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中化学-人教版-分子运动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运动现象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来自xx初级中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运动现象”,“分子运动现象”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我将从以下环节进行说课: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环节与教法;四、教学方法;五、教学反思与评价。一、教材与学情(1)教材分析“分子运动现象”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承接了前面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内容,同时衔接后面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本实验旨在将“分子在不断运动”这一性质由前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化学实验,将其更加形象地体现出来,以增进学生的理解。(2)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微观世界有个初步的理论了解,比如“分子很小”,“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基本上处于物理学科的层次,对于化学角度还缺少抽象思维意识,难以想象出具体的微观粒子形象。此外,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对于简单的实验可以进行相应的现象描述,并根据已学的知识做出简单的解释。二、实验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⑵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解释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⒊实验教学重难点⑴重点:能想象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并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⑵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三、教学环节与教法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学习、分组实验的自主学习方法。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和分析法、归纳法。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由于初三学生还是化学的初学者,在实验探究时教师应注意以下指导:1、在实验之初,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2、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记录。3、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得出结论,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一)教材上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1、将浓氨水放置在敞口的烧杯中,教室里会弥漫难闻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不仅污染空气也不利于师生健康。2、原实验药品用烧杯盛放,用量较大,会造成一定的浪费,氨分子的扩散过程不明显,不便于学生观察。3、该实验不容易对比出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4、原装置在讲台上演示时不能移动,教室后排的学生不易观察到实验现象。(二)探究解疑原实验的改进及创新1、学生自己设计用小烧杯与玻璃片进行实验2、学生用塑料瓶与滤纸改进实验3、学生改用浓盐酸实验4、学生改用紫色石磊进行实验5、改用浓盐酸与密闭容器进行实验(三)实验效果1、玻璃片上的酚酞溶液变红2、固定在塑料瓶中上部的湿润的酚酞滤纸变红。3、氨水几乎没有扩散到空气中,教室中几乎闻不到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减少了污染。4、氨水可以重复利用,大大减少了酚酞溶液,节约了药品。5、该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6、该实验装置便于移动,可以让教室全体学生都观察到实验现象。(四)梳理归纳1、本实验的改进和创新(1)用封闭的矿泉水瓶代替大烧杯(2)用喷有酚酞试液的白色滤纸花替代盛装酚酞的小烧杯A2、实验改进自我评价:(1)实验用品生活化,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2)用矿泉水瓶和集气瓶进行实验,创造一个密封环境,无氨味挥发出来,努力做到环保化,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原则。(3)用玻璃片进行实验,所用浓氨水更少,节约药品,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经济性原则。(4)利用变色的滤纸花使实验更加形象直观,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氨分子存在并在不断运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知识重难点。(五)课后作业布置家庭小实验:回家后看看还可以利用什么材料改进这个实验(提示学生可以用碳酸饮料瓶,同时可以将纸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六)课后总结知识: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感悟:化学学习的方法及重要意义五、教学反思与评价(1)实验创新点1、素材源于生活和课本2、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3、操作简单易行学生有兴趣、有机会、有能力,主动参与实验,并获得知识。(2)教学设计创新点1、源于生活,高于生活2、合作探究,自主实验3、开拓思维,启迪智慧寓教于学,教学相长。
本文标题:初中化学-人教版-分子运动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8318 .html