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路基试验段填方开工报告
1丹(东)拉(萨)国道主干线西宁过境公路西段第五合同段(K7+420~K7+540路基试验段填方)开工报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重庆中宇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中天路桥有限公司日期:二00七年九月2目录1、工程分项开工申请批复单2、施工放样报验单3、人员、机械设备一览表4、试验成果报告5、施工方案①工程概况②施工安排③施工技术方案、方法及措施④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⑤环境保证措施及安排6、施工详图(附后)3分项开工申请批复表承包单位:中天路桥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中宇监理公司编号:NH□□□□—□□□□开工项目:路基填方试验段桩号:K7+420~K7+540建议开工日期:2007年9月5日计划完工日期:2005年9月30日此项工程负责人姓名:王心初附件:1、施工放样报验单2、试验段施工方案承包人: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签字:年月日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签字:年月日4施工放样报验单承包单位:中天路桥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中宇监理公司编号:NH□□□□—□□□□致驻地监理工程师:根据合同要求,业已完成K7+420~K7+540段填方试验段的施工放样工作,清单如下,请予查验。承包人:日期:2007年8月24日桩号或位置工程或部位名称放样内容备注K7+420~K7+540填方试验路段桩位附件:1、测量成果表监理员意见:签字:日期:年月日监理工程师意见:签字:日期:年月日5控制点成果表工程名称:西宁西过境公路西段路基工程5合同段点号等级坐标(m)高程(m)备注XY注:平面采用西湟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01°48′~101°49′,1956年黄海高程系。编制:校核:日期:6主要人员表序号姓名职称职务备注1王志川高级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全面组织管理2汪厚意高级工程师项目总工技术、方案制定3孙鹏程高级工程师项目副总工技术指导4汪荣工程师项目部支部书记职工教育5谢家新工程师工程部长施工组织管理6刘海青经济师综合部长协调组织7王心初工程师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施工管理8王逐浪工程师质检负责人质量检查9王永忠工程师安全部长生产安全10王平经济师材设部长材料采购11隆森工程师测量负责人施工放样12赵金忠机修技师机修负责人机械维修、保养7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厂牌备注1挖掘机PC2201.2m32台2推土机D85165kw2台3装载机ZL503m32台4振动压路机YZ20D20T1台5自卸汽车15T二汽10台8试验检测仪器配置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WX-2台12土壤电动击实仪BWH-Ⅲ台13土壤筛0.08-10套14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203A台15CBR承载比仪CBR-1台16轻型触探仪10Kg台17灌砂筒φ150台38电子天平0.1g台19水准仪AL-32X台套1中翰10全站仪DTM-452C台套1Nikon9施工方案丹(东)拉(萨)国道主干线西宁过境公路西段第五合同段路线全长4.2km,其中路基土方填筑有21.46万m3,为此在进行路基填方施工前我们选择K7+420~K7+540段作为填方试验段,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为以后大规模施工提供技术指导。一、试验目的1、优化组合人员及机械设备的配置,找出最佳组合方式,最佳施工方案,充分发挥人员和机械的效率;2、根据路基压实度要求,确定各类压实机械组合作用下的填土松铺厚度、碾压速度、碾压方式、碾压遍数;3、掌握填方路段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治的施工方法;探索其路基处置处治方法、施工工艺和技术保障措施;4、熟悉施工运作程序和各种检测手段,使以后工程施工在有序、有效的组织和监督下优质高效进行。二、试验段的选取在选择试验段时我们综合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1、试验段是否具有代表性。从设计资料上看,K7+420~K7+540段路基平均填土高度大于3m,为填方路基;能代表合同段的基本情况,试验段填筑成功对以后的施工的指导作用很有代表性。2、试验段是否具备开工条件。