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整理
婚姻制度血缘婚:原始社会中同一原始群体内同辈男女间的集团婚,只允许同辈男女(兄妹)发生两性关系,排斥亲(父母)子(子女)通婚群婚:原始群婚是人类祖先实行的一种两性偶合关系伙婚:伙婚又称亚血缘婚,伙婚制家庭亦即普纳鲁亚家庭。一群兄弟和不是自己姐妹的另一群女子通婚,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男女之间互称“亲密的伙伴”普纳鲁亚家庭: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姐妹,与其他集团的一群男子互相集体通婚,丈夫们互称“普那路亚”;同样,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兄弟,与其他集团的一群女子互相集体通婚,妻子们也互称“普那路亚”。由这种婚姻关系产生的家庭形式,称为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指原始社会时期,成年男女双方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不牢固的夫妻关系,属于个体婚专偶婚:俗称一夫一妻制,指一对不同族属的男女,通过社会、政治的媒介,建立了带独占同居性质的牢固持久的婚姻关系。具有不可离异性和男权至上的特点,形成以父系家长母权制:指按母系或女子血缘关系计算继嗣关系和继承财产关系的氏族、家庭制度父权制:指男性统治,一个社会中,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领域还是家庭领域,所有权威的位置都保留给男性导民婚配:管理婚姻的官员(大司徒、媒氏等)用婚姻的礼仪去教化百姓,帮助他们及时嫁娶,以减少社会上的怨女旷夫。倘若男三十、女二十尚未婚嫁,政府就要督促其婚配嫁娶有媒:封建聘娶婚把媒妁之言作为婚姻成立的必备条件,并以法律的形式对媒聘的履行做了严格规定。凡是不经过媒人沟通而自由结合者,都属不法,社会不予认可父母之命:父母之命是封建聘娶婚姻的必备条件,子女的婚姻都必须经过父母同意才可以嫁娶同姓不婚:西周重要的婚姻政策。西周,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唐代,同姓共宗禁止婚配;明、清法律严禁同宗婚配,对同姓不同宗则开禁媵妾:媵指陪嫁的女子,古代诸侯娶妻,女方多以兄弟之女和新娘的妹妹为随嫁,即媵。媵制实为上古姐妹共夫婚俗的遗存。秦亡后,媵制消失。妾在先秦和秦汉时是指女奴,后指一夫一妻多妾制结构中,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妾可以像一般物品那样进行买卖、赠送、交换和赏赐婚姻六礼:汉族传统嫁娶的礼仪,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起源于周代,西周时期,“婚姻六礼”也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和必经程序(注:六礼内涵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与女方订婚纳征:又称纳币,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请期:男方携礼至女方家商定婚期亲迎: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七出:古代丈夫遗弃妻子的七条理由,分别是不顺父母(对公婆不顺从或侍奉不周到)、无子(婚后不育)、嫉妒(妻子对丈夫淫乱或广置妻妾不得不满)、多口舌(对家庭事务发表独立意见或按自己意愿行事)、淫(妻子与他人通奸)、有恶疾(夫妻之间一方患有恶性传染病或难以痊愈的疾病)和盗窃(除本意外还包括妻子自主的处分夫家财产)三不去:古代离婚制度中,用以规定丈夫不得任意休妻的三种情况。妻子因娘家无人,没有归处不能去;和丈夫共同为过世公婆服丧的妻子不能去;娶时男方贫贱,日后富贵,不能去贞节观:四层内涵:治好家内,以敬顺为德;夫死不嫁,从一而终;不淫乱;处女贞。三大要求:女性婚前不与异性同居,保持童贞;婚后只与丈夫同居,保持妇贞;夫死不嫁,保持从一之贞。(注:贞节观单方面要求妇女注重操行,表现出明显不平等)三从四德:古代妇女言行举止的基本准则,“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改嫁:指已婚女人离婚或丧夫后嫁给另一个男人。