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班干部培养中的两个误区及对策
班干部培养中的两个误区及对策(固原地区“五个百”一等奖)彭阳县第一中学马江驰班干部培养中的两个误区及对策彭阳县第一中学马江驰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它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必须有一个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工作并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在集体中具有威望和影响力的骨干队伍,由他们组成班委、少先队中队委、团支部的干部班子。这样,才能维护班级的统一,带动同学一起前进。因此,每一个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干部的培养。但方法不当,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误区一:将班干部培养成“告密者”。在传统观念中,老师、学生都把班干部当成班主任的“卧底”,暗插的“间谍”或“一只眼”等。这些特殊身份的命名虽然委屈了许多班干部,但事出有源。有这么一位“优秀班主任”,长期不深入班级,也很少找学生谈心,但他总是对班上情况了如指掌,因此,他总是能够“及时的”、“有针对性地”处理、解决班级各种问题。有人向他请教“经验”,他得意地说:“关键在班上培养几个心腹!”可是,这位“优秀班主任”班上的学生说:“在班上,我们没有安全感”。这样的班主任很难说有什么恶意,不过是想尽可能地了解班上学生的真实情况,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然而,这样做潜移默化的恶果可能是我们许多教育者始料不及的——首先是对大多数学生的不信任,不尊重。因为班主任在班上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情况下,就把他们无端地置于少数人的监视之中。这离我们教育必须遵循的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相差甚远,一旦大多数学生觉醒,他们产生的羞辱感必然导致师生对立。其次是班级的分裂。一个由友好亲密、真诚纯洁的少年组成的班级,应该是和睦温暖的。可是,由于告密者,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则成了互相防范的敌人。再次,将在学生心中播下扭曲的正义观。正义的另一面是善良。让学生以“正义”的名义大行告密勾当,无疑是对正义的亵渎。当学生逐渐以告密为荣而不觉得这是人性的可耻时,我们的教育已经为未来培养了许多奴才和小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腐朽最发达的内容之一,便是“告密文化”,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要培养一批给自己打小报告的小人。这是人治社会必然产生的现象。这种“告密文化”登峰造极时代,便是那至今让每一个中国人不堪回首的“文化大革命”,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演绎了很多在“大义灭亲”旗号下的人性悲剧。如果我们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还在教育中自觉不自觉地鼓励或者只是默认学生打小报告,谁又能保证在21世纪能够不再重演这样的悲剧呢?因此,要让我们的班级有一种心灵安全感,要让我们的学生有一种自我教育的高素质,决不能让我们的学生长大后成为暗踩着别人往上爬的小人,我们决不能培养告密者。误区二:将学生培养成“学生官”。在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教室的讲台上端作着一位极具威严的“学生官”,手执2尺长的教鞭东指西指,替老师管学生,虽无尚方宝剑,但老师授予的权力非常大。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被勒令站在教室外,或是罚令去搞大扫除;对家长签字稍有怀疑,也可以罚站、罚劳动……台上学生说罚谁,谁就无权分辩,要是说个“不”字,立即加倍处罚。官态十足,威风八面。据说这种做法颇受欢迎,很多班主任也在实践着这种管理方法。实际上,这种管理学生的方法是有害的。首先,势必培养他们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成粗暴、冷酷、霸道的性格。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缺乏正确的领导才能,硬把做思想工作的任务交给他们,也只能简单地了结。谁都知道,能管学生的学生,他们想到的不会是如何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后进生进入先进行列,必定觉得自己能坐在台上,就是高其他学生一等。再加上某些误导,很可能把当前的优越状况与今后管人当官联系起来,飘飘然还来不及,哪里谈得上学会关心、增强爱心呢?所以他们按班主任的旨意管理学生,不会认为是在为学生服务,只能说是在舞弄权术。其次,造成了被管学生认为权力不如人,自感渺小,更加自暴自弃,或是满心的不服气而产生逆反心理,较劲明里暗里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进而冷眼看待世界和人生。种种现象表明,这样做,对学生良好的心态形成只会产生负面影响。在一些西欧、日本和韩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里,学校里出现了学生因老师的授意而对学生颐指气使的话,老师要承担管理失职的责任而受到惩处的。因此,在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不能有意无意的培养学生的奴性和官长意识。正因为以上这两个误区,在学校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现象一:勾心斗角开学伊始,老师就委派班干部协助管班,权力加身者,往往高人一等,马上特殊化,生出官架子。差别将导致斗争不懂规则更易诱发不择手段。初为人官者,干的只是探密工作,发现有什么情况就反映,老师多根据这一面之词来处理,却知有些班干部反映的,多出于私心,常集众错于一身,而有的老师则偏听偏信,更助长了其骄气。干部尝到了甜头,就变本加厉地打小报告,以自己为中心,对付对自己构成威胁者。而其他学生也知此法厉害,也以打小报告为荣,加入此行列。如此,每个人都只监视别人,对自己则降低标准,十几年的培养,再笨的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都养成了“告密”的习惯了。现象二:贪污受贿这种现象发生学生的“官民”间。当那个学生犯了错误,为避免被罚,只有忍痛割爱,送给自己顶头上司一些吃的、玩的,或者其他一些好处。他们明白,拿人家手软,吃人家嘴软,自己的投资,定会有回报,必要时,顶头上司会保护自己。而“官”们,受之有愧者少,受之无愧者多。理由是;他们要给我,谁不要=愿沾光?何况,即使败露,老师查处的力度也不大。“官”仍旧当,“贿”当然还要受。十几年的培养,贪污受贿的经验已日趋丰富,步入社会只是学生生活的延续,怎么会扬长避短呢?自然变得变本加厉,大干一场了。那么,如何走出这两个误区呢?必须创新班级组织和运作机制。创新一:学生自我管理班级。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的规章和班干部的岗位职责,经常召开民主座谈会,让学生在对各种社会现象人是人非的讨论中和参与班级事务管理中各执己见,集思广益。创新二:增设岗位。设立90%的岗位,100﹪学生竞争。除原班级干部外,还增设如班级管理、课间纪律巡查,个人卫生督察、各科作业收发、黑板报编辑等岗位,使全班学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我有人人,人人有我。”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及集体荣誉感。一人一岗,各负其责。创新三: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单一的社会角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行多角色变换制度,让学生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1、班队的每一岗位,尤其是主要岗位定期改换。2、不同层次的管理角色可以轮换。如本周任小组长,下月可能任班长;本周负责板报编辑,下月可能负责收发作业等。班级管理创新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参与组织和实践的机会,通过担任多种班级管理角色,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自觉管理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不仅增强了学生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从而走出班干部培养的两个误区。
本文标题:班干部培养中的两个误区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