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教学设计:《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与反思点评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制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的主题就是“培养优秀的品质”,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词语,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所以“朗读感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设想:本课教学着重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抓关键词句的训练为“纬”,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要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画家的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和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引入新课:1、歌曲启发:这首歌的歌名叫《小放牛》,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小放牛的课文。2、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些,“牧童”写的小些)(齐读课题)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一位是人人敬仰的大画家,一位是不知名的小牧童,它们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二、学习课文(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二)感悟“著名”。1、认识了画家戴嵩,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画家?(着名)2、从哪看出戴嵩是一位着名的画家?(随学生的回答,出示有关句子)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随即引导“一······就”“没有不”“争着”“只要······就”来体会戴嵩的画画得好。)3、欣赏戴嵩的名画。(三)朗读感悟1、师: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可这幅画是如何画出来的呢?请找出描写戴嵩画《斗牛图》的句子来。2、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重点朗读“很快就画好了”体会戴嵩作画又快又好。)3、通过图片指认效果理解“轻笔细描”“浓墨涂抹”。4、过渡:面对如此著名的大画家,看着这幅斗牛图,人们会怎么样呢?(纷纷夸赞)5、引导朗读3、4自然段。(用最美的夸赞声朗读)“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个商人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6、从这两段中找一组近义词7、情境想象:《斗牛图》就在你面前,你想怎样夸赞戴嵩?小结:a.你也夸,他也夸,商人夸,教书先生夸……这么多人你一言我一语夸赞,这就叫——纷纷夸赞。b.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四)、观察插图,对比感悟。1、过路人、商人、教书先生,那么多人都在纷纷称赞着戴嵩的画,可是就在这一片赞扬声中,我听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是谁?(牧童)“画错了,画错了!”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①谁来当当牧童把这句话读一读。②为什么说“像炸雷一样”?能读出这种感觉吗?2、观察插图,结合图和“呆”的字形理解围观的人当时的反应,想像说话。出示课文插图:这样一个不同的声音一出来,在场的人一下子都有的,有的,有的,……(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人的表情并想象他们可能说的话。)3、换位体验,感悟牧童的“勇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是牧童,你敢出来说吗?你会担心什么?可是牧童却勇敢地挤进来喊着:“画错啦,画错啦!”现在我们就是那牧童,让我们勇敢地喊出来吧。采访牧童:①你为什么敢站出来说?(学习牧童敢说真话、实事求是的精神)②画家错在哪里?你为什么能发现画家的错?(学习牧童细心观察生活)4、小结:真是一个()的牧童啊!(五)、角色朗读,再悟美德。1、一个受人尊崇的,堂堂的大画家,在那么多人面前,公然地被一个小牧童指出错误,他生气了吗?他恼羞成怒了吗?他是怎样做的?(抓住“和蔼、很愿意、请、指教”做“拱手”动作等体会画家的虚心。)2、多么虚心的一位画家呀!多么勇敢的小牧童啊!让我们用我们的朗读声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吧!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3、学习了课文你想对课文里的人物说什么呢?我想对戴嵩说:我想对牧童说:我想对围观的人说:三、复习词语,运用词语。1、出示词语复习。2、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你所知道的课文内容。板书设计:21、画家和牧童著名说真话虚心会观察了不起教学反思:语文教学是最富个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的心灵享受。本节课的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三个特点:1、自主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朗读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读文,来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2、创造意识。上这节课的初衷缘于读文时的一种感动,不仅为戴嵩向牧童请教的虚心和从善如流感动,更为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敢所震撼。他的真诚勇敢、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所以在文本解读时我和学生一遍又一遍的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结合插图让学生大胆想象人们的纷纷称赞和“呆住了”的空白处,结尾又把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牧童的话对吗?这样,在常规与求异思维的对比中,进一步提升了文本的社会价值,充分体现语文了学科的人文性。3、训练意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认写分开。正像崔峦先生所说:到了二年级应该强化写的训练。本节课我用大量时间进行了朗读训练,其目的是想让学生在朗读中识记字词,最后又在总结概况中运用字词。如何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通过今天的这节课,通过组内的点评,让我对低段的教学也引发了更深刻的思考。组内点评:教研组长:1、善于创建教学的情境,以歌曲带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2、扮演角色,采访的情境,可以将课文的学习变成一种趣味。3、在词语的教学上落得扎实,如“纷纷夸赞”的教学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浓墨涂抹”,“轻笔细描”通过图片的辨认,“赞扬——称赞”是一组近义词。4、“惭愧”的理解发展不到位,概括难度较大。备课组长:1、前25分钟进行阅读教学,整个环节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词语。2、进行了语言实践,敢于大胆突破进行教学尝试。3、“没有不”可以多设计语言环境进行理解。4、课堂气氛欠佳,在进行记者采访时没有被激发。其他教师:1、教态自然、沉稳,语言亲切,能灵活地改变设计思路。2、导入吸引人,课题以一大一小的书写形式,让学生易进入状态。3、紧扣文本,以朗读为主,读的形式多样。4、充分阅读的同时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5、用“了不起”概括了文本,最后可将课题改成字体同等大小。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画家和牧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92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