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之劳动关系管理(PPT-86页)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劳务派遣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第一节劳务派遣一劳务派遣的含义和性质(一)劳务派遣的含义(P351)劳务派遣:1、劳务派遣泛指民事活动中的特殊的劳务关系2、特指劳动力市场中的组合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合同劳动法律法规派遣单位(中介)接受单位(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协议民事法律关系劳务派遣的性质典型的非正规就业形式、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本质特征:雇佣与使用相分离【2011.11】下列关于“劳务派遣”这一术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雇员租赁”可以较为妥当的代替“劳务派遣”B、“劳务派遣”可以较为准确的描述劳务派遣的实质C、“劳务派遣”是一个有多种含义的术语D、劳务派遣指民事活动中特殊的劳务关系【2012.11】在劳务派遣中,()的关系属于有劳动没关系的实际劳动关系。(A)雇主与雇员(B)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C)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派遣接受单位(D)劳务派遣接受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AD【2013.11】77、下列关于劳务派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雇员是被派遣的劳动者B、是一种组合劳动关系C、本质是劳动力的雇佣和使用相统一D、雇主是劳务派遣单位C【2013.05同2010.11】78、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双方所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属于()。(A)实际劳动关系(B)劳动法律关系(C)形式劳动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D【2010.11】在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应当订立()。(A)劳动合同(B)劳务派遣协议(C)劳务合同(D)劳务派遣合同A二、劳务派遣的成因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1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2劳动争议的处理3劳务派遣的成因4派遣单位:1、派遣劳动者的选拨2、派遣劳动者到用工单位,支付工资,提供福利待遇3、收取接受单位的派遣服务费4、行使和履行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动者:享受和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动者:行使和履行劳动合同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的应由本人享有和承担的权利义务用工单位:1、提供工作岗位和其他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实施劳动管理事务;2、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派遣服务费;3、行使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的权利义务(三)劳动争议处理P354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之间的争议属于民事纠纷异地派遣中的劳动争议管辖问题被派遣劳动者与派遣单位的劳动争议有派遣单位所在地管辖;被派遣劳动者与接收单位的劳动争议由接收单位所在地管辖;被派遣劳动者与派遣单位和接收单位的劳动争议,可由劳动合同或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由当事人选择派遣单位或接收单位所在地管辖。【2013.11】121、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应履行的义务包括()A、提供工作岗位B、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C、进行劳动组织和监督管理D、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E、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劳动条件ABCE【2012.05】77、处理异地劳动争议时,被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的劳动争议由()所在地管辖。(A)派遣机构(B)被派遣劳动者(C)接受单位(D)劳动合同约定A【2012.05】120、劳务派遣单位的职责包括()。(A)向被派遣者支付工资(B)为被派遣者提供福利待遇(C)为被派遣者缴纳社会保险费(D)监督管理被派遣考的具体工作(E)为被派遣者提供实现劳动给付的工作岗位ABC354—355页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降低劳动管理成本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1234(四)劳务派遣的成因【2013.05同2012.11】120/劳务派遣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A)促进就业与再就业(B)降低劳动管理成本(C)减轻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负担(D)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E)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的需求ABDE修改: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这是《劳动合同法》自2007年7月颁布以来第一次修改,修改的内容聚焦在劳务派遣上。其中,劳动合同法主要就以下3点进行了修正和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单位注册资本不少于200万元落实劳务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劳务派遣不能成为用工主渠道三劳务派遣的管理(一)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1资格条件2合同体系(劳动合同和派遣协议)在组合劳动关系的运行中,存在两种合同一为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二为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的劳务派遣协议。3.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接受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1、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2、在同一岗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应当同等待遇,同岗同酬3、实际用工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的实施4、实际用工单位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5、被派遣者可以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关系6、用工单位可以退回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可以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7、实际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二)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2010.11】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A)必须具备企业法人设立的条件(B)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从业人员(C)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D)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E)可由企业设立并向本单位派遣劳动者ABCD【2010.11】若被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不能履行派遣服务费支付义务时,劳务派遣单位()。(A)负有担保责任(B)负有民事责任(C)没有任何关系(D)负有刑事责任【2011.05】78、为适合劳务派遣的特殊需要,劳动合同还应增加的法定条款不包括()。(A)接受单位(B)派遣期限(C)派遣单位(D)接受单位的工作岗位【2012.05】79、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万元。