试验段选取在K7+420~K7+540段,距土场距离100米,施工便道已修成且状况良好,不存在由于10便道或土源缺乏导致试验段施工中断。三、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熟悉图纸、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和对线路控制点进行复测。2、定取土场和弃土场,我合同段计划将K7+800至K8+380挖方段作为取土场,各种垃圾、植被等废弃物运至K9+050右侧100m山谷弃土场内,施工期间需在弃土场作好简易防护,避免水土流失给周围环境造成破坏。3、试验室在取土用于该段填筑的场地取样试验,确定土样的最佳含水量等技术参数。4、所有准备用于土方施工的机械设备应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最佳工作状态。5、施工试验路段两侧应做好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场地内不积水。6、作好临时施工便道,便于运输设备通行。(二)地基处理由于此段地质处于湿陷性黄土地段,鉴于湿陷性黄土对工程建设的种种隐蔽性危害,为了保证路堤填筑质量,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我部经研究决定,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11强夯法施工程序框图图例设定及准备作业执行判断作业开始中间调查(n)预定改良目的、改良目标地基条件环境条件强夯法设计事前请查工程用施工计划及施工管理计划试验性施工测试测试夯第一遍第n次夯击计划夯第n次地面管理测试中间调查地表面管理夯击结果地面管理事后调查结束提出报告包括地基改良效果的评价、对将来的预测121、试夯选择一处不少于400m2的场地进行典型试验,为大规模夯击施工提供数据。通过试夯对地基改良效果作出定量评价,根据反馈的资料修正施工设计。再按新方案进行施工,直至达到预定目标。在重锤表层夯实正式施工前,先进行试夯,以查明表层夯实的效果,选定夯锤重量、底面直径和落距,确定最后下沉量(即夯锤最后两击平均每击土面的沉落值,一般取1-2cm)以及相应的最少夯击遍数(同一夯位夯击一下为一遍)和总下沉量。试夯点的数量根据施工现场土的性质决定。试坑形状宜采用矩形或方形。矩形试坑的宽度不小于锤底直径的1.5倍,长度不小于锤底直径的4倍。方形试坑的边长可与拟处理的柱基尺寸相同。试夯前,在坑底旁侧设置探井,其深度不<2.5m,竖向每0.5m取一土样,测定土的天然容量、天然含水量、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等。当天然含水量低于最优含水量2﹪以上时,应均匀增湿,待24小时后进行试夯。夯打前沿试坑中线打入直径18-20cm、长30-40cm的钢筋顺序编号,筋端与坑底表面齐平,作为测量基点,并将初读数记入试夯记录中。在夯打过程中,每夯打两遍进行一次测量,直至在同一位置夯打两遍的平均下沉量不超过1-2cm。试夯结束后,在试坑内挖一探井,从夯实表面起,沿水平方向13和竖向(一般在坑底以下2.5m内)分别每隔25cm采取土样,测定土的力学性质,与夯实前进行对比,确定有效夯实深度。将地基土夯至最后下沉量时的总遍数,即为地基重锤表面夯实施工时在每一夯位处所需的夯打遍数。2、施工内容及行驶线路(1)施工内容施工内容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基坑底面以上预留上层的厚度、确定基坑底面的宽度、含水量的控制、夯锤重量、锤底直径和落锤高度的确定、夯打方法、夯实质量要求、重锤表层夯实地基的容许承载力。(2)行驶线路施工时应按工地实际情安排好吊机的行驶线路,根据吊机行驶线路绘制可行的夯击点布置图,并按夯击点布置图在实地标明夯击点位,当全部夯点夯完后,一次填平夯坑。3、施工要点(1)预算出强夯后可能产生的地面变形,确定地面高程,平整好施工场地。(2)当地表系细颗粒土,且地下孔位高的时候,为保证施工面在地下水位1.5-2.0m以上,需在表层铺0.5-2.0m厚的砂、砂砾或碎石,把场地进行硬化,确保机械通行和施工,又可以加大地下水和表层面的距离,提高夯击的效率。(3)夯击时应按规定的落距进行夯击,夯击位置要准确,落14锤要平稳。(4)在条形基坑(槽)和大面积基坑内进行夯打时,一般采用夯夯相接的方法夯打。每夯打下一循环是从前一循环末开始。(5)夯打位置应与前一循环的夯迹重叠半个夯锤,以消除各次夯迹中形成的凹凸不平现象,以利于将土壤均匀夯实。(6)在高差大的基坑(槽)中进行施工时,应遵循从高处到低处逐层挖土夯实,不宜一次挖成阶梯形,以免夯打时在高低相交处发生坍塌。(7)夯实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除夯击工地表层的浮土,或将浮土在接近最优含水量状态下重新用夯锤以1m左右的落距夯实至设计标高。(8)如基坑(槽)由于夯击而产生的下沉量超过了规定的厚度,需补回填土进行夯实,直至夯到基础底面高。(9)冬季施工时,在夯击开始前应将冻土层挖掉或烧热融解冻土层。若基坑开挖后不能立即夯实,应采取铺隔热地席,填锯末、炉渣等防冻措施。(10)施工过程中,要避免重锤起吊后的旋转,防止锤底倾斜和夯击点不重合。