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1)aerggh(1)(2)(1)(3)(3)(3)(1)
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管理生产的客观需要。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要进行物质的生产,生产的行为同时也是生产的消费行为。生产的消费,除了自然资源耗费外,都可归结为劳动的耗费。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总是力求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多的物质财富。为了达到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人们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加强对生产经营管理,力求以较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和计算,并将耗费与成果加以比较和分析,借以掌握生产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在我国,“会”、“计”二字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周礼》中。根据考证,在此之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共五千多字,均未发现此字样。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生产活动的计算和计量仅凭头脑记忆即可。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会计也随之有较快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产活动频繁,劳动产品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单凭头脑计算和记忆已远远不够,于是产生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记录和计算方法。这是会计的萌芽。但它只是生产活动的附带工作。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文字的产生,会计由“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记账、算账等管理活动。据我国历史记载,我国西周王朝已设立了“司会”这一专职官吏来掌管国家和地方的“百物财用”。《周礼.天官》中记载:“司会主天下之大计,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当时,就设有专门的官员记载和管理王室的钱粮赋税,并设有官厅会计部门,主管官员称为“司会”,“司会”在总揽国家政大权的天宫大宰的领导下,组织年度的总合核算.“司会”下面又设有掌管王朝全部会计账薄的“司书。唐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高涨,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从而使会计核算的方法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唐代出现“账簿”一词,到宋朝会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四柱清册”。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当于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并归纳出了四柱之间的平衡关系: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柱清册”将一定时期内财物收付的记录,通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一平衡公式加以总结,既可以检查日常记录的正确性,以可分类汇总日常会计记录,使我国传统的单式收付簿记记账法提高到较为科学的层次。可以看出,在四柱中,每一柱都反映着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各柱相互衔接,形成整体,不但彼此具有相互核对的作用,而且可以总括表现某一特定会计核算内容的增减变动和结结余情况。“四柱清册”的创建和运用,是我国会计史上的一大成就,为我国通行多年的收付记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2明末清初我国的商业和手工业出现空前的繁荣,反映了我国封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于是到了明末,出现了比“四柱清册”更加完备的“龙门账”核算方法。“龙门账”是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所谓“进”指全部收入;“缴”指全部支出;“存”指全部资产(包括债权);“该”指全部负债(包括业主投资)。“进”、“缴”、“存”、“该”四柱之间的结算关系可用下面会计方程式表示:进-缴=存-该或进+该=存+缴年终结算,按照上式,从两方面计算盈亏:进-缴=盈亏;存-该=盈亏。两式计算结束相符,称为“合龙门”。“四桂清册”只能应用不计盈亏的政府(官厅)会计,而“龙门账”则能满足商业上核算盈亏的需要。在“龙门账”的基础上,我国会计工作者又创造了“四脚账”,这种账主要应用在民间商业界。“四脚账”对企业发生的日常经济事项无论现金出纳、商业购销、内外往来等,均在账簿上记录两笔账,即要登记某一账项的来龙和去脉。可见我国会计工作者早在明末清初就为近代会计中的“复式记账”原理作出过极为重大的贡献。在封建社会,由于我国历来实行闭关自给经济政策,社会生产力逐渐落后。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逐渐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会计发展的步伐一直停滞不前。中华人民共利国成立以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进了与之相适应的前苏联会计模式,前苏联会计模式的引入是对旧中国会计制度和方法的变更,我国会计水平在原有基础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加强经济管理,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我国于1985年出台了第一部《会计法》,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从促进改革开放曾发挥过重要作用。1993年和1999年根据社会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分别对《会计法》进行了修订。新《会计法》的出台,对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惩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秩序混乱、管理松弛、违规操作、会计造假、监督不力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财务管理日趋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对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适应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于1992年制定和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突破了原有的会计核算模式,建立了反映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自主经营要求的科学的会计体系,为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我国又陆续频布了一系列会计核算准则。从此,我国会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经验表明,任何社会要发展经济,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生产力水平越高,生产规模越大,人们对经济管理的要求说越高,会计也就越重要。会计正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在西方,会计的萌芽产生的也很早。如古埃及法老设有专职“录事”,管理3宫廷的税赋收入和官吏俸禄、军饷等各项支出。古巴比伦在金属或瓦片上作商业交易的记录。在古印度,有公社记账员等,它们对会计的发展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作为专门的记账方法,在十三世纪以后才出现。在欧洲,十三世纪初期,地中海沿岸封建社会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出现高利贷者。他们从官吏、富商手中将闲散钱财聚集起来,放给手工业者。用“借”和“贷”分别反映其业务。这是借贷记账法的萌芽,称为“威尼斯簿记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Pacioli)在《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的《簿记论》一章中,系统地总结了借贷记账法。