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某高层住宅楼钢筋绑扎、安装及焊接施工方案
钢筋工程一、钢筋工程施工原则如下:(1)钢筋原材料的选用及检验该工程所用钢筋均采用优质产品,原材料会同监理工程师共同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并将检验资料存档。(2)钢筋配料料单签发:由项目部工程科内部技术人员配料、签发加工单。配料依据:按施工图及有关规范要求。接头方案:纵向主筋位置及同一截面接头数量按规范要求执行;钢筋连接:竖向钢筋直径在Ф20以上的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在Ф20以下的竖向钢筋绑扎接头,Ф18以下水平钢筋采用绑扎接头,Ф20以上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或帮条电弧焊接接头。(3)钢筋加工加工场地:所有钢筋在场内加工;加工方法:采用闪光对焊,盘元钢筋用调直机调直,采用切断机下料,弯曲机成型。半成品标志堆放:每种规格的钢筋、半成品均绑扎标志牌,并成捆堆放。(4)钢筋保护层控制墙柱:外侧主筋上绑扎50×50×25预制砂浆垫块板筋:均垫设50×50×25预制砂浆块,按1m方格距布置,板面筋用Ф14钢筋马凳,间距小于1m布置。(5)钢筋施工技术措施①钢筋成品与半成口进场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及力学试验报告,进场后必须挂牌,按规格分别堆放。②坚持验收程序,柱主筋采用加强箍电焊固定,防止浇混凝土时移位。封模或浇砼前对验收重点控制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绑扎、长度等进行检验,并认真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交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6)钢筋绑扎质量要求①钢筋布置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②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③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值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二、具体施工如下:(一)施工准备1、机械设备钢筋冷拉机、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弯箍机、点焊机、对焊机、电弧焊机等于。2、材料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须经物理性能检验。3、作业条件(1)各种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2)钢筋下料。钢筋下料人员要熟悉图纸、会审记录及施工规范,按图纸要求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合理的填写钢筋下料表,计算出钢筋各种规格的用量。(二)操作工艺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能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预制构件的吊环不得冷拉,只能用Ⅰ级热轧钢筋制作。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编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4、钢筋弯钩或弯曲(1)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2)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少于钢筋直径的3倍。(3)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有抗震要求的不应小于箍筋的10倍。(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三)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钳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2)冷拉、冷拔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检查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的冷拉记录。(3)钢筋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检查方法:观察检查(4)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钢筋对焊和焊接头焊接接头焊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检查方法: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三、钢筋绑扎与安装(一)施工准备1、材料钢筋半成品的质量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钢筋绑扎用的铁丝,采用20-22号铁丝(镀锌铁丝)。水泥垫块:要有一定强度。2、工具常用的铅丝钩、小扳手、撬杠、绑扎架、折尺或卷尺、白色笔、专用运输机具等。3、作业条件(1)熟识图纸,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尺寸和数量是否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2)准备好铁丝、水泥垫块以及常用绑扎工具和机具。(3)钢筋定位: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标明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4)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应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宜制定安装方案。(5)绑扎部位的位置上所有杂物应在安装前清理好。(二)操作工艺1、柱(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3)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后效核准确。2、梁与板(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排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墙钢筋网的撑铁(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5)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6)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3)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5)受拉钢筋绑所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中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0.7倍。6)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相关规定。7)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相关规定。8)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应及时调整。3、剪力墙(1)墙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或6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2)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3)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间应设置撑铁,以固定钢筋间距。撑铁可用直径6-10mm的钢筋制成,长度等于两层网片的净距,间距约为1m,相互错开排列。(4)墙的钢筋,可在基础钢筋绑扎后浇筑混凝土前插入基础内。(5)墙钢筋的绑扎,也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四、钢筋闪光焊(一)施工准备1、机械设备本工程使用的对焊机UN1-150。2、材料各种规格钢筋级别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经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筋须增加化学性能检验,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3、作业条件(1)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操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2)钢筋焊口要平口、清洁、无油污杂质等。(3)对焊机容量、电压要符合要求。(二)操作工艺1、对焊工艺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大小选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宜采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1)连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时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一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再灭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可。(2)预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等过程。(3)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过程,施焊时首先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同预热闪光焊。焊接钢筋直径较粗时,宜用此法。(4)焊后通电热处理:方法是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钢筋;接头降温至暗黑后,即采取低频脉冲式通电加热;当加热至钢筋表面呈暗红色或桔红色时,通电结束;松开夹具,待钢筋冷后取下钢筋。(5)钢筋闪光对焊工艺过程1)对焊参数,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分为强参数(即大电流和短时间)和弱参数(即电流较小和时间较长)两种。2)20以上的Ⅰ、Ⅲ级钢筋预热闪光对焊参数应符合有关规定。2、闪光对焊参数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应合理选择对焊参数。焊接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及变压级次。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等参数。3、对焊操作要求:(1)Ⅱ级钢筋对焊Ⅱ级钢筋的可焊性较好,焊接参数的适应性较宽,只要保证焊缝质量,拉弯时断裂在热影响区就较小。因而,其操作关键是掌握合适的顶锻。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其操作要点为: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速有力。4、对焊注意事项(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的铁锈污泥等,防止夹具和钢筋间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及切除。(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件(不小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方能成批焊接。(3)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电压、焊机性能等情况由操作焊工自行修正。(4)焊接完成,应保持接头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当焊接后张预应力钢筋时,焊后趁热将焊缝毛刺打掉,利于钢筋穿入孔道。(5)不同直径钢筋对焊,其两截面之比不宜大于1.5倍。(6)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三)质量标准钢筋对焊完毕,应对全部接头进行外观检查,以及机械性能试验。其检验项目、程序、方法按“JGJ18-84”规范中第四章第三节规定进行。1、主控项目(1)对焊所用钢筋的材质性能和工艺方法必须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2)对焊钢筋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3)钢筋焊接时所选用对焊机性能要符合焊接工艺要求。2、一般项目(1)钢筋对焊完毕,应对全部焊接进行外观检查,其要求是:1)对焊接头,接头处弯折环大于4°。2)接头具有适当的镦粗和均匀的金属毛刺。3)钢筋横向没有裂缝和烧伤。4)接头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2)机械性能试验、检查方法按同类型(钢种直径相同)分批,每100个为一批,每批取6个试件,3个作抗拉试件、3个作冷弯试验。五、电弧焊1、帮条焊工艺(1)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接;但帮条长度要比双面焊加大一倍。(2)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其操作要点如下:1)先将主筋和帮条间用四点定位焊,离端部约20mm,主筋间隙留2-5mm。2)施焊应在帮条内侧开始打弧,收弧时弧坑应填满,并向帮条一侧拉出灭弧。3)尽量施水平焊,需多层焊时,第一层焊的电流可以稍大,以增加焙化深度,焊完一层之后,应将焊渣清除干净。4)当需要立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减少10%-15%。2、搭接焊工艺(1)当不能采用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接,此时搭接长度应比双面焊时加大一倍。(2)其制作要点除注意对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和安装,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之外,其余则与帮条焊工艺基本相同。(3)无论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其焊缝厚度应不小于0.3钢筋直径,焊缝宽度不小于0.7钢筋直径。3、钢筋与钢板搭接焊Ⅰ级钢筋的搭接度L应不小于4d,Ⅱ级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d,焊缝宽度不小于0.5d,焊缝厚度不小于0.35d。4、钢筋电弧焊质量标准(1)主控项目1)焊接前必须首先核对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
本文标题:某高层住宅楼钢筋绑扎、安装及焊接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005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