儒家曾大力倡导寡妇不许改嫁,但古代离婚制对妇女改嫁有一个从宽容到严格限制的过程。明清以前公众舆论未把改嫁视为非礼;宋代理学谴责改嫁,但法律仍明令允许改嫁;明清时期禁止妇女改嫁,对寡妇受节采取奖励政策服饰文化服饰: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既是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民族共同生活的记忆史。服饰的构成要素是织物、样式、色彩、图案和配饰。除了具有护体、御寒、美化等功能外,又是职业标志、阶级标志、信仰标志和礼仪标志麻织:以大麻和苎麻等各种麻型纱线为纺织材料编织经、纬纱交织的织物的工艺过程(注:升是古代计算麻织物纱支的单位,,每升为80根经线,升数多则织物细密发展过程:上古时代已用手编织物制衣;新石器时代中期已有原始纺织手工业;商周麻织技术很高,发明了浸沤发酵法,对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丝织:通过养蚕、缫丝、织绸编织成丝织物(注:丝绸服装是最能代表中国服饰文化特色的传统服装。中国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发展过程P91-92)棉纺织:将棉花、丝绸等棉原材料利用手工或者机器将其织成一块完整的布(P92-93)上衣:衣指上衣。(P93详细介绍各朝代上衣形制)下裳:商周时期下身穿的衣服称为“裳”(详见P93)深衣:始于春秋时期的一种服制,尊卑共服,面料为丝帛。款式是上窄、下宽、束腰、交领、右衽、曲裾(大襟)、宽袂(袖)、小祛(袖口)(特点:上衣下裳连为一体,且无男女式样区别。整体上窄下宽,与后世的袍呈筒状不同。多系腰带,腰带上不及肋骨,下不及髋骨)胡服:本是适于骑射的戎装,特点为上衣下裤,上衣款式为直领、对襟、窄袖、开衩。佩饰:玉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佩饰,腰带是古代重要的带饰,以纹绣为饰的香囊和佩巾,用五色丝缕编织的彩缕也是古代流行的佩饰(建议详见P96)首饰:发饰、耳饰、项饰和手饰的统称【发饰常见簪、钗、胜和步摇;耳饰有耳瑱、耳环、耳坠,环形或球形通常称为珥、珰,在耳环下垂挂珠玉、宝石的称为耳坠;项饰有串珠(用珠类串珠的项链)、璎珞(用珠玉缀串在项圈上);手饰包括指环(约指、戒指,作为定亲信物)和手镯(钏)】面饰:古代妇女面部的妆饰物。主要有粉脂、眉黛和贴花子等,有浓抹和淡妆之分。(画眉、浓抹、淡妆、贴花子内容详见P97)冕:周代贵族戴的冠,是最高级别的帽子,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可以戴,只用于敬天祭祖、朝贺册封等典礼活动。(形制:下有冕圈,称为武。冕圈上覆有木板,叫做延,延表面糊有上黑下红的布帛或丝帛,黑代表天,红代表地……详见P97)弁:一种仅次于冕的男式皮质礼帽,自天子至于士在一般的正式场合都可戴用。弁主要有爵弁、皮弁之分形制:上锐下广,如两手相合状,缝合处缀以五彩玉石。冠服制度:P97-99幞头:用葛或绢帛裁成四方巾,两个巾角向前系住发髻,另外两个巾角在脑后系结,使之自然下垂冕服:周代帝王和官员的朝服。头戴有垂旒的冕,身穿绘有纹饰的袍。品色服制度:以服装色彩区别品秩的高低。(注:书上只有品色服制度,书后只有品色服,但百度只有品色服制度)朝服:在朝受事或祭典礼仪时穿的服制,服式多为宽衣大袖,华丽尊贵。公服:官员在职公事或接待宾客时穿的服制,纹饰简约丧服:死者亲属为哀悼死者而穿戴的衣帽服饰五服制:中国古代丧服称为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服制。饮食文化主食:中国传统主食是谷类,谷是禾本科粮作物的总。(建议详见P101)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书上并无五谷释义)副食: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的副食为菜肴。六畜:家畜类的马、牛、羊、鸡、犬、豕园圃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指农民家中种菜、种水果的小园子。(详见P103)烹饪:(P103页,主要是各时代的烹饪发展)菜系:即地方风味。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杨菜饮食器具:包括陶器、铜器、金器、银器、玉器、漆器、瓷器,器具上雕缕纹饰。