被公认为是最早形成文字的复式记账法,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形成。第二节会计的概念和职能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手段,运用记账、算账、报账等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会计的本质是一种价值管理活动,是人们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进行管理的一种实践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会计是利用价值形式对财产物资进行管理的。要理解会计的概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是会计的基本特点;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的基本手段;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是会计的基本要求;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成果是会计的基本内容;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提供经济信息是它基本目的。二、会计的职能信息职能指的是功能、作用。会计职能,指的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随着会计的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但会计的基本职能一般认为,只有会计核算和监督两个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主要是指会计能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连续、系统和完整地反映企业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它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数量上核算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企业事业进行各项生产经营,资金不断地在进行运动,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都是从数量方面进行核算。会计从数量方面核算经济活动情况时主要4使用统一的货币进行度量,必要时辅以劳动度量和实物度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例如企业收到的投入资本金数额、资产数量、劳动耗费、营业收入及其利润分配、数额等情况,都要通过货币计价进行反映。也就是说,会计核算只限于那些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凡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均不在会计核算范围之内,如企业之间签订供销合同等。会计有时也使用劳动度量和实物度量,如生产工时、存货数量等,目的是改善货币度量的效果,或者是扩大和丰富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资料,这在企业的存发核算、成本核算等方面尤为突出。只有这样,才便于会计资料的汇总、比较和分析,取得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各种综合资料。2、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经济业务发展趋势会计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核算方法,将企业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情况记录下来,并对记录下来的会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分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会计进行这些工作,必须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以提供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所需要的通用的财务报告为主要信息,同时,也为事后的审计提供了参考资料,并力使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得到充分公认。会计在提供会计信息的同时,利用会计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料,找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来预测和计划未来的经济活动,并以此为依据,对经济活动未来的发展趋势或状况进行估计或测算。这一活动是现代会计越来越重要的工作,预测未来离不开对已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情况核算的数据资料,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下,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经济活动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只有在了解和分析了经济活动历史和现状之后,才有可能预测未来。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数据资料。3、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和综合性会计采用专门的核算方法,对已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地核算。连续性是指必须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和计算。完整性是指凡应由会计进行核算的各项经济业务,都必须毫无遗漏地加以记录和计算,不能任意取舍。系统性是指必须按照经济管理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类汇总,使之系统化,以便能提供分类、汇总和相互联系的数据资料。综合性表现在用货币量度总括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提供总括的会计信息资料。会计通过完整的、连续的记录和计算,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可以全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评价经济效果。(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它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利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全面的会计监督。事前监5督是指在进行经济活动之前,从考核经济效果出发,审查经济活动的计划和方案的合理性,参与经济决策。同时也应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予以监督,防止发生违法、违纪的经济活动。事中监督是指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审查各项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以及有关计划、预算的要求。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对不合理、不合法的经济业务,会计有权事前提出意见,以便监督资金的合理使用,及时调整实际经济活动与计划的偏差,加强资金周转,以求经济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事后监督是指在经济活动之后,利用系统的会计信息,进行反馈控制,加强事后的检查、分析和评价,监督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以便改进工作,使下一期的计划和方案更具合理性。2、会计主要利用货币计价进行监督,也要进行实物监督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更好地完成会计监督职能,会计主要通过以货币为主要度量单位,核算企、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及利润等价值指标,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在监督中发现问题,查明原因,以便采取措施,达到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事先制订一些价值指标,控制有关经济活动,从而达到控制和监督其经济活动的目的。会计监督,除了利用货币度量进行监督以外,还应进行实物监督,并定期进
本文标题:财务会计基础知识(1)aerggh(1)(2)(1)(3)(3)(3)(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97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