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学院2016年毕业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经济学院2016年毕业就业质量分析报告经济学院2016年毕业学生共计473人,在职、定向、委培学生共计4人,统分学生469人,其中本科生281人,研究生188人,初次就业率97.66%。一、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一)本科生毕业生基本就业情况分析1、2016届本科毕业生基本就业情况2016届经济学院本科生共281人,其中男生69人,女生212人,男女比例约为1:3,呈现出女生多于男生的整体特征。从生源分布上看,来自东部地区生源为219人,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77.94%,其中浙江省内生源为141人,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50.18%;来自中部地区生源40人,占比14.23%;来自西部地区生源22人,占比7.83%。2016届经济学院本科生整体就业率为96.09%,其中金融学专业就业率96.99%,经济学专业就业率94.59%,财政学专业就业率94.7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95.89%。从男女就业率来看,女生就业率为98.11%,男生就业率为89.86%。从毕业生就业去向上看,出国率为34.88%,升学率为27.76%,直接就业率为33.45%。图1经济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2、2016届本科毕业生流向分析(1)近五年本科生就业去向分析经济学院本科生近五年就业去向中出国、国内升学和直接就业的比率变化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总体而言,经济学院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近五年始终维持在毕业生总数的55%以上,2016届该比例达到63%,这充分说明了多数经济学院毕业生较为重视自身的未来发展,希望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后再步入职场,且说明其对于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兴趣并勇于面对挑战,也体现了经济学院的优质生源及本科教学的较高水平。在继续深造的学生中,出国深造比率高于国内深造比率,说明经济学院学生视野较为开阔,也反映了经济学院近年来在本科生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所作的努力已初显成效。直接就业的本科生比例今年略有提升,在整体就业形势较为低迷的情况下,反映出经济学院学生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图2经济学院近五年本科生就业去向比率变化(2)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分析图3所示为经济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生源与流向对比图,可见相比生源来说,毕业生就业向东部地区集聚的情况尤其明显。在2016届共172名国内就业及深造的同学中,选择留在东部地区的有167名,比例高达97.09%,而另外5名在中西部地区就业或深造的同学均为回到原生源省份。由此可见,生源来自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也大部分选择留在东部地区就业,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原因,在长三角地区择业具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是因为东部及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金融体系较为完善,能够提供给经济学院毕业生的对口岗位更多,发展机会也更多。此外,起薪水平和城市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是学生选择就业地区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图32016届本科毕业生生源与流向对比图图4为经济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省份分布。由图可知,毕业生就业分布省份的前五名分别是浙江、上海市、北京、广东和江苏,比例分别为59.88%、18.60%、8.14、4.65%和3.49%,而浙江省内就业的学生中,留在杭州市的比例高达90%。分析其原因:第一,经济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中浙江省生源比例较大,对江浙沪一带更为了解,生活环境也更适应;第二,浙江大学的地缘因素,学生的人际关系网络多集聚于江浙沪地区;第三,一线城市、经济金融中心、政治文化中心等对学生具有巨大吸引力,专业对口行业在以上地区集中度较高。综合以上因素,毕业生自然会集中在以上省市就业。图42016届本科毕业生流向分布图(3)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分析经济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行业分类去向统计见图5。2016届本科毕业生来自财政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四个专业,毕业生去向主要集中于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投资管理、咨询、保险、公务员等行业,高达71%的毕业生进行专业完全相关企业工作,另有部分毕业生进入网易、欧莱雅、雅诗兰黛、途牛、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1名毕业生入选贵州选调生。这表明经济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性非常高,同时也可以在大型综合性企业中担任财务、营销、策划等相关工作,就业竞争力较强。图5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整体来看,近年来经济学院本科毕业生在就业选择范围上越来越集中于金融经济行业,进入完全非相关行业的人数较少,自主创业的数量和质量有所提升,整体就业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2016届本科毕业生流向会计师事务所的比率较高,而进入银行的比例明显降低,这与传统金融机构景气度下降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关系。此外,从事证券、基金、咨询及投资管理等资产运作方向工作的毕业生比率也有明显提高,表明学院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较强的认可。本年度进入公务员行业的6名毕业生均为女生,且大部分来自财政学专业,也反映了一定的专业特色。(4)2016届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分析随着本科生对自我未来发展的高要求和对知识学术的追求,经济学院近年来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比例均高于60%。就国内升学情况来看,除了继续在浙江大学深造之外,校外深造学生集中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科优势明显的知名高校。就国外深造情况来看,国外深造的比例和求学层次逐年提高,有多名学生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大学、法国高等经济与商业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在学术研究上向更高、更深的层次迈进。(二)研究生毕业生基本就业情况分析1、2016届研究生毕业生基本就业情况本年度应届研究生就业质量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研究生全部正常就业,就业率达到100%。2016届经济学院全日制研究生共165人,其中男生73人,女生92人,男女比1:1.26,男女比例较为均衡。研究生中博士27人,博士委培生4人,硕士134人,博硕比4.32:1,学院研究生中博士占比为18.79%,远高于全国12%的平均水平。