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 03-《渔歌子》教学案例
《渔歌子》教学案例前言语文的特殊学科性在于它是个大课堂,如同“文化”的含义一般无法给予确定的概念。我们作为语文老师,通过课本上的30多篇文章就能教好这门学科,那简直是天方夜谈。针对这样的难题,语文教学提出了“用课本”而不是“学课本”的想法。我个人认为指的就是“以点带面”。“点”是文本,“面”是与文本联系紧密的一切语文现象。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文本是范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带动一类文章的学习。2文本是引子:通过学习文本,引出与之相关的更深层次的语文现象。3、文本是桥梁:通过学习文本,搭建几种文化现象融合的学习平台。可是唯有课本在手的我们站在讲台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文本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通过摸索,最好的途径就是有效整和课程资源。我们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甚至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但如何巧妙开发和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源,将之巧妙整合,构建起开放的语文大课堂呢?下面就是我通过《渔歌子》一课的教学做了初步的尝试。教学案例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的词《渔歌子》,板书。3、古代文人填词是配有曲子,可以入歌,那么《渔歌子》是谁的歌呢?(渔夫的歌)所以又名《渔父歌》。(本册开始出现“词”这样的文学体裁,在第一课《忆江南》的教学时已经渗透了文学常识,故在这简单提示,并且利用“词”可配乐歌唱的特点释题,快速开课)二、全文朗读,寻找形象一)老师配乐吟诵(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给全文的学习,以及文本的感情色彩定了基调,便于下面的教学环节顺利进行)二)学生朗读1、读得字正腔圆2、指名读3、全班齐声朗读4、词里边什么地方藏着作者的影子。出示“青箬莅,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意这位同学意见的请也把这两句读一读(最后一个环节“找作者的影子”找到本首词的“眼”----不须归,下面的学习就会明了许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围绕中心,全面铺开”。)5、悟景看课文注释,再读句子,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些什么?生:我知道箬笠是斗笠。(对,看插图中垂钓者头上戴的就是)生:蓑衣就是草编的雨衣。(是的,垂钓者披着的就是蓑衣)生:还下着雨。(什么样的雨?蒙蒙细雨。怎样的风?为何是斜风?)柔风细雨似乎给青色斗笠,绿色蓑衣,这养眼的色彩上蒙上一层薄薄的轻纱。6、再读,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7、起风飘雨了,作者愿意回去吗?从何而知?“不须归”(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和插图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在斜风细雨之时也“不须归”的流连往返之情。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三、品读词句,感知形象一)都已起风下雨了,作者为何不愿离去?1、因春色美词一开始就勾勒出了这幅美妙的春景图。1)、品味语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a、入画如果请你为它作画,你会选择哪些颜色呢?画些什么呢?(相机点拨)粉红给桃花,画成什么样?有些还是含羞的花骨朵,有的已经张开两三片花瓣,还有的全开放了,就像一张笑红的脸。枝条上还有吐绿的新芽,星星点点。青色给西塞山,白色给鹭鸶。还有绿色给小河,小河中桂鱼不时激起浪花。(通过学生为想象中的景物选择颜色,降低了解释词句意思的难度,同时激发了学生通过词句想象画面的兴趣。再用语言描绘想象中的景物就显得简单易行,很好地突破了古诗词教学的难点。)B入境给出一组图旁白:看,在细雨斜织的景物中除了青色的箬笠,绿色的蓑衣,还有远方青翠西塞山前,一群洁白如玉的鹭鸶在碧空中自由飞翔。粉色桃花夹岸的小溪里,无数肥美的鳜鱼在水底游动。好一幅色彩明丽的山水画啊!a、相机板书:(色彩明丽的山水画)师:再请大家入画来。e、朗读(指名读—小组读)小结:因春景美不愿归课件出示:春景美,不须归2、因自由乐师:多了不起的词人,二十七么字的词中,竟勾勒出如此色彩斑斓的世界,自命为“烟波钓徒”作者自然会请流水和鱼儿入词,桃花喻春更是少不了,可为何要请“白鹭”入词呢,并且放在了第一句?1)出示“西塞山前白鹭飞”。齐读2)再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分组读:你体会到了什么?(自由)(整和引“白鹭”入词的诗句体会“白鹭”在文章中的意象,深层次地渗透了汉语语言文字的含蓄性特点的教学。这种渗透不必多,每次一点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悟得。)师:“自由”“逍遥自在”正是诗人渴望的生活,真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其情自悟”啊!大家逐渐走近作者,感知他,理解他。(板书:逍遥自在的生活)3)自由体会--配乐赛读—齐读把诗人的感受读出来。