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故障诊断》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501029课程名称:汽车故障诊断课程类型:B类课程地位:核心课程课程学分:(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填写)参考课时:64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部门:适用专业(层次):普专专业先修课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后续课程:顶岗实习职业资格:汽车高级维修工职业资格编制:汽车教研室课程开发团队批准人:课程负责人:(二)课程详细信息1.适用对象高中后三年制学生/初中毕业五年一贯制学生。2.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3.参考课时64学分***4.课程简介该课程通过对现代汽车常见故障现象进行总结,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部位,使学生掌握故障检测诊断方法及检测诊断流程,以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各系统重要部位的调整和检测方法,能正确排除故障,掌握汽车故障检测与这怒单维修的实践技能。5.课程性质与定位①课程性质:汽车电子技术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②课程定位:本课程构建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等课程的基础上,也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底盘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6.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机修工工作岗位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发展职业能力。为了使学生会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修,本课程设计了6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依据汽车故障特点,将每个项目进一步分解成学习型工作任务,共包括20个学习型工作任务。7.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汽车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底盘维修保养、修理、故障诊断与检测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及相关的职业能力,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本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离合器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2)掌握变速器的结构、组成、传递路线和拆装调整方法;(3)掌握液力机械变速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拆装检测方法;(4)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5)掌握驱动桥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6)掌握汽车行驶系的组成、工作情况和拆装调整方法;(7)掌握转向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8)掌握汽车制动系的类型组成、结构、各部件的工作情况和拆装调整方法。2.职业素质养成目标(1)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2)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经济成本意识;(5)培养文献信息检索能力。(6)培养良好的安全环保意识。(7)培养工作建构能力;(8)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9)具有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潜力3.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参加汽车维修高级工技能取证,获取相关证书。8.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序号学习项目子项目及学习内容课内学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场所师资配备1模块一:汽车检测的参数及检测标准的衡量任务一可靠性与维修性判断2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二汽车的常见零件的修复2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2模块二:汽车行驶动力不足故障诊断任务一发动机怠速抖动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二发动机急加速不良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三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四发动机排气异味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3模块三:汽车动力传任务一汽车起步发抖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序号学习项目子项目及学习内容课内学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场所师资配备输不良故障诊断任务二手动变速器跳档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三自动变速器不换挡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四自动变速器挂档车辆不行驶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五汽车高速行驶油耗偏高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4模块四:汽车操纵稳定不良故障诊断任务一汽车转向沉重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二汽车转向不足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三转向自动跑偏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四汽车制动踏板沉重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5模块五:汽车行驶安全不良故障诊断任务一仪表板充电指示灯常亮故障诊断2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二汽车前大灯不亮故障诊断4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三ABS故障指示灯常亮故障诊断2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6模块六:汽车行驶舒适不良故障诊断任务一手动空调制冷效果差故障诊断2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任务二自动空调不制冷故障诊断2项目教学法车间双师素质教师7合计649.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项目1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项目概述汽车检测的参数及检测标准的衡量课时4任务一可靠性与维修性判断2任务二汽车的常见零件的修复2项目任务能描述汽车检测的参数及检测标准的衡量;能描述检测标准的衡量。教学目标知识1.掌握汽车检测的参数;3.掌握汽车检测的参数的专用术语;2.了解检测标准;技能1.能够描述汽车检测的参数;2.能够描述检测标准;态度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项目的教学实施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6.评价考核。项目教学内容1.汽车检测的参数2.检测标准工作对象、工具设备:电子教程软件;离合器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参考资料:《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张钱斌主编;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工作方法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工作成果作业和实训考核评价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项目2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项目概述汽车行驶动力不足故障诊断课时16任务一发动机怠速抖动故障诊断4任务二发动机急加速不良故障诊断4任务三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诊断4任务四发动机排气异味故障诊断4项目任务能描述汽车行驶动力不足故障现象;会分析故障机理;能绘制故障诊断流程;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教学目标知识1.能描述汽车行驶动力不足故障现象;3.能绘制故障诊断流程;2.会分析故障机理;4.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技能1.会分析故障机理;2.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态度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项目的教学实施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6.评价考核。项目教学内容1.会分析故障机理2.能绘制故障诊断流程3.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工作对象、工具设备:电子教程软件;离合器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参考资料:《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张钱斌主编;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工作方法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工作成果作业和实训考核评价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项目3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项目概述汽车动力传输不良故障诊断课时20任务一汽车起步发抖故障诊断4任务二手动变速器跳档故障诊断4任务三自动变速器不换挡故障诊断4任务四自动变速器挂档车辆不行驶故障诊断4任务五汽车高速行驶油耗偏高故障诊断4项目任务能描述汽车动力传输不良故障现象;会分析故障机理;能绘制故障诊断流程;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教学目标知识1.能描述汽车动力传输不良故障现象;3.能绘制故障诊断流程;2.会分析故障机理;4.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技能1.会分析故障机理;2.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态度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项目的教学实施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6.评价考核。项目教学内容1.会分析故障机理2.能绘制故障诊断流程3.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工作对象、工具设备:电子教程软件;离合器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参考资料:《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张钱斌主编;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工作方法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工作成果作业和实训考核评价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项目4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项目概述汽车操纵稳定不良故障诊断课时16任务一汽车转向沉重故障诊断4任务二汽车转向不足故障诊断4任务三转向自动跑偏故障诊断4任务四汽车制动踏板沉重故障诊断4项目任务能描述汽车操纵稳定不良故障现象;会分析故障机理;能绘制故障诊断流程;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教学目标知识1.能描述汽车操纵稳定不良故障现象;3.能绘制故障诊断流程;2.会分析故障机理;4.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技能1.会分析故障机理;2.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态度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项目的教学实施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6.评价考核。项目教学内容1.会分析故障机理2.能绘制故障诊断流程3.能进行基本的检查及故障排除工作对象、工具设备:电子教程软件;离合器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参考资料:《汽
本文标题:《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3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