茶文化: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书上并无定义,详见书P105)制茶工艺:古人:口嚼生食茶叶,以后以水煮鲜茶叶羹饮;周代,把茶叶晒干,以随时水煮饮用;三国时期,制作茶饼;唐代,蒸青法和炒青法。民间茶俗:婚姻以茶为礼,把茶作为纯洁、忠贞和婚姻恒久牢固的象征;客来敬茶;以茶祭祀品茗:品茶P106(三)酒文化: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书上无定义,详见P106-108)酿酒业:独立而庞大的手工业部门(详见P106-107(一))饮酒习俗:节日饮酒,体现群体之间分享、庆祝、纳吉、驱邪、敬祖等亲友情结和信仰礼俗;人生礼仪活动饮酒;以酒待客,劝客饮酒饮食礼俗:详见P108-109(一),太多了打不完饮食禁忌:饮食是忌讳的用餐行为。忌用长短筷、杂色筷、断筷,认为是凶兆;吃饭时忌讳插筷、舔筷、叨筷、拔筷,认为不礼;筷子交叉而放“交叉十字”、用餐时将筷子颠倒“颠倒乾坤”、用餐时拿筷子敲打碗筷“击盏敲盅”都不文明。双手夹筷合手而拜“拜筷”是对佛神的亵渎。饮食疗法:通过饮食调理以治病养生(特点在P109倒数三段)因人制宜:根据食性和患者体质、性别和年龄差异,辩证施食,从而收到治疗或健身的功效。因时制宜:根据时令和水土不同,选择有利于养生的食物。饮食有节:饮食种类合理搭配,不可偏嗜。审美观:中国古典美学的产生于饮食有密切关系,审美快感最初来源于味觉,审美欲求从属于物质欲求中和观:中和观把和谐统一视为宇宙万物的最高境界,主张经调适而达到和谐,在多样中追求统一。这一观念也体现在饮食中,中国饮食讲究五味调和,并通过饮食来构建人际关系网络、传递及强化亲情和友情。五行学说:一方面,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木水火土来说明各种物质的起源,一方面又从口味上将咸苦酸辛甘这五味与五行相对应。五味调和:对多样而丰富生动的物质加以增减调配,使其适中。五味指:咸苦酸辛甘聚餐制:相对于分餐制,中国宴席采用聚餐制,认为聚餐制更利于情感交流,卫生则退居其次。饮食娱乐:在传统群体饮食活动中,常常穿插各种游戏,既助酒性,增添情趣,又展才华。(具体游戏详见P111)交通文化战车:又称“兵车”或“戎车”,机动性强,进攻时具有摧枯拉朽般的威力,防守时排列成行,敌人也很难逾越。战国以前,车既是重要的运输工具,也是主要的作战工具。就其用途而言,主要有用于驰逐攻击的攻车和用于设障、运输的守车两类。栈车:用竹木散材编制车厢,上有蔑席卷棚,前后无档,双直辕,驾一马,既可运货又可载人,是民间使用较为普遍的普通车辆。安车:驾一马的小型坐车,比较安适,所以老臣和妇女多乘安车。战国以后,安车常驾四马,为了使行走更加安稳,常用蒲草裹轮。安车蒲轮,征聘贤士,对君而言用以表示礼贤下士,对被征聘者而言则是一种殊荣。传车:古代驿站又称“传”,驿站专用的车子就叫做“传车”,用以传递消息、命令,也用作过往官员的备乘之车。温车:是古代的一种卧车,设有帷幔和车窗,可以根据气温开闭车窗,以调节车内温度,后来也常被用来作为丧车。轿车:一种马或骡拉的客车,有车顶,四周有帐幔,车的形状像轿子。用骡牵挽的轿车又叫“骡车”。独轮车:出现于两汉之交,是一种手推车,中间只有一轮,由一人推行,既能载人又可装货,平原山地、大路小路皆可灵活便捷地推行,至今仍在部分农村地区使用。独轮车的发明是中国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制作和使用比欧洲早了10个世纪。肩舆:即轿子,起初只作为山行的代步工具,并为普遍流行。宋以后出门盛行坐轿,轿子便成为除车以外陆行的重要代步工具。轿子种类多样,设帷幔的称“暗轿”,不设帷幔的称“亮轿”,皇家乘坐的称“皇轿”,官员乘坐的称“官轿”,用于婚礼的称“花轿”,清代有“八抬大轿”,是高级官员乘坐的轿子。舆:古代车子的车厢,左右两侧有木板或护栏,后面栏板中央留有缺口,作为车门,供乘车人上下。轼:设于车厢前部的横木,也可延曲于车的两侧,供人扶手或凭倚用。辕:又称“辀”,单辕称“辀”,双辕称“辕”。汉代起,辕成为车杠的通称,而且马车大多为双辕,这是马车的一大进步。辐:车轮的辐条,一般每个车轮有30根辐。早期的车辐为木制的长棍,一端接辋,即车轮的边框,一边接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有孔,车轴即插入毂中。楼船:巨船在汉代称为“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9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