小结:因春色美,不愿回,更因自由乐不愿归课件出示:自由乐,不须归(由“不须归”贯穿整首词的教学,整体感强,中心突出,并且富有层次感,渗透了“美学”教育,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二)都已起风下雨了,作者“不须归”!1、自由读师:张志和最喜欢这样垂钓的生活。于是他非常有盛情地写下了渔歌子。他的哥哥,很担心他在外留连忘返。于是写了一首《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课件出示),这首词也是采用渔歌子的词牌写的。自由读。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2、对唱师:会读不是本事,读得懂才是了不起。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生:回来师:你怎么知道?生:狂风暴雨且须还。师:哥哥在叫弟弟快些回来,我也来催催你们你们就是张志和,我就是哥哥,看生:看你们能不能用词来回答。生:读词师:和词师:贤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暴雨且须还。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狂风暴雨且须还。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还。生:不须归。师:为何不归?生:......师:你作为渔者钓到了什么?生:……师:好一个钓到了美景,钓到了逍遥,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境才会创作这样的千古绝唱。(整和《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目的在于:在老师和学生的一唱一和中,学生不仅再一次体会了“不须归”所蕴涵对恬适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品味到了文人墨客高雅情趣,更是感悟了这种古典文学体裁的语言魅力----简单的27个字不仅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春景,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文学造诣。)四、内容拓展1、讲述张志和《渔歌子》在当时就受到读者们欢迎,大词人苏轼、黄庭坚都曾用它填入其它词调。据《全宋词》所考定,苏轼用的是《浣溪沙》:苏轼:西塞山前白鹭飞,杨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徐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青蒻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指名读3、凸现价值两首词都是对“张志和”自由闲适生活再现。(这两首词的整和,不仅凸现了《渔歌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推荐同类诗词给学生,增加了语言的积累,增强对这类诗词的语感。)4、介绍作者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浙江省金华市兰溪人。十六岁游大学,以明经耀第,献策肃宗,深蒙赏重,任翰林待诏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并赐名“志和”。后因事贬为南浦尉,未到任,还本籍,亲丧不复仕。扁舟垂纶,祭三江,泛五湖,自号“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言,《全唐诗》录其九首诗词。张志和博学多才,歌、词、诗、画俱佳。酒酣耳热,或击鼓吹笛,或吟诗作画顷刻即成。据说后来他成仙了,所以《历代神仙传》里也专门有他的一篇传,称他为“玄真子”。(在厚厚的一沓资料中,筛选出了张志和的“心志平和”这个名字的来历。一堂课下来,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27个字,而是《渔歌子》背后整个美奂美仑的诗词意象。)(下课)后语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一、整和资源不偏离文本在整和资源的过程中,不能为了资源而丢弃了语文教学大师精挑细选的本应该学好的范本。范本的学习是重点。1、关注和挖掘词中蕴涵的美好感情。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通过感悟“品味语言”这一教学环节展现了诗词的这一特色。2、调动互动和交融。特级教师袁瑢说,课堂上尽量少说老师跟你们一起干什么,多说让我们一起干什么,因为师生之间进行情感﹑思维﹑个性等交流互动时,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渔歌子》的课堂对话当中,教师既是引导者﹑启迪者,又是组织者、聆听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早已将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感动融于其中,不露痕迹却不忘引导。如师生的一和一答。二、有效整和资源本节课有效整和了下列资源:1、整和插图和匹配的声音文件,带动学生从字里行间走入情景画面。2、整和了引“白鹭”入文的诗句,通过学习文本,引出与之相关的更深层次的语文现象----事物在文中常见的意象。3、整和《和答弟志和渔父歌》、《浣溪沙》,《鹧鸪天》让文本学习带动一类文章的学习4、整和作者生平和创作北京介绍,让学习文本,搭建几种文化现象融合的学习平台。
本文标题:03-《渔歌子》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6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