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中国和世界造船行业研究报告
[北京大军智库编者按:下面发出田书华先生发来的两篇行业研究报告,从造船业这一个行业来看全球的经济复苏,这两篇文章的题目是:田书华:《造船行业研究报告》,田书华:《从以往萧条期持续时间,看本次造船业何时复苏》。]中国和世界造船行业研究报告世界造船业处于萧条期,中国开始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田书华tianshuhua@chinastock.com.cn2010年7月一、中国造船业——外向型的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世纪50年代之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造船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进入50年代,日本造船业的崛起打破了西欧造船业一统天下的局面,1956年日本商船下水量首次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而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的造船业逐步发展起来,1999年韩国承接新船接单超过日本。中国造船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是以国内的内航船舶为主体,造船生产量小,甚至没有以100吨以上的商船为对象的劳德船级统计记录,在世界造船行业所占份额也不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积极地推进国有造船厂的设备加强和现代化,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资金实现生产设备的大型化和合理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中国造船业占世界份额快速提高。图1:中国造船业占世界份额快速提高(按照新接订单量)近年来,中国造船在世界上的市场份额迅速提高,连续多年列世界第二大造船国(第一是韩国、第二是中国、第三是日本)。图2: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变迁趋势2008、2009年这两年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地位进一步提高。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9.5%、37.7%和35.5%,与2007年同期相比,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提高了6.5个和2.5个百分点,新接订单量下降了4.7个百分点。我国造船完工量、手持船舶订单连续6年保持快速增长,三大造船指标已全面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表1:2008年三大造船指标比较2008年三大造船指标比较单位:万载重吨造船指标中国(A)世界(B)2008年中国份额(A/B)2007年中国份额中国占世界市场份额%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0%10%20%30%40%50%60%70%80%90%100%年份19971999200120032005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变迁趋势其它日本韩国中国完工量2881977129.5%23%新船订单58181543837.7%42%手持订单204606771035.5%33%注:此表中国三大指标数据为我国统计数据,世界三大指标数据来源于克拉克松研究公司,计算中国所占份额时对数据做了同口径处理。2009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4.8%、61.6%、38.5%,比2008年底分别提高了5.3、23.9和3个百分点。如下面图表可以看出,从年新接订单量来说,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从年底手持订定量来说,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从年造船完工量来说,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三大造船指标中的两个都超过韩国,堪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表2:2009年世界造船三大指标市场比较2009年世界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指标/国家世界韩国日本中国2009年造船完工量万载重吨12203437828994243/占比(%)/100/35.9/23.8/34.8万修正总吨/占比(%)487215559841523/100/31.9/20.2/31.32009年新接订单量万载重吨42191487902600/占比(%)/100/35.2/2.1/61.6万修正总吨114931617.6711/占比(%)/100/27.5/1.5/61.92009年底手持订单量万载重吨4888417224883118817/占比(%)/100/35.2/18.1/38.5万修正总吨15313528423225389/占比(%)/100/34.5/15.2/35.2注:此表世界数据来源于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并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进行了修正。中国造船三大指标载重吨数据包括100总吨及以上钢质机动海船。图3:2009年世界前三大造船国主要指标比较(二)中国造船业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造船业的对象一直是以国内的内航船舶为主体,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造船业出口比例也不断提高。目前,中国船舶业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出口比例很大,在世界船舶市场所占份额也很大。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59个国家和地区。例如:2005年全国全年完工出口船舶7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占造船完工总量的62%;2006年全年船舶出口突破1000万吨,达到117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占完工总量的81%;2007年全年船舶出口1490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25.6%,占完工总量的79%;2008年中国船舶工业全年出口船舶完工量210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1.4%,占全部造船完工量的73%。图4:近年来我国船舶出口占完工量比例2009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532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船舶制造业2091亿元,同比增长24.4%;船舶配套业95亿元,同比增长30%,;船舶修理及拆船业344亿元,同比下降12.4%。2009年,船舶产品出口金额283.6亿美元,同比增长44.9%。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59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为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向亚洲出口138.3亿美元,占比48.8%;向欧洲出口82.9亿美元,占比29.2%;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德国位居前三名,分别为50.4亿美元、46.4亿美元、22.9亿美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日本、英国等出口市场大大萎缩,但巴拿马、利比里亚、马绍尔群岛共和国、马耳他等国的出口市场有较大增加。