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对目标企业的评估和收购可行性分析
对目标企业的评估和收购可行性分析一个完整的海外收购交易过程一般包括六个阶段:(1)对目标企业的评估和收购可行性分析;(2)签订意向书或框架协议;(3)正式的法律尽职调查和财务尽职调查;(4)法律文件的起草、谈判和签署;(5)签约后的政府审批;(6)交易完成以及交易完成后的整合。当然,上述交易步骤一般适用于善意收购的情形。大部分跨国并购是善意收购。与此相对应的是敌意收购。敌意收购是指收购企业在目标企业管理层对其收购意图尚不知晓或持反对态度的情况下,对目标企业强行收购的行为。敌意收购往往遇到诸多阻力,且要支付很高的溢价。善意收购与敌意收购相比,可以降低收购交易的风险和成本,使双方能够充分交流、沟通信息。双方在上述各个环节均需要相互协商、取得一致意见来完成每个步骤。中国企业与目标企业或资产出售方进行接触的情形各有不同。有些是基于业已建立起的长久业务关系,如很早就有贸易联系等等。也有些是双方根本没见过面,是由一个中间人或掮客牵线搭桥相互认识的。还有些是中国企业从出售方或其顾问处收到RFP(报价邀请函),因而也是与出售方未曾谋面。不论如何,中国企业一般会要求出售方提供有关目标企业或资产的资料和文件。这些资料和文件一般存放在网络电子资料库中,供中国企业查询。中国企业被允许查询资料库之前一般会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保密协议项下的保密义务也适用于中国企业聘请的技术顾问、法律顾问和财务顾问。中国企业聘请的技术顾问负责对目标企业或资产进行技术和运营上的可行性分析。如果得出肯定的结论,则项目会进行下去,中方企业会聘请法律顾问和财务顾问介入,通过与出售方接触,了解关于目标企业或资产的关键信息,以便能够做出价值评估,就报价等商务条款和交易结构提出最基本的看法。对于决定是否收购某个目标企业或资产,中国企业一定要做好“功课”,对收购的可行性从技术、财务和运营风险上进行分析。对于一个油气田项目的收购计划,技术分析可能会涉及到收购方自己或共同参与的其他企业是否具备所需的技术。在财务分析上,则应考虑投入和产出,即收购成本和未来的收益预期。中国企业必须考虑到项目的运营风险。如果收购的是一个油气田项目,中国企业一定要考虑油气资源开发后管道运输和油气的销售。其他运营风险还包括客户流失、关键员工的保留、业务整合等困难。中国企业还应充分考虑交易的另一种风险,即是否具备“天时”的优势。中国企业在锁定收购目标后,应注意出手时机。时机的确定涉及许多因素,其中之一是市场价格的高低和未来的走向,中国企业应抓住有利的价格时机果断采取行动。市场上的可参照价格瞬息万变,中国企业应尽量做出准确判断,锁定双方初步谈好的价格。当然,这种锁定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中国企业对市场价格和未来价格判断失误,也会将自己锁定在一个较高的价格上,处于被动的地位。中国企业在决定何时出手采取收购行动时,还应考虑一些宏观的政治因素,如被收购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政局是否稳定,现任政府代表了一种贸易上的保守势力还是主张开放的贸易自由主义,是否存在高涨的民族主义和资源保护主义的情绪,所在国政府与中国友好或交恶等等。如果存在上述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很有可能会对收购交易产生不利影响,中国企业就应暂缓收购,以待更好的时机。值得指出的是,中国企业往往不习惯于在交易初始阶段就聘用律师。实际上,绝大多数跨国收购交易,律师都是从一开始就参与的。律师的作用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最重要的,因为在项目最开始的时候需要讨论的有关交易的问题(包括其中涉及到的商务问题、法律问题和财务问题)均需要律师从法律角度去研究并提出建议。(作者系美国贝克博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
本文标题:对目标企业的评估和收购可行性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