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14套)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附章节自测卷汇总(打包下载)
(14套)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附章节自测卷汇总章末自测卷(第一章)(限时: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分别在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小球,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答案A2.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当Δt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法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C.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ΔvΔt,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答案B3.(2018·福建龙岩质检)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小于等于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取4~6m/s2之间的某一值,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为()A.53sB.253sC.2.5sD.12.5s答案C解析当车速最大为10m/s且加速度取最小值时,“全力自动刹车”时间最长,由速度与时间关系v=v0+at可知,t=v-v0a=0-10-4s=2.5s,C项正确.4.如图1所示,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c是一条x=0.4t2的抛物线.有关这三个物体在0~5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c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t=5s时,a物体速度比c物体速度大D.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答案B解析x-t图象是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知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题图看出,a、b两图线的斜率大小相等、正负相反,说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速度不同,A、D错误;图线c是一条x=0.4t2的抛物线,结合x=v0t+12at2可知,c物体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0.8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正确.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大小,根据题图可知,t=5s时c物体速度比a物体速度大,C错误.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它的速度由v1变为v2,通过的位移为x,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v=xtB.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v=v1+v22C.通过x2时,它的瞬时速度为xtD.通过x2时,它的瞬时速度为v21+v222答案C6.(2017·河北衡水联考)如图2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a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t1时刻a车在前,b车在后C.t1~t2时间内,a、b位移相同D.a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a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在t2时刻两车相遇,在t1~t2时间内,a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面积大,则a车位移大,可知t1时刻,b车在前,a车在后,故B、C错误.v-t图象中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故a、b两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7.如图3,一质点从A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B、C、D是质点运动路径上三点,且BC=x1,CD=x2,质点通过B、C间所用时间与经过C、D间所用时间相等,则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为()图3A.x1+x22ax2-x1B.x1+x24ax2-x1C.x2-x12ax2+x1D.x2-x14ax2+x1答案A解析设质点从B到C所用时间为T,则从B到D的时间为2T,由Δx=aT2有x2-x1=aT2,得T=x2-x1a,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vC=x1+x22T=x1+x22ax2-x1,因此A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8.(2018·广东广州调研)如图4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已知甲对应的是图象中的直线,乙对应的是图象中的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乙做变速直线运动C.0~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答案BD解析由题图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甲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乙图象切线的斜率不断增大,说明乙的速度不断增大,做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根据坐标的变化量等于位移知,0~t1时间内两物体位移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平均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的速度为负,乙的速度为正,即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D正确.9.(2017·河北唐山一中模拟)如图5所示,长度为0.55m的圆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圆筒正上方距其上端1.25m处有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在由静止释放小球的同时,将圆筒竖直向上抛出,结果在圆筒落地前的瞬间,小球在圆筒内运动而没有落地,则圆筒上抛的速度大小可能为(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图5A.2.3m/sB.2.6m/sC.2.9m/sD.3.2m/s答案BC解析整个过程中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圆筒做竖直上抛运动小球下落时间为t1=2hg,h为实际下落高度圆筒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2=2v0g,v0为其上抛初速度根据题中要求,在圆筒落地前的瞬间,小球在圆筒内运动而没有落地,则对临界情况分析:①圆筒上抛速度较小时,当圆筒落地瞬间,小球刚到圆筒上沿则h1=1.25m又t1=t2即2h1g=2v01g解得v01=2.5m/s.②圆筒上抛速度较大时,当圆筒落地瞬间,小球刚要落地则h2=(1.25+0.55)m=1.8m又t1=t2即2h2g=2v02g解得v02=3m/s.故圆筒上抛速度范围为2.5m/s<v0<3m/s故选项B、C正确.三、非选择题10.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图6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图6(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运动.(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________m/s,vC=________m/s,vB=________m/s.在如图乙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象,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不为零,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答案(1)匀加速直线(2)3.902.641.38见解析图12.60m/s2(3)零时刻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解析(1)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可知xBC-xAB=xCD-xBC=xDE-xCD=12.60cm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根据v=2vt可知vD=105.60-27.60×10-20.2m/s=3.90m/svC=60.30-7.50×10-20.2m/s=2.64m/svB=27.60×10-20.2m/s=1.38m/s描点连线得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斜率知a=12.60m/s2.(3)表示零时刻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11.一个滑雪运动员,从85m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为1.8m/s,滑到山坡底端的末速度为5.0m/s,求:(1)下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的大小;(2)下滑的加速度a的大小;(3)下滑的时间t.答案(1)3.4m/s(2)0.128m/s2(3)25s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公式v=v0+v2,有v=1.8+5.02m/s=3.4m/s.(2)由v2-v02=2ax得,a=v2-v202x,代入数据得a=0.128m/s2,(3)由v=v0+at得,t=v-v0a,代入数据得t=25s.1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7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a=-2m/s2,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求: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图7答案9m解析由题图可知:a车的速度va=8-23m/s=2m/s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即此时b车的速度vb′=va=2m/s设b车的初速度为vb,对b车,vb+at=vb′解得vb=8m/st=3s时,a车的位移xa=vat=6mb车的位移xb=vb+vb′2t=15m由题图知,t=3s时a车和b车到达同一位置,得x0=xb-xa=9m.13.(2018·河南郑州模拟)一水池水深H=0.8m.现从水面上方h=0.8m高处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0.1kg的硬质球体,测得球体从释放到落至水池底部用时t=0.6s.已知球体直径远小于水池深度,不计空气及水的阻力,取g=10m/s2,求:(1)通过计算判断球体在水中做什么运动?(2)从水面上方多高处静止释放小球,才能使小球落至池底所用时间最短.答案(1)匀速运动(2)0.4m解析(1)设小球落至水面所用时间为t1,在水中运动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为a,则h=12gt12,v=gt1,H=v(t-t1)+12a(t-t1)2解得a=0,则小球在水中做匀速运动.(2)设释放点距水面距离为s,则ts=2sg,vs=2gs,t′=2sg+H2gs,由数学知识知,当2sg=H2gs时t′最小,即s=H2=0.4m.章末自测卷(第二章)(限时: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8·陕西渭南调研)如图1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顺时针(图中箭头所示)转动起来,则传送带转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M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M可能减速下滑D.M可能减速上滑答案A解析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方向没有变,因此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2.如图2所示,一重为120N的球固定在弹性杆AB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沿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0N,已知sin37°=0.6,cos37°=0.8,则杆AB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图2A.80NB.100NC.110ND.120N答案B解析球受到重力mg、测力计的拉力F=100N和杆对其的作用力FN,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Nx=Fcos37°=80N,FNy=mg-Fsin37°=60N,所以FN=F2Nx+F2Ny=100N,即B正确.3.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相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线的质量不计),则下列图中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对ab球整体受力分析知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如图甲所示线拉力,同理,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乙,可知B项正确.4.如图3所示,A、B、C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墙面竖直,水平地面光滑,其他接触面粗糙,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图3A.A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A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C.A物块共受3个力作用D.B物块共受5个力作用答案C解析以三个物块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地面光滑,对C没有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墙对A没有弹力,因而也没有摩擦力.故A、B错误.对A:受到重力、B的支持力和B对A的摩擦力三个力作用.故C正确.先对A、B整体研究:水平方向上,墙对A没有弹力,则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C对B没有摩擦力.再对B受力分析,受到重力、A的压力和A对B的摩擦力、C的支持力,共四个力作用.故D错误.5.如图4所示,物体P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0开始逐
本文标题:(14套)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附章节自测卷汇总(打包下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7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