A.30B.50C.80D.100B【2012.05同2011.05.79】78、下列关于劳务派遣的说法,正确的是()。(A)被派遣劳动者的派遣期限到期应当提前告知(B)被派遣劳动者不得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C)实际用工单位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D)用人单位可以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A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指导线制度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工资协议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机制(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P3601、工资协议的期限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5、工资支付办法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2012.05】121、()属于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A)工资标准(B)福利待遇标准(C)工资分配形式(D)工资支付办法(E)工资协议违约责任ACDE【2013.11同2011.11】78、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不包括()A、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B、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C、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形式D、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与违约责任A(一)定义目的适用对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平,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称。调整、规范工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工资水平,保证所有的劳动者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适用于各类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二、工资指导线制度1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2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3完善国家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企分开”(二)工资指导线的作用P362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当地的宏观经济状况,地区年度经济增长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就业状况、劳动力市场价格、人工成本水平和对外贸易状况由省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制定,报劳动保障部审批,地方政府颁布原则两低于原则差异原则共同协商原则三、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P362—363经济形式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析;本地区上一年度的经济增长、企业工资增长分析;本年度经济增长的预测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比较分析。工资指导线意见上线—预警线基准线下线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2012.05】79、以下关于工资指导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B)反映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雇员工资增长的关系(C)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D)所有企业都应该按照指导线的水平给雇员增加工资D【2011.11】121、政府在工资宏观调控方面的总原则包括()A、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B、平均工资的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C、在工资的调控上由总量控制像水平控制转变D、在工资的调控上由水平控制像重点控制转变E、实施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ACE2013.11单79、选不包括的B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人均GDP的增长【2011.05】工资指导线对企业的薪酬水平有约束作用,可分为()。(A)上线(B)增长线(C)中线(D)基准线(E)下线ADE【2010.11】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的企业提出的警示和提示。(A)生产经营不正常、亏损较大(B)工资增长较慢、经济效益较差(C)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D)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D(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P363-364(一)内容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年工资收入、月工资收入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2013.05】12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与完善,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A.由间接调控转变为调控工资总量B.由间接调控转向直接控制C.由调控工资水平转变为调控工资总量D.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E.由调控工资总量转变为调控工资水平DE【2013.05同2011.11】122、运用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时,必须处理好指导价位与()的关系。A、两低于原则B、企业员工在总数C、企业经济效益D、企业员工结构E、企业短期货币工资决定方式ACE一、工资集体协商程序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工资协议的审查提出书面协商意向书后,对方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协商开始前5日提供与工资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与资料。将协议草案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达成一致、形成正式文本,双方首代签字盖章。10日内报送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审查。15日内进行审查,将《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15日未收到《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则视为同意、生效。协议生效5日内,以适当形式公布明确工资协议的期限P365—366能力要求【2011.05】工资集体协商期间,雇员一方的首席代表()。(A)可由工会主席担任(B)可由工会推举(C)可由企业高层决定(D)可由董事会任命(E)可由工会主席书面委托的其他雇员代表担任AE【2012.11】集体工资协议报送()内,协商双方未收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视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该工资协议即行生效。(A)10日(B)15日(C)20日(D)30日B【2013.05同2011.05】80、工资集体协商的双方可书面委托本企业外的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A.l/2B.1/3C.1/4D.1/5B【2012.11】121、工资集体协商时,协商确定职工年度工资水平应考虑的因素有().(A)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B)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地区、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D)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之劳动关系管理(PPT-86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62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