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聚焦“3.15”维护消费者权益1.2018年1月1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18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品质消费美好生活”。2018年“3∙15”晚会主题是“共建秩序,共享品质”。2.晚会曝光问题(1)大众途锐被曝光发动机进水严重质量问题“方向盘也打不动,刹车也刹不住…”近年来,一些“大众途锐”车主向4S店反映,发动机突然失灵。4S店检查发现车辆熄火,与发动机进水有关。有车主回忆,出事前一天她的车只是淋了一夜雨。车主试验后发现,进气口位置的设计是导致发动机进水的重要原因。2.晚会曝光问题(2)“核桃花生”饮料里没核桃各种添加剂+两吨纯净水+核桃香精=市场上热销的这款“核桃花生”。核桃的味道靠的是核桃香精,一罐料汁能生产出8000瓶“核桃花生”。有的在外包装上也煞费苦心。产品都和某品牌核桃乳非常相似,“六个纯核桃”、“六仐核桃”、“六禾核桃”,只是一字一笔一划的差别。外观设计让人难以分辨。这些跟风模仿的产品,主要销往一些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2.晚会曝光问题(3)珠宝店里的抽奖坑你没商量买珠宝,还能抽奖获得上千元的礼品?在各地的商业步行街、旅游景点、乃至商场超市,这一幕频频上演。然而消费者却不知,背后隐藏了一个个抽奖骗局!一位特产店的老销售道出了玄机:其实,店里每天都会处心积虑地“安排”几十个顾客抽到一等奖。为骗取顾客的信任,销售人员的临场表演十分到位。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抽奖柜台标价几千到上万元的玉石饰品,在珠宝城的批发价竟只有几十元到一百多元。而那根象征好运的红绳,也是销售人员用来标记被骗顾客的暗号,告诉同行别再下手,避免穿帮!销售人员:“在这些被骗顾客的身上,一天就能挣3万元。”2.晚会曝光问题(4)埋在地下的秘密:“黑心”水管用“再生料”记者发现,市场上有一种水管,比“国家标准版”的产品价格便宜三分之一,是因为生产程中加入了便宜的再生料。有业内人士表示,好多再生料是用洋垃圾做的。这样的管材长埋地下,很容易出现渗漏、破裂、爆管等现象,将直接影响公共安全。其实,一些从业者心里非常清楚,加入了再生料的水管无法达到要求,但依然通过隐蔽的作假手段,让问题产品流向市场。2.晚会曝光问题(5)道路施工“偷工减料”路面标线存在“交通隐患”江西省宜春市的320国道、成都市新都大道、山西省大同市的魏都大道、山西省太原市南中环路…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城市主干道、国道甚至高速公路,都存在反光效果不明显的标线。由此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一些司机们感受颇深。2.晚会曝光问题(6)国家9部门联合行动:严打保健食品欺诈为严厉打击违规宣传产品功效,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行为,2017年7月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食品和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活动。截止2017年年底,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87万家,查处违法案件1.2万件,涉案获值3.6亿元,罚没金额1.8亿元。2017年在药品医疗器械领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7年共进行药品抽检2万多批,曝光不合格药品1107批,国家医疗器械抽检3500多批,发现不合格医疗器械328批,排查药品企业500多家,发现问题严重企业90多家,全年共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39.7万件,移送司法机关4491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900多个,责令停产停业企业3800多家。《思想品德》部分考点21知道消费者享有的权利(a)考点22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c)1、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权利名称主要内容生活中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表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产品或服务缺陷伤人损物,如伪劣药品害人、食物中毒等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知悉其相关情况的权利不明码标价、虚假宣传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服务的权利强制购买、搭配销售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证、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缺斤少两、坑蒙拐骗、强制交易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1、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权利名称主要内容生活中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表现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而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商家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赔偿要求或互相推诿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的权利商家对消费者随便搜身、歧视、辱骂其他权利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个人信息得到保护权、监督权等依法求偿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2、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消费前: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2)消费中: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消费后: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调节组织调节;(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1.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购物迅速发展。请列举网络购物的利与弊(1)利:不受时空限制,经济实惠,方便消费者自主消费等。(2)弊:消费者在知情权、求偿权、公平交易权、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而临更大挑战,网络经营失信行为时有发生,消费者投诉难、索赔难,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2.央视每年举办“3·15”晚会,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哪一种途径?通过新闻煤体监督。3.作为消费者应树立哪些意识和理念(观念)?(需根据具体材料做出选择)(1)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权利意识、维权意识、安全防范意识、法律意识等。(2)理念(观念):品质消费、理性消费、合理消费、节俭消费、绿色(环保、低碳)消费、注重精神消费等。4.农村市场仿冒名牌食品饮料横行,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安全权5.农村市场仿冒名牌食品饮料横行,说明了什么?(1)生产经营者:缺乏诚信意识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道德角度);法制观念淡薄(法律角度)。(2)国家:法制不够健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3)消费者: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消费知识,缺乏判断和选择能力,维权意识不强等1.