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462-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理想信念与对祖国的热爱联系起来,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践履爱国主义的行为,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教学重点难点: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难点: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教学方法:讨论法与讲授法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出示一些不同时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图片,让学生概括这些人物的共同特性。结论:在这些人的身上,都体现出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之后引出章节。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能把这一话题有效解决的人总能让我们肃然起敬。那么,在你心目中这样的人物又是哪一位呢?教学活动:谈谈你最欣赏的爱国者及其理由。(注意: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出爱国主义的相关内涵)讨论总结出爱国主义的定义。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一)爱国主义的内涵1.定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2.具体内涵(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一个历史范畴。这种深厚感情产生的基础是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祖国是每一个体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前提与精神家园,一旦失去这种依存关系,个体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对此,列宁早就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由于这种依存关系而产生的对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具体表现为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这些情感是如何统一起来的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来一个深层次的体会。教学互动:喊出“我是中国人”五个字(注意:让学生连喊四次,可以用不同的语气)总结:当你喊出“我是中国人”这五个字,你我的感觉是什么?这是一种归属感,我们都归属于我们的母亲——中国,我们的利益都将得到她的保护;这是一种认同感,承认自己是中国的一分子,为了中国的富强,我们都应当自觉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还是一种尊严感,不允许外人歧视、凌辱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如“东亚病夫”的耻辱);这更有一种荣誉感,因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因为中国的再次崛起,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这种深厚感情体现在历朝历代的中国人身上,因此,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2)爱国主义的实质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是“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往往会受到道德、政治和法律的制约。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国家、民族,爱国主义是评判人们忠奸善恶、功过是非的最基本的社会道德标准。从古至今,凡是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英勇献身的那些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都会受到后人的颂扬和永恒的怀念;凡是那些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败类、卖国贼,总是永远被人们唾弃而成为千古罪人。案例1:赵薇穿日本国旗图案的衣服一事,引起风波,被谴责没有民族意识,爱国精神案例2:章子怡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自以为顶住重重压力,在《艺伎回忆录》中饰演日本艺伎一角,被网民痛骂一轮。许多网民认为,作为中国在世界上知名的女星,章子怡此种行为大大侮辱了中华民族的自尊,这种行为是超越中国人民感情承受能力的。也因此,章子怡被评为2007网络版最不受欢迎的七大女星之一。案例3:黄子华,令人肃然起敬的香港明星黄子华:在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全球现场直播),主持人黄子华对前来领最佳亚洲电影奖的原岛大地说了一句震惊全场的话:“回去之后别忘了告诉日本人,钓鱼岛是中国的!!!!”。为此,他被评为2007网络版最受欢迎的十大明星之一。这些案例说明,在处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问题上,爱国主义是重要的道德要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新时期处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的道德标准。其次,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政治原则。爱国主义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基础和衡量每个中国人政治态度的政治原则。作为政治原则,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国家和人格。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有这样一个案例,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教学案例4:课堂上的交锋一位原为记者的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一大学就读,第一堂对话可是就受到了教授的“挑战”。教授:“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留学生:“概括来讲,我可以写我愿意讲的东西。”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我可以知道您来自哪个中国吗?”“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霎时,全班几十双不同颜色的眼睛一齐扫向了中国留学生和一位台湾学生。中国留学生沉静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随后,那位台湾同学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也重复一遍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问题:“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志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祖国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教授离开了讲台走向中国留学生,一只手放到他的肩上,轻轻地说:“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是的,这个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表现得来的。我们自尊,自强,并且深深的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尊重。在这一点上,中华民族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最后,爱国主义还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法律规范。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这些法律规定,表明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法律义务。如果你做出不利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事,不仅将受到人民的唾弃,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这个质的规定非常重要,这个界定更加明确了爱国主义在民族精神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而不衰的精神支柱,而这个精神支柱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是一种主观反映,它的客观对象是祖国,因此,爱国主义最基本的要求是爱祖国,而祖国又是具体的,因此爱国主义又具体表现为的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故土)、爱自己的骨肉同胞(人民)、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讲到国土山河,中国真是地大物博,风景秀美壮观。毛泽东在他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是这样概括我们祖国的伟大形象的:“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秀丽的长江像一条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蓝色飘带,铺展与云山天海之间;奔腾的黄河似一条生机勃勃的飞龙,舞动与锦绣大地之上。A展示一些图片B展示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对祖国的山河进行了热情的讴歌,从中也让我们感觉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试想,每一个爱国者怎能不爱他的家乡,怎能不爱国土。因此,青年大学生们,应当把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我们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它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拥有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国土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各族人民是伟大祖国之本,是伟大祖国的创造者,祖国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教学案例:邓小平1981年,邓小平在英国出版了《邓小平文集》,在序言中邓小平情真意切地写道:“我荣幸的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这种深深的眷恋,使得邓小平在每一次决策中都会考虑“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同不赞同”、“人民答应不答应”等问题。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的年轻大学生们,我们应当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东方以至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推动作用。外国名人对中国文化的赞美:“我很早就感到,这个远在东方的国家,实在了不起,它能把征服者同化,它的历史比神话或者圣经的年代还古老……好多欧洲人自鸣得意的发明,其实他们早就捷足先登了……”——巴尔扎克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民族,在她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曾创造了许多辉映万古的灿烂业绩。通过历史来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是每一个年轻大学生的应有意识。对此,周恩来曾有过形象地比喻:“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象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而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周恩来古人说“读史使人明智”,不了解历史,对祖国的热爱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4.爱自己的国家祖国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又是同具体的某一国家相联系的,因此,爱祖国还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大学生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材料:“祖国”和“国家”的区别。祖国:祖国的起始含义,就是列祖列宗们共同生活的区域,英文中,我们用“fatherland”或“motherland”来表达祖国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父母之邦”。现代意义上的祖国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自然因素,即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山河、海洋等自然风貌和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二是社会因素,即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紧密联成一体的国民;三是政治因素,即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建立起来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力政治机器——国家。即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由此可见,祖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本阶级利益,巩固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工具,具有阶级性和政治性的特征。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因而爱国主义就必然包含着爱国家的政治内容。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略)国家是个历史范畴,有着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与之紧密相连的爱国主义,也是个历史范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与我国民族的历史一样久远,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动人的爱国主义史。(一)爱国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古至今,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既有一致性,也有发展性,其内涵和主题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1.古代爱国主义:抗敌御辱、壮心报国
本文标题:462-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3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