船舶出口中散货船出口达89.7亿美元,占31.6%;油船54.2亿美元,占19.1%;集装箱船为33.8亿美元,占11.9%。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业第一大国,并且是外向型非常明显的造船国家。因此,分析造船行业要密切关注国际造船市场二、造船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造船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造船行业作为经济环节的一部分,其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下图是1949年以来世界船厂成交新船订单情况,从该图中1949年以来全球船厂历年新船成交量的趋势线可以看出,船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高点、低点,船市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也说明造船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图5:1949年以来船厂成交新船订单变化情况62%81%79%73%34%56%25.60%41.40%0%10%20%30%40%50%60%70%80%90%2005200620072008近年来我国船舶出口占造船完工总量的比例同比增幅船舶行业周期与世界贸易周期的关联度很大船舶行业周期与世界贸易周期的关联度很大,行业增长周期与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密切相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造船产量自1990年至1997年的七年高速增长迅速转为“萧条”,代表性的巴拿马型散货船(载重量7万吨)从3300万美元/艘跌破2000万美元/艘,跌幅达45%。2008年下半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船舶产业同样迅速结束了六年的繁荣期,船舶订单率等指标逐渐下滑。2008年反映航运市场景气度的BDI(波罗的海干散货船期租费率指数)暴跌,2008年5月20日BDI达年内最高,为11793点,到12月2日则跌至684点,跌幅高达94%。国际贸易的急速降温导致海运行业的萧条,从而导致新船订单的减少。造船行业的周期性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造船行业的兴旺是伴随全球宏观经济的繁荣而发生的,造船行业的低迷也是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发生而到来的。造船业的危机都是全球经济危机所导致的图6: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危机与船业调整关系造船业的危机都是全球经济危机所导致的。伴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实体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全球市场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各国尽可能的采取保护本国企业的策略,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贸易量出现下滑,因此,市场对船运动力需求减少,而与此同时,在经济繁荣时候的订单确陆续到期,全球新船供给不断放大,航运市场供需失衡导致费率暴跌,船东愈发看淡未来几年航运市场,这对船东在新造船市场的下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也带给船市向下的压力。三、目前世界造船业处于萧条期造船业属于周期性行业,自本世纪初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造船业的繁荣与萧条,目前世界造船业处于周期底部。2008年9份以前的6年时间里,世界造船业处于一轮上升繁荣阶段,2008年9月以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造船业进入了低迷期,目前世界造船业处于萧条期。图7:近10年VLCC新船价格走势(万美元)(一)上轮世界造船业景气情况上一轮船舶市场经过了长达6年繁荣期,这轮造船市场兴旺持续时间之长、成交量之大、价格升幅之高,堪称史无前例。从2003年开始,受世界经济增长及国际海运贸易需求旺盛的影响,国际船舶市场开始进入新一轮兴旺时期。世界新船完工量、新船成交量和手持订单量这三大造船指标不断刷新历史新高。2007年,国际船舶市场新船成交量达到2.45亿吨,是世界船舶市场发展史上首次突破2亿吨大关的年份。图7:1998——2007年历年新船成交量(百万吨载重吨)比较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下,世界各大船厂纷纷开足马力生产,新船完工量也一再创下历史新高。2007年全球新船完工量接近8000万载重吨,较上一年7560万载重吨的水平增长5.8%,但仍然无法满足船东的用船需求。图8:1998——2007年历年世界新造船完工量情况(百万吨载重吨)尽管世界造船业掀起了投资扩能热潮,但仍然无法阻挡手持船舶订单总量的进一步上扬。根据克拉克松的统计数据,2007年年末世界船厂手持订单总量已经达到5.03亿载重吨,相当于2007年全球造船完工量的六倍多。主要造船企业的手持订单普遍排至2012年以后,甚至有部分船厂已经开始承接2014年交船的订单,世界船舶市场的火爆程度由此可窥一斑。图9:1998——2007年历年世界船厂手持造船订单量情况(百万吨载重吨)1998—2007历年新船成交量(百万载重吨)05010015020025030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1998—2007历年新船完工量(百万载重吨)010203040506070809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由于供求矛盾突出,世界新船价格在过去几年中持续上扬。2007年年末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攀升至184点,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克拉克松对典型船舶价格的跟踪,2007年主要船型价格均呈上涨的态势,其中17万载重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的价格涨幅达到42.6%,巴拿马型散货船、大灵便型散货船的价格涨幅也分别达到37.5%和31.5%。图10:近10年来克拉克松新船价格综合指数走势(二)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船市下跌,目前世界造船业处于萧条期上一轮造船市场兴旺持续时间之长、成交量之大、价格升幅之高,堪称史无前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船舶市场结束了长达6年的繁荣,2008年第三季度的订单数量仍然巨大,这似乎预示着造船业进入低谷前,订单最后的繁荣。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国际航运市场急剧下滑,造船市场受到很大冲击。买卖方市场转换如此之快、成交量萎缩如此之猛、价格跌幅如此之深也实属历史罕见,2008年9月份以来新船订单大幅下滑,并一度出现全球零订单的状况。图11:世界主要造船指标、船运指标走势1998——2007年历年世界船厂手持造船订单量情况(百万吨载重吨)010020030040050060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2008年9月份全球
本文标题:中国和世界造船行业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03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