O3、ZrO2、Nb2O3等。优点①不用高温;②可制得高纯度、高均质的玻璃;③不易析晶;④开创玻璃新品种。缺点一般制得的玻璃块度小,不能成批连续生产,成本高。(4)非熔融法的特点(二)玻璃的形成条件1.热力学条件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ΔG=ΔH-TΔS当T=T0时,ΔG=0,则ΔH=T0ΔS即ΔS=ΔH/T0又∵对于吸热反应,ΔH、ΔS均>0,且同属一个数量数级。因此:•高温时,T很高,所以ΔH<TΔS,即ΔG<0,所以高温下,吸热反应是自发过程,即熔体在高温下属于稳定相。玻璃析晶是个放热过程,而在高温则要吸热,所以高温下,晶体是不稳定的。•当熔体从高温降温时,随着温度降低,T变小,与焓H有关的因素(如离子的场强、配位)逐渐增强其作用,直到ΔH>TΔS,此时ΔG>0,放热(析晶)是个自发的过程,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以上讨论结果如从右图所示:当T>T0时,G晶>G熔当T<T0时,G玻>G晶,即低温时玻璃有析晶的倾向。故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玻璃态内能>晶态物质内能∴有玻璃态→晶态的趋势玻璃态与晶态的内能差别愈大,愈易析晶,难成玻璃。2.动力学条件从热力学角度看,玻璃是介稳的;但从动力学角度看,它却是稳定的,它转变成晶体的几率很小。因为玻璃的析晶过程必须克服一定的势垒。如果这些势垒很大,尤其当熔体冷却速度很快,粘度就迅速增大,以致降低了内部质点的扩散,来不及进行有规则的排列而形成玻璃。因此,从动力学观点看,生成玻璃的关键是熔体的冷却速度(即粘度增大速度)。冷却速度的表征标准•晶体线生长速度(ν)的倒数(1/ν)•临界冷却速度(指能获得玻璃的最小冷却速度)史蒂弗斯和斯坦恩(Stein)认为每种熔体都存在一个可以形成玻璃的最慢冷却速度,并称之为临界冷却速度CCR(Critical-Cooling-Rate)。它表明只有当冷却速度超过CCR值才能使该种物质形成玻璃。•三T图方法(Temperature-Time-Transformation)(1)冷却速度①容积分率乌尔曼(D.R.Uhlmann)估计:玻璃中能测出的最小晶体体积占熔体总体积的比例约为10-6。容积分率=(VL/V)=/3Iru3t4=10-6其中,VL为熔体中晶体的体积,V为熔体体积,Ir为晶核形成速度,u为晶体生长速度利用上式及Ir、u数据可以作出“三T”图。②由三T图求临界冷却速率(dT/dt)C=TN/N=(Tm-TN)/N其中,Tm—熔化温度,TN—鼻尖点温度,N—鼻尖点时间三T图时间温度NTN临界冷却速率越小,成玻越容易③样品厚度样品的厚度直接影响样品的冷却速度,因此玻璃样品的厚度是另一个描述玻璃形成能力的参数。Yc=(DThN)0.5其中,DTh—样品热扩散系数Yc越大越易形成玻璃粘度越大,越容易形成玻璃。在凝固点(热力学熔点Tm)附近的熔体粘度这也是决定熔体能否生成玻璃的主要标志。熔点处粘度大,质点不易排列、调整,易形成玻璃。(2)粘度(3)“三分之二”规则在相似的粘度-温度曲线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熔点,即Tg/Tm值较大时,易形成玻璃。比值Tg/Tm=2/3左右较好,称为“三分之二”规则。即查哈里阿森规则:•一个氧离子最多同两个阳离子相结合;•在中心阳离子周围的氧离子数(即配位数)必须小于或等于4;•网络多面体间只能顶角相连,水能以面或边相连;•每个多面体至少有3个顶角是共有的(即至少有三个氧离子与其它多面体连接形成无序的连续网络)。3.结晶化学条件(1)氧化物AmOn形成玻璃的条件离子键无方向性、饱和性原子相对位置容易改变,组成晶格容易。共价键有方向性、饱和性,作用范围小。纯共价键化合物为分子结构,以范氏力结合成分子晶体。金属键无方向性、饱和性倾向于最紧密堆积,原子间易成晶格。最不易成玻。过渡键(离子-共价、金属-共价)形成大阴离子,易成玻。如离子-共价键,既有离子键的易变键角、形成无对称变形的趋势,又有共价键的方向、饱和性,不易改变键长、键角倾向。造成长程无序、短程有序。(2)键性熔体要析晶必须破坏原有的化学键,使质点建立新键,所以化学键强大者不易破坏,易形成玻璃。孙光汉单键能理论单键能80kcal/mol的氧化物可单独成玻。阳离子场强理论(笛采尔)阳离子场强用Z/a2表示,其中Z为阳离子的电荷,a为两个离子的中心距离。•Z/a2>1.8的阳离子(如Si4+、B3+、P5+等),为网络形成体;•Z/a2<0.8的阳离子(如R+、R2+),为网络外体;•1.8>Z/a2>0.8的阳离子,为中间体氧化物。(3)键强(三)氧化物玻璃的生成不同阳离子之间的电场强度之差大的(如碱硅酸盐)易形成玻璃;差别小的(如碱土硅酸盐),各自都要“争夺”氧,会引起分相,导致析晶。1.