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安徽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1—安徽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服务业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又承担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服务业增加值将近翻一番,为“十二五”服务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量不断提高。服务业稳步快速增长,增加值从2005年的2137.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193.7亿元,年均增长10.8%。——结构逐步优化。金融、商务服务、房地产、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1.4%、17.6%、11.7%、31.2%、30.1%。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改造提升步伐加快。通讯网络、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创意会展、数字媒体、动漫网游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投资快速增长。服务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万亿元,年均增长32.9%。2010年全省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10.5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50.7%。——企业加速成长。服务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涌现出一批知名服务业企业。徽商集团等13户企业进入“2010中国服务业企业—2—500强”,其中,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分别位列出版发行类前2名。徽商银行成功实现增资扩股,成为一家跨省经营的区域性商业银行。科大讯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智能语言技术,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语言技术提供商。安得物流成为我省首家国家5A级物流企业,芜湖方特取得3年接待600万人次的优异成绩。——开放水平提升。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2005年的1.97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2.7亿美元,年均增长45.1%。2010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比2006年增加近4倍。建筑、旅游、运输、文化、金融等行业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合肥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规模初现。“安徽制造”的动漫产品出口取得明显成效。——就业明显增加。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102.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449.9万人,提高了5.8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多增加从业人员115万人,服务业成为扩大就业的最主要领域。尽管我省服务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相比,服务业发展仍显滞后。一是总量偏小。201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仅为全国的2.4%、广东的20.2%、江苏的24.5%、湖南的65.8%,服务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二是结构不优。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还没有成为产业增长的主体。三是市场化程度不高。有些可以市场化、产业化的服务行业仍被当作事业来发展,有些行业市场准入障—3—碍依然较多,竞争不够充分。四是行业管理分散,行业统筹协调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五是诚信环境有待完善,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专栏1“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05年2010年年均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亿元)2137.84193.710.8服务业就业比重(%)3035.8〔5.8〕第三产业地方税收入占全部地方税收入比重(%)5560.8〔5.8〕服务业投资额(亿元)1450.46010.532.9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1.9712.74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776.74151.518.5金融业增加值(亿元)127.1396.221.4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119.846631.2(现价)旅游业总收入(亿元)308.6115030.1商务服务业增加值(亿元)83.2245.317.6房地产业增加值(亿元)219.2532.211.7注:1.表中增加值(文化产业除外)的年均增速按可比价计算。2.表中〔〕表示累计数。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服务业大发展和上水平的战略机遇期,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和有利环境。—4———服务业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期。“十二五”时期,我省人均GDP将进入3000-5000美元阶段,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由40%向50%跨越,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业需求进入加速扩张阶段。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性服务业提出新需求,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有力支撑,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来缓解。正在加快推进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将对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省具备了发展服务业的良好基础与条件,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内在增长机制正在形成。——服务业转移加速带来新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推进,世界经济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产业分工体系重建,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已成为继全球范围制造业转移之后的又一浪潮。服务业跨国投资和业务外包开始呈现加速向我国转移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正着力打造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我省正处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节点,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交通、资源和产业优势,这将为我省承接国内外服务业转移,提升服务业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带来难得机遇。——服务业政策扶持力度日益加大。“十二五”时期,国家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服务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未来几年,国家将不断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5—政策措施,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服务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服务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推进服务业大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制约。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业科技含量不高;大企业大集团不多,竞争力不强;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难度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程度不够;产业链偏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受限;高端服务业人才缺乏等。特别是在当前,发达省份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占有明显优势,我省服务业又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及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导向,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实行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构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服务高效、供给良好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为全省经济全面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服务业发展坚持以下原则:——坚持市场导向。遵循服务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6—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打破行业垄断,提高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培育市场需求,鼓励发展第三方专业化服务企业,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结构调整。以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推进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转型与升级,加快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构建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影响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创新管理体制、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推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政策和体制机制上为服务业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引导产业融合。引导制造业向研发和营销两端延伸,形成产前和产后高效配套的服务体系,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构建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鼓励自主创新。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服务业科技水平,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服务业。——实施重点突破。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突出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发展行业,优先发展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二)发展目标。——规模扩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到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7—提高到40%左右。合肥、芜湖等市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合肥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就业增加。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达到188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42%。——结构优化。力争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3%,比2010年提高3.5个百分点。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服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体制创新。制定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准入、投融资、对外开放、土地和税费政策,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建立服务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服务业工作机制。——载体壮大。完成黄山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10个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10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形成100个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5个中国驰名商标企业、50个安徽省著名商标企业,创建60个服务业安徽品牌和80个服务标准化示范企业。专栏2“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10年实绩2015年预期年均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亿元)4193.791201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3.940左右〔6.1〕服务业就业比重(%)35.842〔6.2〕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9.553〔3.5〕—8—服务业投资额(亿元)6010.51375018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12.73022服务贸易规模(亿美元)2460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151.5950018金融业增加值(亿元)396.2120020.7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466120020.8(现价)旅游业总收入(亿元)1150300021.1商务服务业增加值(亿元)245.365015.7注:1.表中增加值(文化产业除外)的年均增速按可比价计算。2.表中〔〕表示累计数。四、“十二五”服务业发展重点(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1.现代物流业。建设皖江外向型现代物流产业带、合肥物流圈、沿淮物流产业带三大物流区域,将合(肥)、芜(湖)马(鞍山)建成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建设蚌埠、安庆、阜阳等区域性物流中心,规划宣城、池州、滁州、六安等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支持其他城市建设物流基地。促进外向型经济物流发展,拓展合肥、芜湖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争取设立合肥、芜湖综合保税区。支持沿江、淮河流域外贸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协调解决好跨省、跨地区的转通关,加快通关速度。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加强物流标准制订和推广,充分运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建立全省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先进经营理念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重要的物流—9—枢纽或物流节点,规划和建设一批物流基地。建设以冶金产业为特色的马鞍山物流中心、铜陵物流中心,建设以能源和重化工产品为特色的两淮物流中心,建设以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为特色的阜阳、宿州、滁州物流中心,建设以中药材原料及医药产品为特色的亳州物流中心,建设以文化旅游商品为特色的黄山物流中心。“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发展要快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到201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基本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2.金融服务业。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金融机构,拓展银行业,鼓励各类银行机构在我省发展。支持徽商银行做大做强,壮大证券、期货、信托、汽车金融、财务公司、担保、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动国元证券、华安证券、华安期货、徽商期货、安粮期货、国元信托、国元农险等金融机构健康快速发展。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推进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并购重组,积极发展农村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
本文标题:安徽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96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