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2015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2015年修订版)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长期以来,中国广大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极其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背景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及各级官吏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背景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又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背景年份银钱比价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手工业产品价格指数18211001001001845159.998.8104.21850176.1112.2120.7直隶宁津县银钱和商品价格指数永安金田村中坪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东乡大旺樟村洪秀全称“天王”1851年9月,攻占永安,封王建制诸王,初建政权。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进程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进程1851185318561864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天京陷落金田起义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时期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目》、《资政新篇》等,明确规定了土地制度、军队编制和施政方针。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体现其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精神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顶峰1试图将生产限制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2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3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了由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改革领域改革内容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等事业,奖励发明思想文化方面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合乎历史发展的潮流1未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缺少实现其理想的阶级力量2缺乏实行的客观条件3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起义历时14年转战18省,先后攻克城镇600多座,规模空前宏伟,成为中国历史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1862年4月,打伤英国海军司令何伯1862年5月,击毙法国海军司令卜罗德1862年6月,俘虏“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1862年9月,“常胜军”头目华尔被打伤毙命太平天国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革命是19世纪中叶亚洲反对殖民主义斗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对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有着很大影响。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曾国藩李鸿章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是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建立反革命联合战线,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力量过于强大。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客观原因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能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以宗教来发动群众,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无法提出正确的政治纲领不能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和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1农民无法担负反帝反封建领导重任2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3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洋务运动(10'44)一、洋务事业的兴办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地方军阀官僚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较多的中央权贵,开始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才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从而形成了洋务派。一、洋务事业的兴办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洋务派洋务运动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和“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以拯救清王朝统治、御侮自强为目的,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一、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性质从1860年到1890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20多个军工企业。其中最早的是安庆内军械所,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是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造船厂是福州船政局,设备最先进的兵工厂是湖北枪炮厂。一、洋务事业的兴办兴办近代企业一、洋务事业的兴办兴办近代企业军事工业创办人军事工业创办人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天津开平矿务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汉阳铁厂张之洞天津机器局崇厚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湖北枪炮厂张之洞上海机器织布局李鸿章从1870年开始,清政府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船舰六七十艘,有相当规模。其中,北洋水师有大小舰只二十余艘。北洋舰队一、洋务事业的兴办南洋舰队福建水师中国第一艘铁甲舰——平远号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一、洋务事业的兴办创办时间学堂名称类别1862年京师同文馆外语1863年上海广方言馆外语1866年福州船政学堂军事1880年天津水师学堂军事1885年天津武备学堂军事1876年福州电气学塾科技1880年天津电报学堂科技1872-1875年,洋务派派遣了四批学童共120人赴美留学。1875-1885年,福州船政学堂共派出留欧学生三批共69人。首批留学生大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872年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具有抵制作用,但又有妥协和勾结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也有阻碍冲击了封建思想和观念,但没能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外国侵略者的压制破坏封建顽固派的反对和阻挠洋务派本身的封建性、依附性和腐朽性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证明,地主阶级企图在维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技术求强求富,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洋务运动不仅没有使中国“强”和“富”,甚至也没能够使清王朝免于衰落、灭亡的命运。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4'04)历史背景洋务运动和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思想基础西学的传播,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戊戌维新的背景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维新派的活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康有为曾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1895年他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康、梁变法的前奏。公车上书1895年5月1日,康有力约集19省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000余人商议请愿事宜,并起草了1.8万多字的《上皇帝书》,提出拒绝批准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签名举人达1300多人。5月2日,各省举人联合把《上皇帝书》递到都察院,史称“公车上书”。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撰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撰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等。康有为还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创设学会学会名称创办时间创办地创办人强学会1895上海康有为、梁启超粤学会1897北京康有为闽学会1898北京林旭蜀学会1898北京杨锐关学会1898北京杨深秀南学会1898湖南谭嗣同、唐才常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主持的长沙时务学堂设立学堂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1895-1898年间,维新派在全国创办报刊达30多种,有宣传变法的《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有专门介绍西方科技的《实学报》、《通学报》等;有专门报道经济的《工商学报》、《商务报》等。创办报刊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在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洋务派要不要维新变法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维新派顽固派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敌四起。……此可谓有百害者也。洋务派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欲兴民权,只速乱耳,安得不亡;民主万不可设,民权万不可重,议院万不可通。君主立宪可以“解生民于倒悬之危,置国家于磐石之安”。维新派顽固派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讲西学必先通中学,必以中学固其根柢。洋务派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废则圣道衰,人心乱矣;中人之学西学,但知夷意而变我民,使人相率而入于夷狄。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维新派顽固派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湘剧《谭嗣同》中“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场面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的意义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戊戌变法(6'46)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1898年(农历戊戌年)6月11日,在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此后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光绪皇帝与康有为、梁启超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取消旗人特权政治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设学堂,倡西学,废八股设译书局,派遣留学奖励办报,准许自由组织学会奖励农工商业和发明创造办商学、商报,设商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方面百日维新的内容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百日维新的失败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宣布“训政”,杀害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变法以失败而告终。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刘光第杨锐林旭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百日维新的失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政治改革运动2严重民族危机下的爱国救亡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31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主观原因新旧力量的对比悬殊客观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复习思考题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2015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1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