二元系统玻璃生成区(1)一般规律设玻璃形成体氧化物为F;网络外体氧化物为M;中间体氧化物为I,则它们之间可组成以下系统:•F-F(如SiO2、B2O3):易分相,不能形成均一的玻璃;•F-I(如SiO2-Al2O3):熔化温度太高,中间体产生积聚作用,使玻璃分相和析晶,因而玻璃形成范围很小;•I-M、I-I、M-M:无玻璃形成体氧化物,一般不能形成玻璃;•F-M:大多能形成玻璃。规律:①同价R半径越大成玻范围越大。②半径相近,电价越高成玻范围越小。(Li+Mg2+Zr4+)③半径电价均相近,极化率大的成玻范围大。(Pb2+Ba2+)④电场强度大的R不易成玻璃。(如In3+、Zr4+、Th4+)(1)实例0.20.51.01.55040302010R半径成玻区域mol%LiNaKZnCdPbBeMgCaSrBaInLa+2+2+3+RmOn-B2O3二元系统玻璃(F-M型)形成范围与R的半径、电价、极化率、场强、配位数等有关。规律:•R2O/SiO21/2(SiO2含量>66.7%)时,R2O利于成玻•R2O/SiO2=1/2~1时,成玻能力下降•R2O/SiO21(SiO2含量小于50%)时,难以成玻R2O-SiO2二元系统依据:硅氧结构随SiO2含量变化的规律(第一章)SiO2%fSi=Si/O硅氧结构集团桥氧数y1000.5连续的架状结构466.70.4连续的层状结构3500.333连续的链状结构2400.288组群状、双四面体133.30.25孤立的硅氧四面体0RO-SiO2与R2O-SiO2类似,只是RO用量小于50%,且成玻能力更低。2.三元系统玻璃生成规律区(1)三元系统形成玻璃的规律三元系统玻璃形成区可基本上看成是二元的加和,但要注意以下情况:•①由于新的低共熔点的出现,形成区有凸出的部分•②凸出部分的位置受熔点的影响,偏向熔点低的一侧•③中间体氧化物加入(起接枝作用),使玻璃形成范围扩大,若有凸出部分,则偏向高网络形成体一侧;呈半圆形•④对于二元系统,不能形成玻璃的F-I和F-M4,由于有新的低共熔点的出现,使之有生成玻璃的可能,但区域比较小,且形成的玻璃也不太稳定,易析晶。设:M1:R2O;M2:RO;M3:极化率高的氧化物(如PbO、CdO、Bi2O3);M4:高价易积聚的氧化物(如La2O3、ZrO2、Nb2O3、Ta2O5)(2)只有一种玻璃形成体氧化物的系统M1M2M3M4IM1*****M2****M3***M4**I*共有15种可能。①F-M1-M1’(Li-Na-Si)M1熔点低,M1’场强大②F-M1-M2(Na-Ca-Si)1-1*2-2*(M1场强小)M1熔点低③F-M2-M2’(Ba-Sr-B)高F侧分相或析晶。M2场强小(因其含量高)形成范围:F-M1-M1'>F-M1-M2>F-M2-M2'FM1M1’50%F2*21*1M1M2FM2M2’2*22’2’*含有极化率大的阳离子M3的系统④F-M1-M3(K-Pb-Si)3-3*2-2*M3极化率大,可通过离子变形,使配位数降低,M3-O有相当的共价成分,因而有可能进入网络。⑤F-M2-M3(Pb-Ba-B)由F-M1-M3类推⑥F-M3-M3’(Pb-Bi-B)M3+M3’含量可达90%以上。FM1M31*3*13FM2M32*23*3FM3M3’含有高积聚离子氧化物M4的系统⑦F-M1-M4(Li-Ta-Si)F-M4不成玻,所以无交点。⑧F-M2-M4(La-Ba-B)类似F-M1-M4*F=P2O5时F-M4成玻范围较大。*F=B2O3时也有类似情况。磷酸盐玻璃形成区>硼酸盐玻璃形成区>硅酸盐玻璃形成区⑨F-M3-M4(Pb-La-B)⑩F-M4-M4’F-M4不成玻,但由于E三元可成孤岛状形成区。FM1M4FM3M4FM4M4’含有中间体氧化物(I)的系统⑾F-M1-I(Li-Al-Si)在F-M1的高M1一端加入I可使断网得到连接,故呈滴状突出。⑿F-M2-I(Ca-Al-Si)类似F-M1-I⒀F-M3-II可进入网络FM1IFM2(M3)I⒁F-M4-I因M4场强很大,I不能夺取氧,故作用似M4。⒂F-I-I’类似F-M4-M4’FM4IFII’共有5种情况:①F-F’-M1有分相的情况。典型系统如Na2O-B2O3-SiO2、Li2O-B2O3-SiO2②F-F’-M2突向低熔点侧③F-F’-M3成玻范围很大(2)含有二种玻璃形成体氧化物的系统M1FF’M2FF’M3FF’④F-F’-M4高积聚体使玻璃形成范围一般比较小,并在硅酸盐一侧不能成玻璃。⑤F-F’-I缺少游离氧,难成玻璃,与F-F'-M4类似;如果F-I和F'-I都无玻璃形成区,则三元系统中下部有可能形成范围很小的玻璃区。M4FF’IFF’SiBPBPO4经24小时不析晶(900C)(3)含有三种F的系统例如,B2O3—SiO2—P2O5,其中可能存在不析晶区,但研究不够。
本文标题:第二章玻璃生成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9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