除去4名委培生,博士研究生中,男女比为1:1.45,硕士研究生中,男女比为1:1.19,硕博男女比例均衡。图1研究生硕博比图2研究生男女比2、2016届研究生毕业生流向分析(1)2016届研究生专业分布161名非委培研究生专业分布在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商务、金融学、金融(专硕)、经济思想史、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世界经济、数量经济学、税务硕士、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经济学17个专业门类中。硕士研究生中金融(专硕)人数占比较大且就业率达到100%,学院在专业学位学生培养过程中成效显著。图3研究生专业分布(2)2016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2016届非委培研究生中直接就业人数为152人,占毕业生人数94.4%,继续深造人数为9人,占比5.6%,其中8名硕士研究生转入博士学习,占硕士研究生5.97%,另有1名博士研究生转入博士后学习。直接就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较为多元,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国企和外企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均有涉及,同时,在国家大力推动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我院1名硕士研究生积极响应,投身于创业中。图4研究生毕业流向(3)2016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分析在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地区选择时多数学生选择就近择业,即在大多数毕业生会选择在浙江及周边地区就业。161名毕业生中有104名毕业生选择在浙江本地就业,占毕业生人数64.60%,另有35名毕业生选择上海作为初次就业地,占比21.74%,浙江及上海两地就业毕业生达到86.34%。其中88名硕士研究生工作地为浙江,占比65.67%,32名硕士研究生在上海就业,占比23.88%。博士研究生中有19名选择在浙江、上海就业占比70.37%。图5研究生就业地区分布图6就业地硕博比浙江、上海、广东、北京分别占据就业人数最多的四个省市,就业人数加总占全部就业人数的93.17%。毕业生就业地区集中,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学院研究生中浙江本地学生占比大,对省内环境较为熟悉,就近择业的观念较为流行;其次,学院学生在学校至少生活2年,期间学习、实习等均在本地或周边地区,近期关系网络也形成在周边地区;同时,北京为政治、文化中心,上海为经济中心,浙江、广东为国内经济活跃省份,能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另外,学院培养经济、金融相关专业毕业生,以上地区集中了绝大多数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相关行业,专业对口性强,毕业生就业意愿强烈。(4)2016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分析161名研究生毕业生中,进入企业人数为126人,占比78.26%,其中进入国企人数37.9%,绝大多数就业企业为金融相关企业,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以及投资等,同时还有部分科技企业,创业公司。说明在选择就业企业时,大多数学生选择专业对口企业就业,同时也有部分学生看好科技成长性企业以及创业企业。进入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共计10人,占比6.21%,进入高等教育单位工作14人,占比8.70%。图7研究生行业分布图8博士生就业行业分布图9行业硕博比博士进入高等教育单位10人,占博士总人数37.04%,占进入高等教育单位人数66.67%。博士毕业生进入高等教育单位都为教学岗位,研究生进入高等教育单位则为行政岗位。在学院的培养过程中,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得到较好培养,获得高等教育单位同行的普遍认同。图10金融企业分布占比在金融相关企业中,银行、证券以及投资公司占比高达84%,相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研究生在从事金融相关行业更具有竞争力。二、就业对学院教育教学反馈经济学院历来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建设一流学院的办学思想,我院一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和未来领导者为目标,依托我院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经世济民之才。经济学院历年来非常重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质量的提高,经济学院本科生生源质量优异,连续几年专业确认绩点位居我校前茅。本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建设一流学院的办学思想,经济学院一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和未来领导者为目标,依托经济学院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开设实务类课程,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培养经世济民之才。在培养环节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知道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开设了百余门专业课、选修课,实施中微、中宏、中计三门重点主干经济学课程的“精品”建设方案。同时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激励和规范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促进研究生培养与科研的融合。经济学院致力于培养掌握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研究和创新能力,且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的理论研究型人才及学术应用型人才。经济学院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在研究生一年级即为专业硕士配备校外导师,对学生开展实践指导和操作,培养高素质,高起点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三、创新创业教育与自主创业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新环境影响下,学院积极拓展渠道,开展学生创业教育,主要实施三项举措:第一,构建师资力量,组织创业培训,积极参与学校各类创业教育培训,完善学院创业师资队伍,组织推荐相关学生参与创业技能培训、创业点子秀、创业模拟实训等创业培训;第二,组织竞赛活动,迈出创业第一步,依托专业背景开展模拟操盘大赛、金融案例分析大赛等,推荐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商业竞赛,在浙江大学第十届“蒲公英”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学院获得团体“优胜杯”,一项作品获得公益赛特等奖;一项作品获计划赛一等奖;一项作品获实践赛二等奖;一项作品获计划赛三等奖;第三,个别培育,案例推广,经过尝试与培育,经济学院现有多人开展自由投资和团队创业,另有多位同学参加其他类别的创业项目,他们的创业案例,为有志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参考与借鉴。经济学院2016年12月
本文标题:经济学院2016年毕业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4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