当前一遍夯完后,需用新土或坑壁的土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遍夯击施工,直至完成计划的夯击遍数。(11)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实点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做好详细的现场记录。(12)夯击施工场地,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防护15品,在夯击施工时所有人员需退到安全线以外。(三)路基填筑施工方案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施工准确备测量放线清理现场、填前压实测量复核放样运、布土整平(粗平)整平(精平)碾压路基控制项目自检监理抽检下一层铺筑合格不合格合格含水量检测合格不合格晾晒161、填筑前准备工作用全站仪将路线中桩、边桩进行实地放样,测量原地面高程,绘制横断面图。将路基原地面表土、农作物等进行清除,腐植土应集中堆放以备绿化使用。在清除表土后应组织试验人员对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查,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即会同监理工程师商量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准备工作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进行试验路段施工,填筑时有监理工程师旁站,并做好各种原始数据的详细记录供监理工程师审批。填筑土方来源为挖方路堤开挖土方或取土场土方。2、路基填筑施工路基填筑施工按以下八个步骤进行循环作业:场地清理~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鉴定~路基面整修。填筑前应在处理好的基底上用石灰在填筑范围内打格划线,线格宽度应事先计算好,计算时考虑每车的装车方量和规范要求的30cm松铺厚度,保证一格一车土,推土机推开后能够互相连续且厚度均匀(30cm左右)。以后每层路基填筑前均应打格划线。填筑土方采用装载机和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现场专人指挥汽车倒土,推土机摊开土堆,人工摘除掺杂在土中的一些不适用的腐植土和有机杂质,平地机进行初平。填筑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先自两侧开始向中间推进,后由中间向两侧碾压,每次重复1/3轮宽,碾压时与人工补填坑槽土17方同步进行,其程序为:静压→弱振→补料→再振压→终压(静压),碾压前后无明显轮迹或沉降差等于零。现场施工人员应记录汽车运输情况,推土机和平地机前后衔接情况,压路机碾压遍数,土料现场松铺的实际厚度及目测土料的含水量等情况。碾压完成后,应及时组织测量人员和质检人员检查高程、压实度,通过压实前高程和压实后高程、基底高程对比,可以确定该层的松铺系数,压实度检查合格可确定压路机合理的碾压遍数和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否则需要继续碾压和调整。后续每层填筑均按照此法施工,记录每次的施工数据,作为以后编写施工总结的依据。该段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后,我们将试验段所取得的各种数据和施工组织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编写路基试验段总结,确定出合理有效的路基填筑施工工艺,上报至总监办审核确定后,以此作为路基施工的依据,指导全标段的施工。四、试验段路基填筑质量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成立质量监控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2、技术保证: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试验段的技术指导工作,工程部和实验室具体操作实行技术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183)思想保证:牢固坚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充分认识试验段路基填筑的目的和指导性;4)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技术交底。做到每道工序有标准,有验收,有结论,按质计价,奖优罚劣,确保试验段路基填筑一次成功。五、资料的整理和成果的推广。施工中随时收集,整理,分析各种数据和资料,积累经验,予以推广,
本文标题:路基试验段填方开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2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