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记叙文专题阅读(亲情篇)一、默读父亲王中献父亲十分疼我,10岁那年的冬天,我生了一场病,躺在病床上,我突然想吃冰棍。此时,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像样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好半天,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呢!”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了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光荣光荣。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可当父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像样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像样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难过而又绝望。像样犹疑思忖了片刻,声音有些颤抖地说:“爸这就不去了。”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爸却坐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涌上一阵痛楚……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那时,寝室里住了4同学,他们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台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头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一个男人的伟岸。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他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一种延续。1、文章从,,几个方面写了父亲对“我”的关心,这告诉我们写作时选取材料应。(2分)2、请我结合所知道的知识回答“父亲”的疑问:冰棍放在怀中要融化,卖冰棍的用棉被裹着为什么却没有事?(2分)3、请从第二段中选出体现“父亲”情感变化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4、当我和母亲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目光时,父亲所以要坐在操场一隅自始至终注视着这一切,是因为。(2分)5、不喝牛奶的孩子气也一样长大的含义是。(2分)6、文章第三段中写到的事例最让我感动,是因为。(2分)7、谈谈你对标题“默读父亲”的理解。(3分)1、生活学习做人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冰棍放在怀里受体温影响会融化,卖冰棍的用棉被裹着,冰棍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帮不融化。3、喜悦难过而又绝望颓然4、父亲要和我我成功的喜悦,但又怕别人看见5、一个人只要有志气,即使生活贫困也照样可以成才6、父亲是用自己500血给自己换来的收录机,更重要的是父亲“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的话我找到了做人的自尊,活出了一个男子的伟岸7、作者把父亲当作一本寻味的书去读,父亲去世了,只有在回忆中感受父爱。二、默爱如山我怕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了一声……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茶壶,父亲高兴了,还逼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有点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天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天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再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5、文中选取了感人肺腑的细节来写“父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烙下的深刻印迹,请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作者主要描写了儿时哪几个生活片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你说说文中“我”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我”对“父亲”的感情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父亲”对“我”的感情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7、“父亲”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请从一个方面举例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答:8、请说说文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答:9、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传神,感情深邃、绵长。谈谈你的感触。(40字以内)答:10、请以“父爱”为话题,按照例句仿写句子。例句:友情如酒,沁着时光的香醇;友情如火,温暖孤寂的心灵;友情如灯,照亮人生的旅程。仿句:父爱11、下面是作家沈从文写的一段话,请用一句话概括他所要阐述的观点。(不超过30字)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答:沈从文批评有些读者5、(3分)①要我唱歌(或唱戏曲);②要我喝茶;③带我看庙画(意思对即可)6、(分)害怕、理解、怜惜严厉、期盼、敬畏(意思对即可,每小题2分,答错一处扣0.5分)7、(3分)答题要点:严厉,慈爱,望子成龙心切,对文化很神往(所举的例子能说明父亲的性格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8、(2分)用寒冷、寂静的晨境,渲染一种父子离别时凄清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依恋之情。(意思对即可)9、(3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内容或语言评析,言之有理即可。(内容2分,语言通顺1分)10、略11、沈从文批评有些读者只欣赏自己作品的形式而忽略了作品的情感(内容)三、父亲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孝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看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手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1.“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答:2.“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现。答:3.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4.本文与朱自清《背影》很相似,在内容上它们同是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背影》处处紧扣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本文则侧重写。体现了父恩难忘。1对父亲的牵挂和思念。2.连夜给父亲买抢救药,写信求药方,为父亲按摩,“我”在奔丧中的表现。3.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种内疚、遗憾的感情。4.回忆父亲的往事儿子对不起父亲的悔恨之情四、母亲桥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
本文标题:亲情阅读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4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