中央电视合“3:15晚会眼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是在行使什么权利?有何义?(1)权利:监督权(2)意义:①消费者角度: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增进消费知识和能力②企业角度: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者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到诚信,合法经管③国家角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让人民共享美好生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诚信社会,净化社会风气;推动政府依法行政等2.为什么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总是屡禁不止?(1)生产经营者:缺乏诚信意识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道德角度);法制观念淡薄(法律角度)。(2)国家:法制不够健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3)消费者: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消费知识,缺乏判断和选择能力,维权意识不强等3.请从不同角度说说企业生产仿冒名牌食品饮料是一种怎样的行为。(其他侵把消费者法权益的案例可以此为参考,但侵犯的权利要结合试题材料具体分析)(1)道德:这是不道德的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缺乏社会责任感,应受到道德的责(2)法律: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到法律的制裁4.企业生产仿冒名牌食品饮料的违法行为有哪些危害?(1)生产经营者:损害自身的品牌与形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2)国家:抚乱市场秩序,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损害社会风气:影响法治建设。(3)消费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安全权等合法权益。(须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保健品促销骗局暴利骗钱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1)知情权: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这些保健品仅仅具备音通的保健功能,消费者并不知情。(2)公平交易权: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这些促销不符合公平交易条件1.从诚信角度,给生产、销售仿冒名牌食品饮料的企业和商家提出忠告。(1)诚信重要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讲诚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在社会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2)不讲诚信的危害: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自己。数衍了事,弄虚作假,就做不好事,更做不成大事。(3)诚信的守则: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信守别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守到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2.完善消费生态环境,让消费者更放心地购物,成为新时代的重要任务。请问政府营者、消费者分别该怎么做?/如何实现“品质消费,美好生活”?(1)政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经管者的职业道德;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等。(2)经营者: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做到诚信经营;增强法律意识,做到依法经营,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自觉维护消费者权益。(3)消费者①消费前一要炼就一双“慧眼”,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逃择能力,对商品信息进行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②消费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③消费后——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则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形,受到惩治。3.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完善消费环境,作为消费者该怎么做?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消费者在享受法律畎予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权的同时,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4.作为消费者,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你将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调解组织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权威、最正规、最有效的手段)【例1】读右图漫画,回答1-2题。1.漫画中,消费者被侵犯的权利有()①安全权②知情权③公平交易权④自主选择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2.减少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需要()①消费者协会加大执法的力度②经营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国家大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④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C【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月15日,在央视3•15晚会中,曝光了“山寨露露”等产品造假现象,主要出现在三四线城市和乡村。据央视曝光视频,各种山寨的“小茗同学”、“红牛饮料”、“椰汁饮料”等充斥在农村市场中。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产品类型上偷梁换柱,产品包装上打擦边球,跟风模仿的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1)这些山寨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4分)知情权、贡品交易权、安全权(每项2分,写出其中两项即可)【例(2)请从不同角度评价企业的山寨行为。(6分)①法律: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正规企业的智力成果权(商标权),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到法律的制裁。②道德:这是不道德的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缺乏社会责任感,应受到道德的谴责。
本文标题: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聚焦“3.15” 维护消费者权益(24张幻灯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09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